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科技》創辦于1979年,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上海科技館主辦的一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環境類省級期刊。《自然與科技》欄目設置有:自然探險、環球博覽、人獸之間、人性之探、生活求知、科技博覽、健身與美容、水族大世界、奇錄珍聞、信息薈萃、伴您走天涯。該雜志創刊以來所獲榮譽有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自然與科技》現已更名為《科學教育與博物館》。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上海市慈善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上海市慈善基金(無)。
1.本刊只刊登首發稿。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和課題負責人應在《稿件登記表》上簽名。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對所發稿有版權。
2.文內一級標題序號用1,2,3……,小四號黑體;文內二級標題序號用1.1,1.2,1.3……,五號黑體;余類推。各層次的序號均須左頂格,后空一字距后再接排標題。
3. 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并在文后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4.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5.摘要應按“四要素"書寫,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綜述文章可不按“四要素"書寫。中、英文摘要應300字左右,英文摘要300個單詞左右。
6.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7.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
8.引證的參考文獻限于公開發表的列入,并用單字母方式標示參考文獻引用論文的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標準S,專利P,DB/OL-聯機網上的數據庫,其他Z)。
9.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10.評審與出版流程:了解學術期刊的評審流程、時間要求以及出版時間表是非常重要的。這會幫助您安排好稿件的提交時間,并了解可能的出版時間。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上海科技館 | 54 | 科技館;上海科技館;電影;科學家;物種 |
復旦大學 | 17 | 生物學;生物學家;健康;糖尿;糖尿病 |
上海大學 | 16 | 理學;物理學;細胞;理學家;科普 |
廈門大學 | 13 | 科學家;生理;諾貝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化學獎 |
華東師范大學 | 10 | 水源地;長江;川西北;飲用;飲用水 |
中國科學院 | 9 | 攝影;天文;望遠鏡;螢火蟲;螢火蟲熒光素酶 |
密歇根大學 | 9 | 低齡;低齡化;神經細胞;生態;生態環境 |
東南大學 | 7 | 檔案;基因;名人;影片;道爾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 7 | 航天;地球;太空;近地;航天員 |
上海交通大學 | 6 | 細胞;人體細胞;體細胞;干細胞;隱身 |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2000號
郵編:200127
主編:周保春
我們不是自然與科技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2000號,郵編:200127。
自然與科技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上海科技館主辦的一本環境類期刊。國內刊號:31-2111/N,國際刊號:2096-0115。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2000號,郵編: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