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利弊縱橫談

時間:2022-04-01 11:03:00

導語:淺析利弊縱橫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利弊縱橫談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WTO)日期的臨近,加入WTO對中國,尤其是經濟方面,可能產生什么影響備受關注。我認為,加入WTO,對我國產生的正面影響遠勝于負面影響。

1.有利于中國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由于二戰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存在一個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勢不可擋。改革開放廿年來,中國經濟在日益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一步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優化資源的配置,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是人們的共識。擁有134個締約方的WTO,覆蓋了全球90%的國際貿易,另有3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申請加入。因此加入WTO&127;是我國進一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要步驟。

2.有利于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127;有利于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WTO是三大全球性國際經濟組織之一,被稱為“經濟聯合國”。中國已是另外兩大國際經濟機構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成員。加入WTO,將使我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可以為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3.有利于密切海峽兩岸的經貿關系。香港已于1986年4月23日,澳門已于1991年1月11日成為WTO的締約方。臺灣于1990年1月1日申請加入WTO。中國加入WTO,有利于密切海峽兩岸的經貿關系,進而有利于祖國的統一大業。

4.有利于推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目前我國經濟體制,尤其是對外貿易體制,仍然存在著一些與WTO的多邊貿易體制不相適應的地方,比如進口許可證、配額、外資、外匯管理等方面。我國在服務領域的開放也遠遠不夠。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需擴大范圍和增加力度。加入WTO,&127;對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對外開放都將是一個有力的推進,同時對市場的法治也是一個促進。

5.有利于改善我國的國際貿易環境。加入WTO后,一方面我國可獲得多邊無條件最惠國待遇,以發展中國家身份獲得普遍優惠的待遇,有利于實現市場的多元化,使我國的出口貿易有較大的增長,這方面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將受益最大;另一方面,由于關稅的下降,非關稅壁壘的減少或取消,開放服務市場,進口貿易會大幅上升。此外,更多的外商投資企業進入中國,不僅會擴大我國的對外貿易,而且也會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占有更大的份額。

6.有利于我國生產要素更優化配置。加入WTO,實施WTO的有關協議,中國的國內市場,尤其是服務市場將更加開放;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外銷比例將不再適用;外匯平衡制約將不復存在;外經貿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中國將給外商投資企業以國民待遇。這樣,隨著投資環境趨于統一和得到普遍改善,加上中國潛在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量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外資來源將進一步多元化。外國直接投資的增加將會使生產要素更優化配置,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就業人員,有力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7.有利于比較公正、合理地解決貿易爭端。由于目前中國尚不是WTO的締約方,中國的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視性待遇,比如在一些國家我國不能獲得普惠制待遇,被有的國家實施配額限制,還有一些國家以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為由,在反傾銷案中專橫地主觀選定類比國價格或生產成本作為測算中國出口商品傾銷率的依據,致使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不斷增多。加入WTO后,當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糾紛時,可以通過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比較公正、合理地解決貿易爭端,維護我國國家和企業的利益。

8.有利于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加入WTO后,將有更多的外國跨國公司進軍中國市場,從而將強化競爭機制,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迫使國內企業注重研究開發和對品牌的培育,加大技術投入,竭力提高員工素質和企業的管理水平。競爭的壓力會促使國有企業加快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速改制、重組、聯合、兼并的進程。由于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有利于降低某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9.有利于我國技術進步。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國外先進的技術。由于我國不是WTO的締約方,目前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出口管制,不向我國出售先進技術,美國最為典型。加入WTO后,我國將獲得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消除外國的歧視,在獲得高新技術產品和先進技術時也就取得了不低于其他締約方的平等待遇。

10.有利于為私營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機制和環境。加入WTO后,我國將對外國企業逐步取消各方面的限制,給予他們以國民待遇,允許他們經營銀行、保險、進出口貿易、電信、旅游、商業批發、零售等業務。外國企業基本上都是私營企業。加入WTO將加速我們轉變觀念,破除所有制歧視,有利于為私營企業創造一個與國企、外企平等競爭的機制和環境。經貿政策措施透明度的增強,也對私企的發展十分有利。

11.有利于消費者得到更優質、更廉價的服務。加入WTO,一方面關稅下降,進口限制的取消會使進口商品增多;另一方面各種服務行業的開放,壟斷將被打破,競爭更趨激烈。其結果將使老百姓在消費時有更多的選擇,能在消費品市場上購買到質量更好,價格更廉的商品,在金融保險、電信、旅游等方面將能得到更優質、更廉價的服務。

當然,以上所述并不意味著中國在加入WTO

問題上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只有利而沒有弊。

從負面影響來看,主要是:

1.加入WTO后,中國經濟更密切地融入世界經濟,中國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增加,中國固定資本投資對國際資本市場的依存度也會增加。尤其是按WTO協議,若干年后全面地開放銀行、證券、外匯等市場后,國際商品市場、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對中國的傳遞必將十分顯著。如果出現1997年爆發的那種金融危機,如果出現針對中國的國際資本投機浪潮,其對我國經濟的全面影響將遠甚于前。

2.隨著更多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隨著外資及外資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地位的進一步上升,以及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及管理必須符合WTO&127;的多邊協議和規則的要求,將使我國國家的宏觀調控難度增加。

3.外國產品更自由地、廉價地進入中國市場,肯定會對某些行業產生一定的沖擊,比如化工制藥業、機械工業、汽車業、某些電子產業、通信設備制造業等。

4.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強化,也會使一些長期侵權或缺乏創新能力,缺乏品牌,依靠仿制生存的企業難以為繼。

5.開放服務市場是我國加入WTO所承諾的重要義務。服務貿易總協定要求締約方最終對服務貿易實施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要求開放銀行、保險、商業批發、零售、建筑、運輸、旅游、通信、法律、會計等行業。因此,我國的這些服務行業將面臨外國同行的強有力挑戰,將不得不讓出一定的市場份額,出現“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問題。

6.開放農產品市場,農產品的進口會逐步增加,對我國農業生產的調節壓力是農產品的全面市場化和農業的現代化。我國常常出現的豐產之后賣糧難的問題可能會加劇。中國是一個糧食生產大國,更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政策措施不當,而國際形勢又發生重大變化,出現由糧食禁運而導致的糧食安全問題也不是沒有可能。

由于我們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已2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已初步建立,我國的經濟實力已大大增強,從而為加入WTO奠定了體制上、法律上和物質上的基礎。盡管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但已不會對各行各業和我國人民的生活產生太大的沖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