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10-26 03:15:10

導語: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成長中的一代,青少年學生生來就與網絡有著親密的聯系,這為網絡多媒體技術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此外,漢語言文學中蘊含著很多難以言表的思想和情感,需要學生細細品味、認真挖掘才能感悟得到,其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概念性知識變得形象、具體,而且還有利于背景知識的延伸,對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具有極大益處。有關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備受關注。

一、網絡多媒體技術概述

多媒體是指融合了兩種及以上的人機交互式信息交流與傳播媒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文字、聲音、圖像及視頻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與網絡進行了連接,實現了更多功能的延展,為廣大用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體驗。總體而言,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特點鮮明,能夠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信息需求。其中,網絡多媒體的資源共享功能,營造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環境,擴大了其服務范圍,多元化的表現形式,使之賦予了課堂教學更多趣味性。此外,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實現了在線教育、移動教育,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其虛擬特性還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習效率和學校效果的提升。同時,網絡多媒體作為一種信息交互平臺,其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滲透,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了他們互動與合作。網絡多媒體技術支撐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創新,不僅豐滿了知識結構、增強了師生互動,而且還實現了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等素質理念的滲透,是現代教育改革與優化的主要方向。

二、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目前,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已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在具體操作實踐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源投入不足。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只有對網絡多媒體技術形成正確的認識,才能在該應用領域中有所建樹。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多媒體技術已逐步滲透到各級院校教育體系中,并得到了相關領導的重視。然而,事實上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普及化發展,生源數量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有些學校一味地強調規模擴張,而忽視了教學配套設施及服務環境的建設,對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投入支持力度不足,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價值。網絡多媒體技術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部分,其中軟件設施環境在高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軟件更新速度加快,對硬件設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兩者不配套就會出現死機、網絡堵塞等現象,進而影響了其應用體驗和效果。此外,很多軟件平臺華而不實,繁瑣的操作界面,不僅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還弱化了其信息交互功能。高成本投入使得部分學校在網絡多媒體技術建設上入不敷出,影響了其參與積極性。

(二)應用素質較低。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功能得以確立,其表現出的綜合素質水平直接影響了教學實效。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素質構成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專業學科知識、先進思想理論,還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否則難擔重任。從教師的能力結構來看,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等,善于利用網絡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待、思考問題,進而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提供優質教學指導服務。經調查實踐發現,有些教師依然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的階段,應用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素質不高,甚至一度拋棄了這塊陣地,難以滿足信息化教育發展的需求。而有些教師則過度依賴網絡多媒體技術,忽視了自身主導功能的發揮,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不力,導致教學效果出現了下滑現象。

(三)教學機制匱乏。完善的教學機制是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有效利用的保障基礎,應該包括運行機制、監管機制以及評價機制。其中,運行機制為網絡多媒體應用提供了指導,體現在整個實施過程。部分高校在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過程中,并未形成系統,所確立的目標不夠細致,自然也很難發揮指導作用。而在監管機制建設上也存在此類問題,對教研、考核及培訓等方面只作出了宏觀要求,沒有量化,加上落實不到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評價機制是對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總結,為作出進一步的改革和優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據,亦是教學管理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部分學校依然偏重于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再組織能力的考查,而非其實際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加之反饋不及時,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符。

三、優化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應用的對策

結合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優化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轉變觀念認識。從長遠的效益來看,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強調了學生主體性,符合素質教育所倡導的“以生為本”理念,它圖文并茂的信息傳播形式能夠對多感官產生刺激,是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各級院校領導及工作人員必須要轉變思想,深刻認識到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功能和價值,積極投身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快先進理念、方法學習和推廣,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此基礎上,學校強調規模擴張的同時,還應該重視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環境建設,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入手,認真審查供應商的資質,選擇符合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需求的軟硬件,從而保證一系列活動的順利開展。針對學校建設資源不足的問題,要轉變依靠政府撥款的籌措方式,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并進行合理地分配,逐漸加大對信息化建設工程的投入,不斷擴大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服務范圍。

(二)強化教師培訓。教師是整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活動的主導者,關系到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實效。對此,學校應該加大對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宣傳,提高廣大師生群體的認可度,使之切身體驗此項技術帶來的便利和趣味,從而促進他們廣泛參與其中。新時代、新形勢下,學校還要重塑專業化師資隊伍結構,明確指出其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并進行認真考核。之后,學校應該針對教師綜合能力素質上的不足開展培訓活動,及時更新他們的思想理論、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其教學能力,加速對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推廣,通過有效地交流溝通,促進教師之間經驗互換,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服務水平。在此過程中,學校應該著重注意素質教育宣傳,完成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等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形成教師正確的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意識,杜絕教師主導或學生主體地位轉變的現象出現。

(三)完善教學機制。教育發展的基本前提是提升質量,而質量提升的關鍵又是完善教學機制。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重視教學機制完善工作。因此,學校要建立相對完善的激勵制度、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等,指導相關人員做好資料上傳、課件生成以及部門協調等工作,明確其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在作出全面、客觀考核的基礎上,給予對應人員適度獎勵,有效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值得注意的是,評價指標的構建應是多層次、多維度的,包括目標評價、教學評價以及自我評價。其中,目標評價應由師生協作完成,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功能,促進其按照目標積極主動開展學習活動。此外,根據教學評價機制,教師應該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和指導,重視教學過程,有機地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提高學生的成就感。

(四)打造興趣課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應立足于學生興趣培養,為教學實效提升創造利好條件。在具體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進行創新,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分化和重組,融入知識背景部分,并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形式通過多媒體演示出來,進而提出有代表性的研究課題,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索,由其自主得出結論,這樣可以有效促進知識向學生內在素質的轉化。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互動平臺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實現課上教學與課下學習的有效配合,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行為變化,并了解他們在生活中的感悟,給予更加全面、實時的指導。

三、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加上網絡多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其具備的功能不斷拓展,本文作出的相關研究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希望業界更多學者關注此項研究事業,深度挖掘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價值和特性,并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現狀,提出更多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建議,從而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進而培育出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作者:劉煥芳 單位:遼寧廣播電視大學丹東分校

參考文獻:

[1]丁國文.對多媒體輔助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4:161

[2]張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模式[J].教師,2011,16:67

[3]吳俊,桂偉,胡琴.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輔助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思考[J].語文建設,2014,27:11~12

[4]劉文惠.淺談多媒體教學法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建設,2014,27:5~6

[5]李晶.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媒體技術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5,10:15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