網絡安全實驗教學探析

時間:2022-12-30 05:57:00

導語:網絡安全實驗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安全實驗教學探析

[摘要]文章針對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課程的建設過程,分析了課程實踐教學的目標、理念,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探索了課程建設中的實踐內容組織、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實踐教學探索

一、課程概況

1.課程定位與目標。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課程定位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強化實踐能力的鍛煉和培養。課程的培養目標是為行業企業培養熟練掌握網絡安全與防范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學生在學習該課程后,通過實訓平臺的考試,并獲得由國家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頒發INSPC認證網絡安全工程師證書。

課程目標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了解網絡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黑客行為,系統地掌握網絡安全與防范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熟練掌握網絡安全攻防技術的應用和具體安全防范的方法,具有在公安、司法及其他行業、企業從事中小型網絡安全管理和系統安全維護的能力。

2.課程設計指導思想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課程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和“懂技術、會操作、能應用”的培養目標,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和實戰訓練項目,以培養學生網絡安全與防范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為主線,將涉及網絡安全與防范的知識組合成四大模塊十二個章節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選取上刪減了應用性不強的理論內容,加大了實踐教學學時,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達到1:1,充分體現了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三、實踐教學內容的選取與組織

依據教學目標,我們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的能力和素質要求選取實踐教學內容,依托理論教學組織和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在系統安全技術、網絡應用安全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等內容方面制定實踐項目。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需要為依據,借助實訓教學平臺,有針對性地開設實用性、操作性強的實訓項目,創新教學模式。積極拓展學生面對新技術、自我創新的能力。通過開放實驗實訓室,組織學生參與專業實訓室建設和課題研究等方式,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

四、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課程將公安教育訓練中的“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專業課程教學中。以“學為用”、“練為戰”為指導,充分吸納高職示范院校教學改革成果和行業企業典型實戰經驗,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面向基層,面向實踐,精講多練,突出了學生實戰技能的培養。

1.校內實驗室環境建設改造。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切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結合本專業校內實驗室的容量的實際情況,學校投資百萬元建設和改造網絡與安全實驗室,引進防火墻、IDS等網絡安全實用硬件設備和模擬仿真實訓系統,能夠完成網絡安全基礎實訓、網絡安全技術實訓、網絡攻防模擬仿真實訓、網絡管理基礎實訓、實際組網技術實訓、計算機網絡連接設備使用實訓、小型網絡搭建實訓、網絡技術綜合應用實訓等多種實踐內容,良好的硬件環境為學生更好地完成網絡安全與攻防實驗實訓創建了條件。

2.虛擬實踐環境的構建。構建虛擬仿真實驗環境,組織任務驅動式的實踐教學項目。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黑客工具的使用、網絡操作系統的安全配置、網絡服務器的安全配置、數據加密系統的應用等實踐內容都可以在虛擬機的環境下完成。在實驗室局域網內采用虛擬方法來完成仿真、模擬實驗。虛擬實踐環境的建立,可以一人單獨實驗也可以多人合作實驗,不但便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還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協同合作能力,教學效果顯著。

3.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我校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國家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網絡安全遼寧實訓基地”。基地建設后為我校提供了該套信息安全教學方案,并對基地的后續運營工作提供長期的技術支持和保障服務。課程組依托“實訓基地”的資源,發揮合作雙方的優勢,按照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模式,為遼寧省公安隊伍和相關行業企業提供專業的信息網絡安全教學和培訓,加深學生對本課程所學知識的理解,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4.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遼寧省內14個城市公安局網絡警察支隊畢業生實習基地建設成熟。每年公安類專業學生統一分配到戶籍所在地的網警支隊進行為期半年的實習工作,提高學生應對網絡安全事件的應急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研討式實踐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理論課+研討課+實踐課”的教學模式,對重點難點部分的實踐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研討課題,學生根據自己在實踐課堂中的實驗實訓體會和解決方案進行討論、分析、論述,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充分探討和爭論,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后,由指導教師結合理論和實踐知識對每組方案的優缺點進行講評和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開發創新能力和獨創意識。

6.實踐課程的考核方式。實踐課程的考核主要通過以實踐性應用教學內容為主,注意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和考核,強化技能訓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加強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實踐環節。對在學習和應用上有創新的學生應特別給予鼓勵。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職業資格和行業認證考試,將專業與就業、課程與職業資格有效地融合。

五、結論

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過程中,改造校內實驗室環境、構建虛擬實驗環境、加強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實踐教學手段的改進及實踐課程考核方式的變化使得課程實踐效果突出,通過一系列網絡安全實驗實訓設備提供多種技能訓練,學生既可在校內實訓中心開展模擬訓練,還可通過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現場崗位實踐,通過多種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具體的崗位技能,教學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