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法學》雜志是一份專注于探討數據相關法律問題的學術期刊,旨在為學者、法律從業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個交流和討論的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治理已成為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雜志聚焦于這些新興技術帶來的法律挑戰與機遇,致力于促進數據保護、隱私權、網絡安全等相關法律領域的研究與發展。針對當前熱點話題或重要法律法規的變化進行深度解讀,邀請專家學者撰寫評論文章。
總之,數據法學雜志憑借其廣泛的內容覆蓋范圍、專業的視角以及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在數據法學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連接學術界與實務界的橋梁,對于推進我國乃至全球數據法治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無論你是希望緊跟技術潮流的從業者,還是尋求理論突破的研究者,都是你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雜志的目標讀者主要包括法律學者、律師、法官、檢察官、政府官員、企業法律顧問以及其他對數據法感興趣的各界人士。無論是從事理論研究還是實務操作的專業人員,都可以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靈感。
1.來稿應遵守法律法規及學術規范,確保文章原創性、科學性;內容無涉違法違紀現象;作者署名須無爭議。本刊禁止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用行為。
2.論文應包括題目(中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工作單位(中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或科技攻關項目請注明項目種類及編號。
3.請特別注意:著錄參考文獻出處時,期刊引文須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體頁碼,而非該文獻在期刊中的起訖頁碼;報紙引文必須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獻所在的版次。
4.數字:執行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
5.題名:一般中文不超過20個字(如有必要也可加副題名),題名要直接、具體、醒目,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中圖分類號。
6.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7.作者須同意編輯部在不改變稿件基本觀點和實質性內容的前提下,在刊發前對稿件進行加工修改。所有來稿將按照本刊內部標準的審稿程序規則審查稿件。
8.關鍵詞是論文的文獻檢索標識,是表達文獻主題概念的自然語言詞匯。論文的關鍵詞是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數量在3-8個(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術語)。
9.前言:主要概述本文的立題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說明本文研究目的、創新性或特點等。
10.有國家、部、省、市、校級科研基金項目資助的課題,請在首頁腳標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可優先錄用。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南里
郵編:100038
主編:李玉華
我們不是數據法學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南里,郵編:100038。
數據法學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主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主辦的一本政法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南里,郵編: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