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武漢城市建設學院 主辦單位:武漢城市建設學院
《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是一本由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主辦的一本建筑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建筑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64。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現已更名為《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
《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一直致力于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領域的研究者、教育者和實踐者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雜志設有結構工程、巖土與地下工程、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生命線工程、城市交通運輸工程、城市環境科學以及城市建設工程管理等欄目,覆蓋了土木工程與工程管理的多個重要領域。編輯委員會由13名顧問委員和45名編委組成,他們都是在各自領域內具有深厚學術造詣的專家學者。
雜志被多個權威數據庫收錄,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等,顯示了其在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和影響力。雜志主要刊登結構工程、巖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工程管理等領域的專題研究論文。特別強調所發表論文的創新性、學術性、科學性和簡潔性,鼓勵作者提供具有獨創性的工程應用新技術。
1.正文中出現一百字以上的引文,不必加注引號,直接將引文部分左邊縮排兩格,并使用楷體字予以區分。一百字以下引文,加注引號,直接放在正文中。
2.注釋中重復引用文獻、資料時,第一次必須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時可以略寫。若為注釋中次第緊連援用同一文獻、資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3. 論文刊出后,該文不得以同種文字在其他期刊或其他公開出版物(含紙質、光盤、網絡等各種介質、媒體)上再次發表,匯編個人作品(含網頁)或文集需要使用該文及其版式須注明出處。
4.來稿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摘要(300~500字左右),客觀真實地反映論文的內容;關鍵詞用5~8個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5.題目力求簡明醒目、確切,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頂格排。
6.應依次寫出作者姓名及相應的工作單位、所在省市、郵政編碼。
7.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他圖表等,請用計算機制作相關內容,以確保數字、符號、表格、圖線等清晰規范。
8.不接受主題:了解雜志不接受的特定主題和內容,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9.順序編碼標注制是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文獻的著者或成果敘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按此序號依次著錄,即將參考文獻反引在文中引用位置。
10.若有基金資助,請在題名下方另行“基金項目”寫明項目全稱及批號,并上傳基金批文復印件。
地址:武昌馬鞍山
郵編:430074
主編:丁烈云
我們不是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武昌馬鞍山,郵編:430074。
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主管,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主辦的一本建筑類期刊。國內刊號:42-1157/TU,國際刊號:1000-5730。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昌馬鞍山,郵編: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