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與建議
時間:2022-03-30 11:18:57
導語: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市場經濟發展的背景之下,審計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社會對審計工作的需求也隨之提升。但是,從近年來的審計失敗案例中也可以了解到,在審計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需要更加關注的是審計質量和相應的評價工作,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因素造成的問題。因此,審計質量評價是審計行業發展的重點。本文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對影響審計質量的主要因素和審計質量評價的基本方向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主要方式,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指標
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資本市場也得到迅速發展,由于財務經營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導致信息舞弊現象時有產生。基于此原因,社會公眾也開始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2010年頒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也明確提到了對審計工作的要求,并且在近年來的修改和完善中豐富了相關的理論。但該內容并沒有涉及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問題,同時國家法律法規在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相關部門應給予高度重視。
一、審計質量評價的基本方向
1.各類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在充分考慮影響因素的條件下,構建與審計工作相關的質量評價體系,將這些可能產生的影響因素全部考慮在內。實際上,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有兩個方面構成:一是影響獨立性的因素。二是影響工作能力的因素。在兩者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在統一的市場環境下審計質量會受到各個條件的影響,這時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將所有指標進行量化分析,修正因為各種因素所產生的結果偏差問題,以此為基礎減少工作的失誤。2.評價指標的選擇。單獨的指標并不能完全說明審計質量的高低,只有通過多個指標的綜合分析,才能全面得出事務所的審計水平。在假設的理想條件下,將所有因素指標進行分析后,再根據現實內容進行部分的取舍,考慮現場環境因素和成本因素來綜合評估。在這一要求下,所選取的指標要能真實客觀反映事務所審計工作質量,避免一些不相關的指標進入其中。同時,還需要優先考慮對審計質量影響更大的指標。綜合來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可為審計工作者提供更穩定的參考借鑒,從而合理選取不同指標的權重。3.確定質量評估標準。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在確定質量評估標準的過程中同樣要考慮一些基本要素。如事務所的規模大小、事務所的客戶質量、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性、業務規范程度與人員能力、事務所的獎懲原則等。這些評價指標和質量評估標準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可以讓審計工作者避免主觀和片面內容的干擾。在評價指標方面,可按照事物所內部控制來確定風險控制系統、治理結構和財務政策制定評分標準。一般來說,定量指標的評分標準按照同行業比較法來得出指標的平均值,而定性指標的評分標準則按照法律法規和事務所提供的資料。按照百分制可以劃分為三個等級,最高是100分,一般是70分,較差是50分以下。假設以10年的工作期限為參考值,本文制定的評價標準可以基于學歷、工作質量、員工后續教育等指標展開,借助瓊斯模型來分析利潤與影響條件絕對值之間的聯系。如事務所省略了一些關鍵程序且大幅影響到了審計結果,就應該評判為50分,具體的評分標準與審計程序情況與指標保持相同。
二、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主要方式
1.業務范圍的擴大。隨著審計市場的快速發展,單獨的審計業務不再是會計師事務所唯一的業務收入,以咨詢、鑒證業務為主的新業務模式開始形成,新的市場環境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競爭的主要目標。同樣,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也需要了解市場變化趨勢,在新時期發展新的業務領域,這不僅有利于自身實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整個行業得到穩定。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應該采取差異化風險戰略,按照自身發展特點與行業趨勢,在某一方面體現出精細化,將其打造成主要優勢條件區別于其他會計師事務所。換言之,就是建立“品牌效應”以此為基礎來吸引更多的客戶,降低職業成本并圍繞專業特長進行深度拓展,結合多種業務的開發保障核心競爭力,實現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瑞華事務所分別與中瑞岳華和國富浩華進行了合并。中瑞岳華在合并后成為了第一家特殊普通合伙制的事務所,同時也為瑞華事務所進軍國際市場打好了基礎。國富浩華則吸收了深圳的某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擁有遍及全國范圍內的職業網絡,可以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全球服務。從合并過程來看,合并后的瑞華事務所實現了資源整合,拓寬了業務范圍,為中國審計行業提供了專業支持。合并后中瑞岳華最高排名為第五名,國富浩華排名在前十名以內。合并后的瑞華事務所從2013年開始,每年的排名都在全國前五位。這說明,合并后瑞華事務所的整體實力得到了穩定提升,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其工作。按照聲譽理論原理,聲譽可以促進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提高,因此在合并后瑞華事物所的審計質量比合并前更加突出。2.審計風險的有效控制。審計風險控制的基礎在于科學有效的審計模式,對于降低風險和控制成本都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市場趨勢的不斷變化和審計工作量的提高,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顯得不再適合于當前時代。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行業專家學者,都建議用新的審計方法來滿足社會對審計的新要求。對會計師事務所來說,應通過審計風險的控制來進行有效管理,降低審計失敗產生的可能性。3.行業約束與行業自律。行業約束基于監管的角度來進行,注冊會計師作為第三方鑒證服務類行業,政府部門的監管工作十分重要。目前,我國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仍停留在表面階段,只是從程序上進行了行為管控,并沒有基于業務規范和職業道德展開深層次研究。未來政府部門需要進行行業準則的約束,督促事務所加強審計質量控制,減少舞弊等不良行為的產生。同時,注冊會計師本身也要注重行業自律,鼓勵事務所進行良性競爭,并采取互相監督,將審計工作質量擺在日常工作的首位。事務所應在行業準則之外制定相應的特殊化管理體系,基于自身事務所具體情況,制定員工職業道德守則,對存在的任何職業道德問題都要給予高度重視。對一些涉及職業道德的問題要及時采取嚴厲手段進行管控,從而明確員工的執業行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本身對于職業道德的要求就高于一般行業,事務所更需要清晰認識到這一點,重點要求職業道德層面的各項任務。4.穩定的人才選拔制度。穩定的從業人員是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根本,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讓社會層面的優秀人才進入事務所工作。對于內部人員也需要采取選拔獎勵機制,讓所有員工愿意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水平。如瑞華事務所在其內部對人員進行層次劃分,建立了規范的晉升機制,以職位獎勵政策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障事務所在審計工作方面的整體質量。
三、結語
雖然在審計質量評價這一關鍵問題上,國內外的研究人員都有不同的看法與觀點,但從根本條件來看都要對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進行深層次討論,了解審計質量在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建立相關的評價體系。在未來的工作中,審計工作者仍然需要借助評價體系來衡量自身的執業行為,引導行業朝著良性的競爭方向發展,既可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審計服務,也可以保障自身事務所在未來競爭中的有利地位。
作者:袁野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 上一篇: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思考
- 下一篇:行政處罰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