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檢測技術存在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23 10:39:34

導語:環境檢測技術存在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檢測技術存在問題及對策

摘要: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得我國經濟水平日漸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但是經濟的發展卻也帶來了相應的環境問題,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屢見不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正常生存,如果想要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影響,就有必要深入應用環境檢測技術,確定環境污染的程度和類別,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環境檢測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保障生態環境的和諧健康。

關鍵詞:環境檢測;現存問題;解決對策

在管理控制生態環境的情況的時候,應用科學合理的環境檢測技術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是順利展開環境檢測技術的基礎支撐,所以提升環境檢測技術的有效性和穩定性便顯得極為重要,只有完成上述兩項目標才能夠充分展現出環境檢測技術的效用。就目前來看,由于受到我國科學技術水準日漸提升的影響,我國環境檢測技術也在隨之產生變革優化,取得相當良好的成效,但是卻也仍舊存有諸多缺陷。相關工作者需要深度分析此類缺陷,同時積極探索解決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環境檢測技術的高度,為我國環保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添磚加瓦。

1環境檢測技術的技術特征

環境檢測技術具備專業性、復雜性和系統性等特征,多項特征決定了環境檢測技術的多樣性。環境檢測方式包含生物和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內容,由于檢測環境的樣本復雜,加之污染物含量相對較少,此種情況下自然要求環境檢測技術和設備具備更高的精準度和準確度,只有這樣才能行之有效地滿足國家環境建設需求。環境檢測的面對對象通常是存在差異的,整體種類非常多,包括水源、土壤、大氣等,只有對此類對象作出全方位的綜合分析才能夠強化對環境質量的監督管控[1]。同時,在處理各種數據資源的過程中,需要深入分析處理環境檢測數據,統計可能會對某個區域造成影響威脅的自然因素等。由此可見,如果想要重點展現出環境檢測的意義,那么就有必要做好檢測后的數據分析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對環境檢測工作的認識,保證多部門相互交流配合,全面強化對生態環境的檢測管理。此外,環境檢測技術還擁有連續性特征,自然界是處于實時變化的狀態下的,所以環境污染問題也將會伴隨其產生相應的變動,如果想要精準地掌控其變化規律,那么做好長期檢測管理顯然是極為重要的,進而便能夠有效預測未來環境的發展情況。環境檢測技術也存在追蹤性特征,內容整體表現復雜,無論是任何檢測步驟出現偏差,都很有可能影響到最終檢測成果,如果想要保障環境檢測結構的穩定性和精準性,就有必要做好長期追蹤管理的準備。

2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現狀

環境檢測技術是新時代下的現代化科學技術,能夠完成對環境的有效監督管控,推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但是在有關政策與文化的影響下,我國環境檢測技術的起步時間相對較晚,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尚且存有部分差距。伴隨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日漸提升,有關于環境檢測技術的研究探討也在日漸增多,此類研究結果在環境治理、環境優化等方面發揮著無可忽略的作用,取得的成效非常矚目。與此同時,通過將環境檢測技術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等的融合應用,還能夠極為有效地提升環境檢測質量與效率,為促進人類社會的安全建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支撐。但是從其他角度來看,環境檢測技術在取得諸多成效的同時也存在相應問題,如果想要更好地展現出環境檢測技術的作用,就有必要做好環境檢測工作[2]。

3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3.1環境檢測技術配置和任務需求相互偏離

時代的發展帶來的是經濟能力的提升,但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著環境的健康和諧,人類生存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日漸凸顯,人類的各種行為活動使得自然環境受到巨大的影響,而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則會反制到未來的人類社會的發展[3]。而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改善此種問題,所以全方位地加快提升環境檢測技術就顯得極為重要。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部分單位在開展環境檢測工作的時候,仍舊面臨著技術配置和任務需求相互偏離的問題,這將會極大程度地影響到環保工作的正常實行,無論是對環境檢測質量還是效率來講,都是有弊無利的,將導致環境檢測技術的效果無法被充分展現出來。

3.2檢測設備條件和實際需要存在距離

現階段,我國諸多地區與城市的環境檢測技術設備配套軟硬件仍舊是處于較為落后的水平上,無法行之有效地滿足現階段環境檢測工作的實際需求。之所以會引發此種問題,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首先,我國部分地方政府在環境檢測工作上的重視力度明顯較低,因而并未投入充足的資金參與到環境檢測技術的革新當中,部分地方甚至沒有專門用于環境檢測的實驗室。其次,環境檢測設備在長時間的應用下已經表現出相應的老化問題,由于缺少環境檢測設備專業維護管理的幫助,因而導致設備儀器經常出現各種故障,嚴重影響環境檢測的準確率、有效性和時效性[4]。

3.3環境監測人員能力仍有提升空間

我國專門從事于環境檢測的研究人才相對較少,并且普遍存在職業素養不高的問題,由于部分單位忽略對環境檢測技術應用和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沒有提供足夠專業具體的教育培訓,因而導致相關人才的知識架構嚴重不全,整個人才管理體系的完善度因此而丟失,這將會進一步影響到未來環境檢測工作的開展,嚴重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健康建設。

4環境檢測技術的改進對策

4.1提升對環境檢測技術的重視

為積極有效地強化對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相關單位有必要積極地提升對此項技術的重視。首先,迅速建立確定和環境檢測技術相互關聯的法律條例,建立并完善環境檢測技術相關制度,從本質上提高環境檢測技術在當地環境保護事業上的地位。其次,積極地完善優化現有環境檢測工作機制,需要明確的是制度便是保障環境檢測工作正常進行的保障,所以這就要求相關單位能夠優化完善現有工作機制,全方位地提升對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視,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體現出環境檢測在保護正常生態環境上的作用。

4.2推進環境檢測技術制度體系的完善

建立并優化環境檢測技術管理體系有助于高效保質地開展環境檢測工作,是推動環境檢測管理有效開展的主要路徑,可以充分地展現出環境檢測技術所具備的作用和價值,最終完成環境檢測的目標,獲得更為精確的數據信息。與此同時,定期展開有關于環境檢測儀器和設備的檢測管理也是極為重要的環節,此舉主要用于保障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與測量精度[5]。作為環境檢測工作的核心執行者,操作者有必要積極地貼合實際情況,選取更為符合需要的環境檢測技術,同時充分貼合環境檢測技術標準和需求,積極地改進相關技術形態,做好創新工作,以此來實現環境檢測技術和時代的相互連通發展,最終為改進優化環境檢測技術形式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

4.3促進環境檢測工作者的職業素養的提升

環境檢測工作存有系統性、復雜性和專業性等特征,此類特征的存在說明環境檢測工作是比較復雜的,而此種復雜便會對相關操作者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說高素質、高能力的檢測團隊已經成為保障環境檢測技術正常開展的核心因素。全方位地推動環境檢測團隊的建設以及完善相關操作者的培訓教育體系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同時還需要充分調動檢測團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6]。與此同時還需要為環境檢測人員提供更多地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隨機開展考核活動,以此來促使環境檢測工作者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與操作習慣,進而有效提升其自身工作能力,為推動國家環境建設與發展貢獻出充足的力量。此外,做好協調溝通工作也是極為重要的,及時強化環境檢測后期工作總結,提升工作水準。

4.4提升在環境檢測工作方面的投入

不同地區為保證環境檢測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構建與其相互對應的環境檢測站顯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檢測站是保證各項環境檢測工作正常展開的保障,同時也是環境檢測工作數據收集與分類的場所,只有精準分析環境檢測后的各項數據信息,才能夠為后續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所以全方位地提升在環境檢測工作方面的經濟投入就顯得極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環境檢測技術的創新改革,為我國生態環境的良好建設提供鋪墊。

4.5健全優化執法機構形式

建立完整健全的環境檢測保護執法機構是極為重要的,是用來約束相關單位的行為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保障環境檢測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支撐。這就要求我國政府部門能夠積極地融入到基層當中,建設相應的專業環保執法隊伍。并進行具體統一的管理控制,保證其能夠逐漸成長為專業執法隊伍;其次,需要積極地強化在執法隊伍建設上面的投入力度,強化相關執法工作者的職業素養高度。在應聘執法人員的時候,應該做好前期把關工作。錄取具備良好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工作者。此外,還需要在執法機構內部設定相應的考核評價制度,對于業務能力相對較強的工作者來講,完全可以為其提供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獎勵,如果工作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則應該對其進行有效處理,為其安排培訓教育活動,旨在通過此種方式增加其業務能力高度,如果接受培訓教育后的最終成果仍舊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則應該直接調換其現有工作。

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環境檢測技術具備系統性、復雜性和專業性等特征,這為現代環境治理、環境保護提供了良好的支撐作用。而我國現有環境檢測技術的發展仍舊面臨著相應的問題,此類問題主要表現為資源配置失調、專業團隊能力較弱、設備條件較為落后等,所以這就要求相關環境檢測單位能夠結合實際,尋找相應解決策略,積極地借鑒應用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方案,解決上述問題,保證環境檢測技術能夠被更好地應用在現代生態環境的優化上,有效地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

參考文獻

[1]栗鵬輝.環境檢測技術方法在環境保護中的實踐探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9):69-70.

[2]呂俊佳.環境檢測中揮發性有機物檢測方法的合理運用[J].湖北農機化,2019(21):78.

[3]饒波.環境保護視域下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J].東西南北,2019(22):167.

[4]劉敏.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09):51.

[5]夏瀾睿.關于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03):173+175.

[6]陸賽娟.化工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風景名勝,2018(11):180.

作者:汪海兵 單位:銅陵有色股份鳳凰山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