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南京工程學院主辦,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發(fā)行的綜合性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本刊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和辦刊宗旨,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文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傳播科技信息,促進學術交流。服務于社會,成為學校展示學術研究和科技成果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機械,電氣信息,熱能與動力,自動化,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通信,材料,儀器儀表,土木建筑,環(huán)境工程,等方面的學術研究論文。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南京工程學院科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項研究課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南京工程學院校科研和教改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09SJB880143)、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07SJD71002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973051)、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2012SJB760018)、南京工程學院科研基金(KXJ040113)、南京工程學院科研基金(KXJ07019)、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12ZZD011)、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09YYB01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SS02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79058)。
1來稿務必論點明確,論證充分,條理清楚,文字簡練,圖表清晰,數據可靠。綜述不超過8000字,論文(含圖表)不超過6000字。論文內容的排序為:中文標題、作者姓名、工作單住(包括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英文標題、作者漢語拼音名、工作單位英譯名(包括所在城市漢語拼音和郵政編碼)、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引言、正文(包括圖、表)、結論、參考文獻、附錄。在稿件首頁頁腳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第一作者和通訊聯系人簡介及E-mail。
2題目應簡練、明確,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3作者的署名和單位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署名人數與順序由作者自定。單位應置于署名之下,包括單位全稱、城市名、郵政編碼。若署名的作者不屬于同一單位時,應根據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數字分別列出。
4摘要要寫成報道性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一般100~300字之間),以第三人稱書寫,不以“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關鍵詞一般為3~8個,建議從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漢語主題詞表》中查出。
6英文部分內容包括: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一致。
7第一作者簡介依次為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職務,從事工作及研究方向。
8引言應說明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和背景等,引言不編序號。
9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15字為限,不用標點符號,其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如:1、1.1、1.1.1。
10插圖應采用計算機繪制,插圖下方應注明圖序和圖名。如為照片時,應層次清晰、反差合適、裁剪恰當。
11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可適當加注輔助線。
12量和單位應嚴格執(zhí)行國務院頒發(f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13外文字符必須區(qū)分大小寫,正、斜、黑、花諸體。對容易混淆的字符必要時應用鉛筆注明大小寫和文種。
14參考文獻
14.1著錄原則和要求
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文后按同一順序列出。同一文獻只編1個序號。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文獻的作者3人以內全部列出,4人以上則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al”;外國人姓名采用姓前名后著錄法,名字部分可縮寫,并省略縮寫點“.”。論文中引用文獻時,視具體情況將序號作為上角標,或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如“XX[1]X[2-3]XX[2-6]對XXXX作了研究,數學模型見文獻[7]”。
14.2著錄格式
1)期刊文章:[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2)書籍:[序號]作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論文集文章:[序號]作者.題名[C]//主編.論文集名.版本(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南京工程學院 | 801 | 教學;教育;高校;大學生;課程 |
南京大學 | 65 | 保險;養(yǎng)老;文化;教育;養(yǎng)老服務 |
南京師范大學 | 39 | 教育;戲劇;大學生;英語;主義 |
南京工業(yè)大學 | 32 | 英語;學習者;英語學習;英語學習者;詞匯 |
南京審計大學 | 22 | 民族;ALLITERATION;ASSONANCE;音樂;引進外資 |
東南大學 | 22 | 教育;德教;政治;會計;教學 |
河海大學 | 21 | 高校;大學生;企業(yè);教育;績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6 | 高校;教育;大學生;英語;網絡 |
南通大學 | 16 | 翻譯;創(chuàng)業(yè);映現;語用原則;怨恨 |
安徽大學 | 15 | 社會;社會轉型;教育;社會轉型期;農村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科學園弘景大道1號
郵編:211167
主編:史國君
我們不是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科學園弘景大道1號,郵編:211167。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南京工程學院主辦的一本教育類期刊。國內刊號:32-1638/Z,國際刊號:2096-238X。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xié)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yōu)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fā)表周期,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fā)表。
能否發(fā)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fā)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chuàng)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guī)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fā)表,但我們會用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fā)表要求,助您提升發(fā)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科學園弘景大道1號,郵編:21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