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區規劃與工藝設計分析
時間:2022-12-18 03:52:05
導語:油罐區規劃與工藝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規劃布局
1.1設計原則
(1)油泵房、發油棚作為油罐區的常規功能組件,可根據規范和工藝要求先確定三者的相對位置,并作為一個標準模塊進行整體布局。與油罐區相關聯的子項有榨油車間、浸出車間、精煉車間及灌裝車間等,其中以精煉車間和灌裝車間的管道連接居多,因此設計時可將精煉車間和灌裝車間設置于油罐區周邊,盡可能縮短油品輸送線路。(2)油罐區整體形象高大、美觀、整齊,視覺效果好,同時噪聲小、較為清潔,可用于分隔生產區與辦公區,以減少生產區人流、物流以及噪聲對辦公區的影響,有利于廠區的日常內部管理。但如果油罐區臨街布置,則需考慮相鄰建筑物與油罐在高度上的協調性。(3)油罐區四周根據消防設計要求,必須設有環形通道,可在道路上設置穿越式的發油棚或單側的發油平臺,滿足工藝與物流要求。(4)油脂加工廠對于油品接收與發放的一般物流作業流程為:油罐車廠區外等候,辦理手續領取單號后過地磅秤毛重,進入指定作業區完成作業,返回地磅稱重確定收發油數據,結算離廠。因此,制單與結算廳、地磅、地磅計量室、油罐區、油泵房、發油棚與收油作業區宜規劃設計在同一物流線上,形成環路,并通過獨立的物流出入口,盡可能避免與辦公、生活區的人流、車流交叉,以便于管理。
1.2規劃設計
油罐儲存介質為食用植物油,閃點大于120℃,屬于比較不易燃燒的丙B類液體,單個罐區總儲量小于25000m3時,可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進行規劃設計;單個罐區總儲量大于等于25000m3時,情況比較復雜,需同消防行政部門進行溝通確定相關設計依據,通常結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與《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進行設計。下面以總儲量22000m3(折合2萬t)罐區進行簡要設計說明。(1)罐區內油罐布置不宜超過2排,單罐罐容小于等于1000m3的不宜超過4排。(2)油罐罐容大于1000m3時,油罐間距大于等于5m;油罐罐容小于等于1000m3時,油罐間距大于等于2m。(3)油罐區與主要建筑物的防火間距要求,見表1。
2選型配置
油罐罐型配置與使用功能、生產經營、項目投資、用地情況密切相關,罐容設計主要原則有以下幾點:①生產用罐,根據生產計劃調整頻繁,罐容設計時,一方面要考慮油品與各自的存儲周期,另一方面要考慮分批儲存,盡量將同批次生產的油品儲存在一起,以便于管理;②儲備用罐,儲存油品單一,存儲周期長,罐容設計主要依據儲備計劃;③物流用罐,存儲的油品與周期根據市場和經營計劃不斷在調整,情形多變,罐容設計需結合全年周轉量與周轉次數而定。在用地緊張且征地費較高的地區,如沿海和長江中下游港口,在規劃設計時一般采取瘦高型的油罐,減少油罐的占地面積,以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在用地寬松且征地費一般的地區,建議采取矮胖型的油罐,減少油罐基礎單位面積所受的荷載,沉降更為均衡,安全穩定性好。在遵循相關規范、標準的前提下,徑高比不宜超過1∶1.65,超高的油罐造價高、施工困難,而且不利于安全操作。市售的用于制作油罐的卷板,常見的寬度規格有1.5、1.8、2.0m,在確定和設計油罐罐體時,應盡可能采用上述規格的模數,以減少損耗、降低制作成本。
3工藝設計
現代油脂加工企業在定義油罐區使用功能時,不僅僅局限在配套生產,在外部食用油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時期,能夠利用油罐區的儲備能力進行短期調節,降低經營風險,也可利用富余的儲備能力進行物流貿易或爭取國家與當地的臨儲計劃,拓展經營業務,有利于固定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在此背景下,油品的進出很頻繁,既有批量,也有臨散,在工藝設計上需考慮操作的靈活、簡單、實用與可擴展性。配套榨油、浸出和精煉的油脂加工廠,生產時需儲存的油品主要有預榨毛油、浸出毛油與精煉成品油,生產用罐的使用功能較為固定,調整較少,在管道設計時可采用直管連接的方式,將具有相同功能的油罐進出管道合并,形成總進油管和總出油管,各油罐的進出管道與相應總管連接,總管進入油泵房后直接連接油泵完成作業。物流用罐、儲備用罐以及外購油品用罐(用于精煉再加工的毛油以及用于灌裝的成品油),單罐的使用功能和存儲油品調整較多,而且比較頻繁,在管道設計時可采用軟管連接的方式。單罐配置獨立進出油管道,在油泵房內通過軟管與各作業功能的油泵連接完成作業。兩種設計思路均能滿足工藝的需要,工藝設計簡圖見圖1、圖2,但在應用上各有利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投資方面,直管連接的設計對管道進行了有效的梳理與合并,管道、閥門數量相對減少,同時在油罐區內敷設的管架荷載小,省鋼材,在工藝和土建造價方面相對較少。(2)在管道布置方面,軟管連接的設計由于單罐均配置進出管道,油罐區內管道數量較多,管架占地空間大,但進入油泵房后由于管道轉接均通過軟管進行操作,油泵房內管道布置極為簡單。對于1000m3以上的油罐,間距5m基本可以滿足管架的敷設,但對于1000m3以下的油罐,間距如采用最低標準2m,可能會出現問題,因此在進行相關設計時需特別注意。(3)在功能擴展方面,單罐通過配置獨立的進出油管道,使用功能可自行定義,在油泵房內如需擴展作業功能,只需新增油泵和相應管道,對于油泵房內原結構和管道布置方面的影響很小,操作靈活。(4)在管道吹掃方面,通過在油泵房內進出管道末端設置壓縮空氣接口,殘油可直接吹掃入罐(進油管的殘油通過原管路直接吹掃入罐,出油管需在油罐區管道末端設置法蘭并接入1根DN25管道與進油管相連接,配置相應閥門,最終通過油罐的進油管吹掃入罐)。該設計方案操作簡單,對于結合配置獨立進出油管道的油罐而言,吹掃效果更為理想。
4結束語
隨著國際先進技術與管理理念的引入,現代油脂加工企業對于油罐區的定位已逐漸轉向物流與貿易,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同時往往更注重工作效率、信息與資源的系統化管理。因此,規劃布局、選型配置與工藝設計方面也需不斷優化、提升與進步,以適應油脂行業新形勢的發展。
本文作者:侯飛張晶工作單位:無錫中糧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文脈設計的教學體系分析
- 下一篇:芻議職業競賽對教學改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