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產業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時間:2022-09-29 08:58:23

導語:林業產業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產業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1林業產業鏈建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大力發展經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對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林業產業發展是對現有的林業資源進行充分利用,挖掘當地的優勢資源進行造林豐林,從而帶來生態收益和經濟收益。現在很多地區都在加強林業產業建設,而且要加強林業產業的規模化,當前林業產業鏈建設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問題:第一,技術短板,發展滯后。傳統的林業發展理念對于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有嚴重影響,很多人尤其是林業人員沒有認識到林業技術創新對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在此階段,不少地區的林業產業發展還是處于傳統的管理和種植制度,有個別地區雖然看到了林業技術先進性的優點,并且設置了林業科技站,有專門的林業技術人員,能夠深入林場,向種植戶講解各種技術要點,而且幫助種植戶進行林業產業的經營與管理,幫助當地林業產業進步。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問題,對林業技術創新的認知程度不高,有的林業單位雖然已經認識到林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但是對林業技術創新的投入不足,所以導致林業技術創新工作無法落實,缺乏高素質人才的幫助,導致很多技術工作無法開展。第二,林業技術人員的態度問題。由于林業產業鏈的建設與完善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從事林業技術的人員常常工作態度不夠認真,紀律松散,更不會自主發展專業技術。出現此類的技術滯后問題,也是因為當地有關部門對于林業發展重視不夠,忽略投入和人員編制,導致盡管有科技展對農戶技術支持,可是,疏忽了高速發展的物質基礎。

2林業產業鏈建設策略

在林業產業鏈建設過程中,不同的自然環境下林業規劃和造林技術的應用各有不同,在林業產業發展與造林過程中,要想實現林業產業鏈的建設與規模化發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2.1完善林業產業技術創新機制。當前我國林業產業鏈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森林資源危機、林業經濟危機以及林業產業的效益危機等,所以從根本上來講,為了提高林業產業發展水平,必須形成產業鏈,對傳統的粗放式林業經營管理理念進行改進,要以技術創新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林業產業鏈進行完善。以河北省為例,在河北省林業產業建設過程中,當地對經濟林建設十分重視,但是當前的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不僅會造成林業資源的浪費,還會阻礙經濟水平的提升,當地根據調查,對氣候條件、地理環境等進行了解,從而選擇合適的經濟樹種進行栽培管理,其中梨、棗、桃、柿是河北省的重要果業,這幾個樹種在河北省境內的種植面積十分廣泛,近年來當地更是加大對梨、蘋果、紅棗的栽培力度,并且加強栽培技術的創新,明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當地經濟林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林業企業的技術研究人員的作用,提高林業技術創新水平。2.2加強政策方針的落實。林業經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與引導,尤其是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對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一方面政府要設置政策,對林業產業發展更加重視,將林業產業發展提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促進林業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各級政府還應該加強對農民的引導教育,通過各種優惠政策,激發農民的積極性,讓當地群眾參與到林業經濟建設過程中,提高經濟收益,同時能夠對當地的環境進行有效保護。另外,還應該從法律層面出發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制度,具體來講,要對林業產權制度進行完善,將經營自主權、產權關系進行明確,從而實現對森林資源產權人的權利的保護。2.3培育高素質技術隊伍。缺乏技術創新人才,是我國的林業產業鏈建設過程中的問題之一,人才可以帶來技術創新,技術可以帶來收益水平的提升。對此,應該加強對我國林業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建立一支高素質、職稱結構合理并且技術創新能力過硬的技術隊伍。要組織林業工作站的技術人員參加一些網絡線上課程,及時進行充電,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綜合技能。還應該加強對各類人才的招聘,多與高校進行合作,招聘更多的大學生、技術人才,充實林業管理隊伍,使更多的高素質科研管理人員參與到林業技術創新工作中來。

綜上所述,林業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產業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林業經濟在社會經濟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在林業產業建設過程中,應該本著規模化、產業化理念,對林業產業鏈進行建設,對林業產業進行規劃與設計,從而不斷完善林業產業機制。同時,要加強對林業產業建設過程中的技術投入、資金投入,加強對林業產業的政策扶持,做到對各種林業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發揮林業產業的競爭優勢,促進當地經濟水平提升。

作者:鄭丹丹 單位:唐山市豐南區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