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主辦單位:福建省臺灣農業研究中心;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
《臺灣農業探索》是一本由福建省臺灣農業研究中心;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一本農業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農業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4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35。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本刊是由福建省農科院情報所與閩臺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農業分會聯合主辦,面向全國發行的農業社科類期刊。是大陸最早報道臺灣農業的專業性、權威性刊物之一。旨在通全面深入地介紹、分析臺灣農村社會、農業高新科技及經濟發展,以及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狀況與信息,促進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福建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專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基金、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軟科學研究計劃、福建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福建省農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基金(STIF-R0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JY101)、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10490839)、福建省軟科學研究計劃(2011R0005)、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基金(CXTD2011-2)、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14B15)、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2012NZ0002)、福建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專項(2010R1018-1)、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6Y0003)。
1.文后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研究方向,職務,職稱)及電話和E-mail。
2.編輯部收到稿件后立即返回回執,作者日后聯系時需注明稿件編號。
3.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4.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在注釋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①②等表示。
5.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福建農林大學 | 527 | 農業;農村;鄉村;旅游;閩臺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 398 | 農業;閩臺;臺灣農業;農業科技;栽培 |
福建師范大學 | 268 | 農業;閩臺;農村;旅游;農民 |
福建省臺灣農業研究中心 | 107 | 農業;閩臺;農業合作;農產;農產品 |
福州大學 | 38 | 農村;農民;農業;勞動力;增收 |
福建省農業廳 | 24 | 農業;農村;實驗區;農業合作;閩臺 |
廈門大學 | 18 | 農業;農業合作;閩臺;WTO;臺灣農民 |
曲阜師范大學 | 14 | 物流;冷鏈;農產;農產品;冷鏈物流 |
福建社會科學院 | 14 | 農業;閩臺;閩臺農業;農產;農產品 |
南京農業大學 | 12 | 農村;臺灣花卉;農戶;花卉;花卉產業 |
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號
郵編:350003
主編:曾玉榮
我們不是臺灣農業探索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號,郵編:350003。
臺灣農業探索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管,福建省臺灣農業研究中心;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一本農業類期刊。國內刊號:35-1190/S,國際刊號:1673-5617。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號,郵編: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