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探討

時間:2022-05-28 11:14:40

導語:企業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探討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越來越重視知識經濟的作用。人力資源始終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重要因素,市場的價值也是由人創造的。那么,如何利用并有效管理好企業人力資源,就成為每一個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必修課。由程振源、李軍華主編的《企業人力資源統計學》(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一書從實物、時間、貨幣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如何有效地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配置和開發利用,為廣大人力資源管理者提供了理論上的重要指導。該書一共分為十個章節,從統計學的角度對人力資源基本概念以及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做了詳細闡述,全書體系完備、論述邏輯清晰、角度新穎獨特,可以有效地幫助相關專業學生以及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人員全面深刻地認識這項職能。

所謂企業人力資源統計學,是指管理者從質和量兩個維度研究人力資源的開發、配置、利用與保護的問題,旨在幫助管理者深刻認識企業的勞動績效以及發展前景。人力資源統計在一定程度會對企業勞動福利保障、勞動效益創造、生產規模擴大甚至是企業影響力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從概念上來說,人力資源統計學包含規模結構、勞動時間配置、勞動效益計算、勞動定額、報酬規劃、人工成本統計、職業技能開發、勞動關系確定、社會保障穩定等問題。因為開發影響利用,利用需要保護,保護關乎穩定,穩定決定質量,所以在掌握如何統計人力資源之初,首先要制定統計的相對指標與常模標準以及基本方法。

在確定基本指標與統計方法后,該書作者著眼于人力資源的規模與結構。企業要經營順利就必須充分了解所雇傭的勞動者在一段時間內數量、構成的變動情況,利用專業分析方法制定企業人員現存人數量化表,以準確分析企業當前發展狀況、管理政策是否合理以及企業發展潛力。同時,在統計人力資源規模時也需要注意根據工作性質合理確定工資發放金額,把握勞動關系變動,把那些能夠自由支配的勞動資源放在統計的首要位置。由于知識經濟時代對勞動者的要求越來越標準化和復雜化,企業素質考核指標不斷更新,企業要充分考量勞動者的智力、體力、信息處理能力、獨立作業及團隊合作能力、工作態度等因素。該書在評價考核原則上也突出強調兼容性和優選性,以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和優勢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企業效益來源于資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對時間成本的規劃和計算是企業管理統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時間的最優化管理可以帶來價值的最大化。必須明確,勞動效率和勞動時間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內才能呈現正比關系,一味地增加工作時間只能造成員工的消極懈怠。因此,企業要合理制定勞動時間,準確細化員工的工作時長、停工停產率、實際勞動時間以及閑暇時間分配。這不僅是提升工作效率、實現最優化收益的前提,更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重中之重。

從社會生活層面來說,企業是員工除家庭生活以外最重要的生活場所,在這里不僅存在著雇傭與被雇傭、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還應該存在著包容與共生的關系。作為企業經濟的最大創造者,他們的權益保障必須得到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社會保障是每一個公民享有的社會權利,它包括養老保險、社會福利救助等方面,福利機制的合理制定與執行關系到企業發展及社會發展的穩定。因此,人力資源管理者要準確掌握企業人員的年齡結構、工資結構,將需求與勞動所得綜合考量,設立公平合理的、兼顧員工個體差異的福利制度,不斷提升和改善員工的生活質量。

面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高要求,人力資源管理也日益重視知識管理。部分管理者從以往的分配者、監督者角色開始轉型為創造者、教育者的角色,在管理中滲透對企業文化的傳播,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企業永久的生命活力。所以人力資源管理者應該成為員工的朋友、員工利益的維護者和訴求的傾聽者,根據工作要求對員工進行合理分配組合,建立積極的獎懲、評價、福利機制,讓員工找到存在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作者:雷江平 呂峰 錢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