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服務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

時間:2022-04-05 09:12:30

導語:氣象服務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象服務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下,各大行業都普遍應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大大便捷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近些年來,在氣象服務領域中,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廣泛運用,氣象服務形式體現出多元化特征,這不但突破了以前氣象服務模式的界限,也促進了現代氣象服務行業快速穩定發展。

關鍵詞:氣象服務;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

在社會快速發展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氣象服務中心充分運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對氣象服務形式與管理內容進行了改善,彌補了氣象服務中的不足,增加了氣象服務的深度。因此,淺談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氣象服務中應用,以期可以更好地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1氣象服務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特點

1.1交互性。過去的氣象服務方式以手機短信、電視以及報紙等途徑發送氣象信息,這樣的氣象信息有著共同的特征,即主動方以氣象服務中心為主,氣象服務中心有權向用戶氣象信息,而用戶卻不能主動獲取氣象信息?;诰W絡技術平臺下,氣象服務中心構建氣象信息的平臺,用戶結合自身實際需求,點播需要的氣象信息,這樣的氣象服務交互性代表著用戶擁有了氣象服務中心的選擇服務權。1.2即時性。過去的氣象服務有著很長的間隔時間,如用戶以看電視天氣預報來了解天氣信息,如果用戶想要每天都了解氣象信息,就需要每天準時準點地觀看天氣預報,若是錯過了天氣預報準時觀看的機會,用戶就只能通過收音機途徑收聽天氣預報。這樣的服務間隔時間難以達到用戶及時了解氣象信息的現實需求。如果氣象服務中心打造氣象信息的平臺,用戶就能夠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來隨時了解氣象信息。

2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氣象服務領域中的可行性

計算機作為人類最偉大的一項發明,在社會生活中,計算機網絡技術扮演著重要角色,大大地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日益完善與更新這項偉大發明,必然會無限拓展計算機功能。在氣象服務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必然會提升氣象服務與服務社會的水平。1)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氣象服務領域中,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日益提高,對氣象信息的要求越發提高,而氣象服務若是還依然采用傳統的發展理念與形式,就難以達到滿足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氣象服務唯有日益完善與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并推動自身發展。2)氣象服務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迎合時展的需求[1]。社會快速發展的前提,需要探究和創新網絡技術。而發展氣象服務需要順應時展潮流。氣象服務部門應注重自身信息化建設,積極完善氣象領域服務模式。3)氣象服務自身特征決定著,其需要有一套現代化、自動化的軟件系統。氣象服務自身要處理很多數據,要求數據及時反饋,對數據有著高精度要求,對信息范圍與傳遞信息范圍有著一定要求。所以,氣象服務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打造服務平臺尤為關鍵,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

3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氣象服務中的作用

3.1推動氣象服務的數字化。嚴格意義上來講,氣象部門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現氣象服務數字化有所不同。1)數字化服務技術指的是在數據采集中,氣象部門應運用數字化手段,并通過收集來的數據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2)在向用戶提供服務中,氣象部門需要使用數字化服務模式,如在使用傳統氣象服務模式中,用戶能夠查詢短時間內的氣象信息,卻難以查到長時間內氣象信息,也難以獲得更加明確、詳細的氣象信息,而數字化氣象模式應用,用戶能夠以關鍵詞搜索方式來了解更多的氣象信息,并以多種方式來查詢氣象信息,用戶擁有更多的選擇,也可以獲取更詳細的氣象信息,目的性較強,這是氣象服務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一大優勢[2]。3)數字化氣象服務模式拉近了氣象部門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如在氣象信息查詢中,如果遇到問題,用戶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有關人員溝通,以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3.2促進氣象服務的智能化。以前人們對天氣情況預測中,需要借助人工預測方肥土地,并耕地,確保深度的耕作10~20cm,確保移栽后的水稻根部層。另外,基肥施肥、有機肥、肥料等肥料需要一次性應用[2]。2)每次施用的分蘗肥量應合理。在分蘗期間,肥料最適合生理堿性肥料,土壤酸度為促進水稻生根,從而縮短轉綠時間。分蘗的旺盛時期主要是將水稻苗自身的生長情況作為主要的參照,及時的施入肥料,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中提升有效的分蘗量,從而提升水稻的產量。3)穗肥和粒肥的施用需要將水稻的長勢作為主要的依據,在水稻心葉向下第三片葉子顯示出下坡的長勢和葉片不產生發黃時,不能施穗肥;在水稻長出兩三個稻粒,水稻的心葉朝下的第三片葉子是直立的,在沒有產生病斑時,需要及時施使用水稻心穗肥。粒肥可以強化水稻自身的光合作用,令水稻變得更為飽滿,在田塊較小和穗型較大以及灌漿期比較長的水稻里,需要積極施用[3]。

4結語

在水稻種植中,水稻自身的生長發育與養分無法分離,而水稻養分的補給主要是依賴肥料,在以往水稻的種植中,人們所進行施肥主要是依照與自身的種植經驗,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合理性以及科學性,無法保證水稻的高產,也無法真正的完成水稻的高產的創建工作。近幾年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測土配方技術開始慢慢被使用到水稻高產的創建中,并且相關的實踐顯示,在水稻高產創建時使用這種施肥技術擁有非常大的可行性,不僅可以很好地提高水稻產量,提升水稻種植自身的經濟效益,并且可以降低肥料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真正地保證自然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文建平.測土配方施肥對水稻經濟性狀、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3,25(1):52-54.

[2]余暉,聞三峽.測土配方施肥在小麥與水稻生產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4,9(9):96-97.

[3]李紅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高海拔水稻生產上的應用效果[J].現代農村科技,2014,20(20):43.

作者:閆錦城 馬強 張丹 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