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海外投資財務管理風險與對策
時間:2022-02-12 10:40:51
導語:企業海外投資財務管理風險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走出去”、“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投資建廠、開展工程項目建設。但業務全球化的推進也給企業帶來諸多新的問題,如全球化財務管理體系建設、資金平臺的構建,全球化人才的培養與招聘及如何加強海外子(分)公司的管控等。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海外財務管理面臨的風險,并提出了要進行前期調研、撰寫可研報告、境外稅收籌劃、資金集中管理、管理人員本土化、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等風險對策,以期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使海外業務服務更加專業化、標準化,有效降低企業海外經營的風險水平,加強企業對海外業務的管控能力。摘要:隨著我國“走出去”、“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投資建廠、開展工程項目建設。但業務全球化的推進也給企業帶來諸多新的問題,如全球化財務管理體系建設、資金平臺的構建,全球化人才的培養與招聘及如何加強海外子(分)公司的管控等。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海外財務管理面臨的風險,并提出了要進行前期調研、撰寫可研報告、境外稅收籌劃、資金集中管理、管理人員本土化、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等風險對策,以期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使海外業務服務更加專業化、標準化,有效降低企業海外經營的風險水平,加強企業對海外業務的管控能力
關鍵詞:海外財務管理;風險;對策
隨著我國“走出去”、“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全球投資建廠、開展工程項目建設,企業面對境外投資機遇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海外財務管理。
一、海外財務管理面臨的風險
(一)與被投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存在差異導致的經營風險。被投資國家政治穩定性是海外投資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只有穩定的政治環境,才能保證管理的有效性。很多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未充分考慮該國經濟及文化差異,認為自身原有的管理體系已經相當成熟,在國內運行也較為平穩,因此在海外也采用同樣的管理模式,由于與當地商業模式、思維模式不同,最終導致管理效率低下或無效等經營風險。(二)會計準則、稅收政策差異導致的財務風險。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稅收制度尚未完全與國際接軌,很多被投資國家的會計準則、稅收制度也未完善,造成兩國之間核算、稅收等方面的差異,由于財務人員未準確把握該國的會計準則、稅收政策,因而會導致形成財務風險。(三)跨國管理團隊力量薄弱,監管力度不夠帶來的管理風險。海外投資企業遠離本土,如國內監管力量不夠,或國內管理層級過多,會導致決策效率降低。此外,海外財務管理團隊人員既要懂財務管理專業知識,又要精通語言,企業可能會通過外部招聘或內部培訓達到管理要求,但這將會造成人力資源成本過高的風險。(四)企業海外投資存在資金風險及匯率風險海外投資在資金籌措、使用、管理等環節存在諸多風險。企業籌措資金時,應充分考慮自有資金、企業融資能力、融資結構、融資規模等方面,如安排不合理,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資金風險,甚至會導致投資失敗。境外投資項目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如企業國內外資金管理分散,資金管理不到位,無法平衡國內外資金需求,會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影響投資項目或造成國內企業資金緊張,給企業帶來資金壓力,影響項目正常開展。匯率風險是一種外部風險,境外投資企業在海外投資、經營、利潤匯回等各環節涉及不同幣種之間轉換而帶來的匯率風險,企業在結算幣種、結算時間選擇不當,將有可能產生匯兌損失,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二、加強海外財務管理的途徑
(一)海外投資應進行前情調研及準備工作。企業在選擇海外投資時,應充分考慮到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貨幣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做好詳細調研,調研內容應當包括:(1)投資當地風土人情、宗教信仰、語言等人文信息。(2)該國的經濟環境及貨幣政策。(3)擬投資行業在當地發展狀況、潛在市場、銷售渠道、競爭者等。(4)該國政府部門對擬投資行業的態度。(5)營商便利環境等。經過充分調研后,初步認定投資可行,應組織專人編制海外投資方案、可研報告、風險防控預案等。投資方案及可研報告應包括:(1)前情調研內容介紹。(2)投資行業與產品的市場前景,公司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及優勢。(3)擬投資項目的規模及項目資金籌措、管理方案。(4)海外投資項目組織架構,管理團隊人員配置。(5)三到五年的預期利潤、項目投資回收期預估、投資回報率等財務數據。(6)項目風險分析及風險防控預案。(二)制定合理的財務管理策略。海外投資最終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增強企業核心價值及提高國際競爭力。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海外投資項目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樹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理念,根據所在國家營商環境,科學合理的制定財務管理對策及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使海外業務流程專業化,標準化,有效降低企業運營風險,提升企業管控水平。(三)制定稅收籌劃方案,盡可能降低或優化稅負。企業應充分了解被投資國的關稅及清關政策、稅務制度及稅務優惠政策,結合被投資國的會計準則及稅收政策,制定相應的稅收籌劃方案,盡可能的降低或優化投資過程中的稅負。海外企業應充分重視運行中存在的稅務風險,加強稅務風險意識教育,經營過程中應依法納稅,嚴格把控各環節涉稅關鍵點,預防突發性及常規性稅收風險,注重稅務人才國際化培養,降低稅務風險。(四)實行資金集中管理,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1)通過銀行建立虛擬資金池,集中管理成員單位分散資金,增強對成員單位的控制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總成本,實行資金使用預算審批制,平衡國內外資金需求。建立資金池,企業利用網絡平臺,對各成員單位資金數據即時查詢、及時審計,使資金運轉的得到有效監管與控制。(2)充分依靠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加強企業資金管控。企業應建立資金內控制度,使用網銀時,利用分級授權、文件記錄、不相容崗位分離等控制手段,保證資金在高效運轉的同時,資金管控仍處于安全模式。(3)拓寬境外融資渠道,境內企業可在境外金融中心成立離岸公司,利用境外融資平臺金融優勢,結合企業合同條款,取得低成本融資,解決公司資金缺口。(4)出口信用保險,也叫出口信貸保險,是為企業在出口、對外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等提供風險保障的一項政策性支持措施,企業可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規避企業境外應收賬款因人為因素造成的商業風險和政治風險而無法收回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利用出口信用保險在銀行的授信額度,簽訂三方協議,在銀行進行融資,使企業可提前收回應收賬款。(5)企業為規避外匯風險可配套使用相應的金融工具,對沖匯率風險。另外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使用跨境人民幣結算方式,有效降低匯率波動帶來的匯率風險。(五)強化本土化管理理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海外投資的經營和管理離不開國際化人才,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和要求,對跨國財務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其不僅要熟悉中國法律法規,還要了解所在國的法律法規、語言、人文,且要精通財務、金融、管理等工作。企業培養滿足上述條件的跨國財務人才需要很長時間,且一旦其選擇回國,如企業不能及時補充優秀后備財務管理人員,會造成財務工作斷層。當企業選擇對外招聘符合職位預期的財務人員,又有可能與求職者的薪酬期望值差異較大,而無法招聘到合適的財務人員。面對境外財務管理人員流失率較高、招聘成本較高等情況,企業應強化本土化管理理念,在當地招聘和培訓財務人員,尊重其文化、風俗習慣等前提下,加強跨文化管理,激發工作能動性,共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六)充分利用財務共享中心的管理模式對境外子(分)公司進行管控。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誕生,其就逐漸被集團企業接受和采用,這種模式能有效加強集團對下屬企業的管控和整合能力,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工作質量與效率,使財務人員能從日常的基礎性工作解放出來。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符合國家關于利用信息化促進會計工作集中的相關政策導向,同時企業在利用財務共享中心加強管控的同時,又會促使企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實現業財融合向戰略性財務轉型,促進企業未來良性可持續發展。財務共享中心管理模式比較適用于規模大、多組織、多層級,業務同質化高,流程可標準化、專業化,企業控制權清晰的企業。如母公司具備上述條件,又有較高信息化支持,可充分利用財務共享中心管理模式對境外子(分)公司進行管控。企業實施財務共享管理模式時,主要需考慮組織模式、區域范圍、業務流程、信息化支持及團隊素質等幾方面因素。(1)選擇合適的組織架構。選擇合適的組織架構是財務共享中心能否成功構建的基礎。選擇時應考慮投資國和被投資國會計準則、稅收政策、信息化水平、語言、業務同質、流程是否規范等多方面因素。財務共享中心劃分內部小組時,可按業務功能劃分為總賬報表、費用審核、應收、應付管理等內部小組,也可按國別、地區、語言等設置內部架構,這樣可以將企業財務核算由分散模式變為集中模式,將相同的、重復的流程及業務向共享中心轉移,統一提供專業化、標準化的財務服務和財務核算系統。(2)建立區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企業業務如涉及多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文化差異較大,無法建立一個財務共享中心,則企業可選擇其中一些區域設立區域財務共享中心。(3)規范化、標準化業務流程。規范、標準的業務流程是財務共享中心成功運行的關鍵,主要包括業務控制、數據傳遞、財務報告模式等。企業應固化流程以有效避免因經濟、文化、地域、語言等差異造成管理的低效、差錯、無序性,提高母公司管控能力。(4)優化信息系統,建立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對于復雜的境外管理環境,企業應建立統一的信息化平臺,以有效的將財務、業務整合在一起,通過信息化平臺對企業經營活動全方位管控和數據集成處理,例如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及績效考核等。(5)加大人力資源成本投入,提高團隊整體業務素質。財務共享中心能否成功運行,與操作人員,如財務人員、系統技術人員等的專業素質有很大的關聯,企業可通過強化人才梯隊培養、加大關鍵崗位人員培訓力度、利用好被投資國本土人力資源優勢等手段,提高團隊整體業務素質,為財務共享中心運行提供保障。
三、結語
新形勢下,海外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及復雜多變的國際經營環境,因此要通過不斷學習加強企業的發展和經營管理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價值,結合企業海外投資戰略目標,形成適合本企業的境外財務管理制度,提高海外財務管理的專業化、精細化水平,降低海外財務管理風險,優化設計,使海外財務管理水平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林一真.淺議利用財務共享加強海外財務管控[J].中國集體經濟,2018(21).
[2]欒慶明.新形勢下集團公司海外企業財務管理探討[J].國際商務財會,2016(3).
[3]于福亮,劉躍.企業集團實施海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探索與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9).64
作者:王建芳 單位:江蘇省對外經貿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論高職學生金融意識的匱乏
- 下一篇:公共投資項目績效審計要點及路徑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