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主辦單位:中國地質學會;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西北地質》是一本由中國地質學會;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主辦的一本地質類雜志,該刊是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地質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64年,出版周期季刊,影響因子為0.76。該期刊已被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收錄。
《西北地質》是由國土資源部主管,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與中國地質學會共同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地學類學術期刊。《西北地質》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提倡“雙百”方針。主要報道地質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研究成果,關注地學領域中的熱點問題及邊緣學科,介紹西北地區地質大調查成果。《西北地質》主要刊登有創新思路及首發性成果的科技論文,優先發表由國家、省部委重大科技項目及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重大科研成果。刊出的內容主要有關基礎地質理論研究、能源及非能源礦產資源研究、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調查研究、地質現代化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西北地質》與國內眾多地質單位進行交換,與國外58個地區和單位有交換關系,交換來的刊物主要有:日本地質調查所月報、美國地質調查局專業論文、澳大利亞博物館(資料)、加拿大地質調查局(資料)、蛇綠巖(意大利)、日本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資料)、德國大學及聯邦研究所(自然資源及開發)等。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科研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212010640330)、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1BAB04B05)、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21201108908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02077)、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111007-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1AA6020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0205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3022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534020)、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212010741003)。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邏輯嚴密,文字精練,數據可靠。每篇文稿必須包括論文題目、作者署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論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基金項目、第一作者簡介、文稿正文及參考文獻等內容。
2論文題目:應盡量簡潔、準確,一般不超過20字,中英文對照。
3作者署名:署名人數及署名順序由作者確定。每一位作者應是文章真正的著作權人,同時應給出全部作者中文及漢語拼音名稱。一般情況不應隨意變更署名順序或增減作者人數。若署名發生糾紛而必須變動時,則應提交第一作者簽名的書面說明,否則以第一次投稿署名為準。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由第一作者負責。
4作者單位:應是作者完成研究論文時的所在單位全稱,并注明所在省份、城市及郵政編碼,同時給出中英文對照。若作者單位署名發生糾紛而必須變動時,則應提交第一作者單位加蓋公章的書面說明,否則以第一次投稿署名為準。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由第一作者負責。
5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300字以上),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摘要應當是一篇單獨簡短的文章,參考文獻不應被列入摘要中,摘要中應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交代清楚論文的目的、方法、主要證據、結果和結論等。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一致或者更為詳細一些。
6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中英文對照。
7中圖分類號:《西北地質》期刊文獻采用《中國圖書館》(第4版)進行分類。論文一般標識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可標識2~3個,中間用分號“;”分隔。
8文獻標識碼:一般各類文獻規范為:理論與應用研究論文—A;實用性成果學習實踐總結—B;業務指導管理類文章—C;一般動態性信息—D;文件、資料—E;其他可不標識。
9基金項目:廣義指該文章產生的資助背景。一般在文稿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所屬項目,如國家、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和攻關項目、基金資助項目等,同時給出項目名稱及編號。
10作者簡介:一般只介紹第一作者。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畢業院校、所獲學位,重點介紹學術經歷及目前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同時還應提供詳細的通訊地址。通訊地址包括:郵編、地址、單位、電話、Email等。
11文稿正文:文稿一般應有地質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論等幾個部分。文章篇幅(含圖表)一般不少于6個版面(特殊情況除外),文中量和單位一律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字符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用筆明確標注。古生物中的屬、種請用斜體或用下劃線劃出來。
12文稿圖件:插圖應字跡清楚,線條明晰,文稿中應標明插圖位置,并在圖框下注明圖號、圖題和圖注,圖中文字、符號須與正文一致。凡涉及國界的圖件須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套繪。照片要求色彩清晰,層次分明。
13文稿表格:附表盡量使用三線表,一般分欄線不應出現斜分線,表中測試數據要注明測試者、測試手段、測試條件、測試精度、誤差范圍及數據單位。
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論文中應多使用圖和表,首次發表的數據必須列表給出,不得以圖代替。圖、表名應為中、英文對照,英文圖、表名實詞首字母大寫,虛詞首字母小寫。圖、表設計應按照版面大小美觀合理。
14標題題號:參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家有關標準,文內各級標題題號一律頂格書寫,標題題號分級采用1;1:1;1:1:1;2;2:1等標著形式,標題題號不出現0編號,一般標題題號層次為3級,最多不超過4級。
15名詞術語:論文中的科技術語和名詞應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如系作者自譯的新名詞,第一次使用時請在該新名詞后用括號注出原文。外國人名和地名,除已常用者外請注出原文。
16文稿致謝:對于論文的產生提供幫助而沒有署名的人和單位,作者可在文末予以致謝。
17參考文獻:本刊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文中相應處用圓括號列出第一作者和年代,例:(李四光,1945;黃汲清等,1978,1984)。參考文獻一般應在10個以上,中英文對照。放在“參考文獻(References)::”標題之下,一般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最后是其他語系。
18著錄格式:①專著的著錄格式為:作者(編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沒有起止頁碼出版年前用句號“?”)。②論文集中析出文獻的著錄格式為:作者?題名[A]編者書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沒有起止頁碼出版年前用句號“?”)。③連續出版物中期刊文章的著錄格式為:作者?題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④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編者、譯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al”;書寫外文作者或編者時,姓前名后,名用縮寫,不用縮寫點“?”;書寫參考文獻中英文作者時,姓前名后,姓和名第一個字母大寫,姓與名之間空格,名與名之間不分隔。
19類型代碼: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代碼根據GB3469-83的規定,以方括號中的單字母方式標識并置于文題(書名)之后,它們是: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刊[P];析出文獻[A];其他[Z]。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地質調查局 | 416 | 地質;成礦;礦床;地球化;地球化學 |
長安大學 | 321 | 地質;成礦;礦床;地球化;地球化學 |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 281 | 地質;礦床;成礦;找礦;礦產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175 | 成礦;礦床;地質;找礦;地球化 |
西北大學 | 174 | 盆地;礦床;地球化;地球化學;地質 |
中國地質大學 | 99 | 成礦;礦床;找礦;地質;盆地 |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 96 | 地質;礦床;成礦;地球化;地球化學 |
中國地質科學院 | 88 | 成礦;地質;礦床;地球化;地球化學 |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 | 75 | 地質;盆地;黃土;地球化;地球化學 |
《西北地質》編輯部 | 68 | 地質;投稿;投稿注意事項;編輯部;科技期刊 |
地址:西安市友誼東路438號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郵編:710054
主編:徐學義
我們不是西北地質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西安市友誼東路438號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郵編:710054。
西北地質雜志是一本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主管,中國地質學會;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主辦的一本地質類期刊。國內刊號:61-1149/P,國際刊號:1009-6248。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友誼東路438號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郵編: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