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調查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13:22: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療調查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療調查報告

農村醫療服務調查報告

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與人民群眾健康息息相關,是百姓關心,政府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做好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管理工作,切實減輕患者負擔,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近年來,國家在整頓規范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秩序,采取了降低藥品價格、規范醫療服務收費、實行價格公示和費用清單、糾正醫藥行風等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仍是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熱點問題。如何規范治理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行為,推動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改革的順利進行,切實維護群眾利益?近日,我局根據縣政府安排,組織人員分赴縣衛生部門、新型合作醫療管理中心、部分鄉鎮衛生院及有關職能單位開展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新型合作醫療及農村公共衛生情況

20*年,*縣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當年參保農民達383881萬人,參保率80%以上,今年參保率達81.4%;全縣共為13256人次發放醫療補助金額509.49萬元,有效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群眾支持和擁護。同時,也活躍了農村醫療市場,促進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

二、醫療服務及藥品價格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醫療服務價格存在的問題

1、違規收費。如手術中使用的一般手術縫合線、一次性手套、帽子等低值耗材規定不允許收費,但一些醫院仍舊收取上述費用。

查看全文

醫療保障現狀調查報告

一.調查

**省**市困難企業—市民貿公司基本情況

到**年底,有9人因企業和個人相當困難無力支付養老保險,應退休但是有辦不了退休

月收入狀況

在崗的每月只能領400元的收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人,長期有重病并無生活來源有2人。

此次調查的對象是**省**市國有商貿困難企業的部分職工,包含特困企業的市民貿公司,市進出口公司等。資料的收集以訪談為主,主要是在企業和極少數職工家里等地隨機訪談調查。從表列出的基本情況看,此次調查情況基本符合困難企業職工的整體狀況。因此,本文將通過對此次調查所獲的資料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以期反映困難企業的醫療保障現狀,并試圖提出一些個人的

查看全文

農村居民醫療服務狀況問卷調查報告

農村居民醫療服務狀況問卷調查報告

近年來,群眾反映"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比較突出。為了了解當前我市農村居民醫療服務狀況,我局于近期在全市選取了100戶農村居民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廣為人知,也受到了大部分農戶認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要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還需不斷傾聽農民的呼聲,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完善實施方案。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全市100戶384人,2004年總純收入1770600元,人均純收入4611元,95%為非低保戶;5%為低保戶,低保戶中有80%是因疾病損傷致貧,20%是因家中勞動力少致貧。

二、農村醫療服務狀況

1、73%的人選擇距離家最近的衛生組織是村衛生室,10%的人選擇是私人診所,9%的人選擇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的人選擇是鄉鎮衛生院,1%選擇縣級以上醫院;家到最近的衛生組織的距離60%的人選擇不足1公里,39%的人選擇在1-2公里,1%的人選擇在2-5公里。

查看全文

教育、醫療衛生現狀調查報告

1概述

××地區即××省西南部的××自治州××縣××鄉××村,地處青藏高原的長江源頭(圖1),面積大約0.8萬平方公里,為國家級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并與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毗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氣候上屬于藏北高原荒漠半干旱區。

官方數字表明,××鄉年平均溫度是-4℃,1月平均溫度為-14℃到~-16℃,7月平均溫度是8℃~10℃。平均年日照2600~2

800小時。平均年降水量是300~400mm(david,2002),

比可可西里降雨量豐富(郭柯,1993)。牧草的生長期為100~120天,降雨期也主要集中在這個季節。光照條件好,年日照時數2700~2

800。植被類型主要是高寒草甸,占75%,除此之外,還有高山草原、濕地、灌叢和高山荒漠等類型(david,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調查報告

為進一步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提高農村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xx月中旬,xxx對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實地查看了鎮衛生院和部分村衛生室。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鎮于xxxx年xxx月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xxx年xx月全面推開。xxx年來,在鎮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組織實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一)組織領導不斷加強,進一步完善了運行機制。新農合制度自試點以來,鎮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并成立了新農合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日常業務管理。各定點醫療機構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和辦公室,配備了專用設備,配齊了工作人員。建立健全了報銷管理、新農合基金預決算、內部審計、財務會計、醫藥費用公示及基金超支預警報告等各項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初步步入了制度完善、管理科學、運行規范的良性發展軌道。

(二)群眾的參合積極性比較高。鎮政府及有關部門把加強宣傳發動,提高農民對新農合制度的認知度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積極進行宣傳。各村設置固定標語、舉辦培訓班、召開會議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尤其在收取新農合基金時,鎮村干部全部參與,廣泛做好群眾的宣傳發動工作。醫療衛生部門也利用送醫下鄉、健康查體等機會,進一步向農民群眾宣傳新農合制度。通過宣傳,提高了農民對新農合制度的了解和參合積極性,參合人數和參合率總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三)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為參合群眾提供了良好的服務??h政府及主管部門堅持對鎮村醫護人員開展經常性的業務培訓,提高了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積極籌措資金,加大醫療設備和服務設施的投入,改善了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醫療護理條件。對村級衛生室進行了合理的合并,并強化監督管理,在村衛生室實行了定點醫療報銷,方便了群眾就醫。逐步完善醫療報銷和監管制度,簡化手續,實行參合農民自主選擇就醫點制度,縣內就醫不再辦理轉院手續,進一步方便了群眾。

查看全文

新型 農村合作新醫療試點調查報告

公安縣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邊緣,荊江南岸,版土面積2257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431個村、101.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77.3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885元。2003年,公安縣被列為全國八個首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之一,從2003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試點工作。試點中,我們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的原則,加強宣傳引導,不斷提高農民認識,增加參合率,并在管理上力求規范,在運行上力求有序,較高質量地推進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農村的深入開展,使農村的醫療保障水平有了較大提高,農民因病致貧的現象大為減少。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網絡,構建了比較完善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體制。

1、健全組織領導體系??h、鄉兩級政府分別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村成立了合作醫療管理小組。同時成立了縣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核定編制6人,各鄉鎮相應地設立了合作醫療經辦機構,工作人員按參加合作醫療人數1:20000的比例配備;并在村衛生室設立了核算員,由鄉村醫生兼任。注重加強工作專班隊伍建設,從2005年起,對鄉鎮和縣直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合作醫療專管員實行考試聘用制度,經考試、考核后擇優錄用。錄用的專管員在縣合管辦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工資待遇由縣合管辦考核發放,業務上與所在單位徹底分離,不在醫療機構兼職,獨立行使監督職能。

2、落實經費保障體系。為切實保障合作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縣財政將縣合管辦人員和工作經費按行政事業人員經費標準列入預算,2004年列支20萬元,并將鄉鎮經辦機構人員經費按預防保健人員經費標準納入衛生事業經費預算,2004年列支16萬元。今年,縣財政還增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改印費用16萬元。

3、建立信息網絡體系?;I建了公安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網,點擊網站就可查詢或下載合作醫療各項政策、工作動態、補償公示等。網站開通以來,點擊人數已達43000余人次。同時開發了實用性較強的《公安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用系統》,對定點服務醫療機構、鄉鎮合管辦實行了計算機聯網管理,加強動態實時監測,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了失誤,堵塞了漏洞。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查報告

為加快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統籌協調發展,一年多來,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精神,各級政府統一領導部署,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實施,廣大農村群眾積極參與,我市初步確立了“大病統籌、醫療救助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醫)體系。為切實鞏固這一制度,進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對我市新農醫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調研,總結概括制度的現狀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發展對策。

一、現狀和成效

2003年,我市共有鄉鎮132個,村(居)委會3914個,常住人口549.07萬。其中農業人口380萬,戶數141.74萬,農民人均純收入6221元。鄉鎮衛生院155個,村衛生室2838個,鄉村醫生3273人。自2003年7月1日鎮海區率先開展新農醫試點工作以來,至今除海曙區外,其他各縣(市)區已全面推開。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參保鄉鎮109個,占83%,參保村2694個,占69%,參保人數達275.4萬人,占全市農業人口的76.4%。

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強領導、精心實施、規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農醫制度的良性運行機制。

一是加強領導。市委市政府和縣(市、區)、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新農醫,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統籌城鄉發展重大戰略出發,切實加強領導,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組織機構,落實支持和保障措施。市政府2003、2004連續兩年把實施新農醫工作列入政府實事工程,各縣(市)區根據市政府指導意見,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新農醫實施辦法及相關制度;成立了由常務副縣(市、區)長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新農醫協調小組,并設立經辦機構。市和縣(市、區)兩級政府都把實施進度和實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內容;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確保新農醫政府資助資金的到位。

查看全文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調查報告

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

根據《xx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就業和社會保險專項調查的通知》(渝勞社辦發[2008]160號)文件要求,我中心組織相關人員對2003年以來醫療保險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于2003年起開始施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截止2008年6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023人,其中在職職工11536人,退休職工4487人。2008年7月,我縣啟動了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正在參保過程中,估計參保人數共計33萬人(其中城鎮居民4萬人,農村居民29萬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平衡壓力很大(為便于分析,我們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分為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基金,因為個人賬戶基金實際上不能用于統籌支付,所以只分析可以統籌支付的基金,在本報告中稱為統籌基金)。

查看全文

定點醫療機構調查報告

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作為我國衛生醫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發展我國醫療事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面對不斷發展的新形勢,面對人民群眾不斷提出的新要求,從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應盡職責與做好醫療工作,創建人民群眾滿意定點醫療機構來說,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比較緊急,亟需解決。我作為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的一名科室主任,淺談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存在的問題及處理辦法。

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醫療服務領導機構重視不夠

醫療服務領導機構對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重視不夠,特別對醫療基礎性工作缺乏檢查和監督,致使部分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重效益、輕管理;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的現象仍然存在;部分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管理考核指標不健全,醫保管理同醫療質控管理未能很好的結合,獎懲不明,缺乏激勵約束作用;部分醫務人員對醫保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在執行政策中,對“參保病人須知”講解宣傳不夠,甚至存在誤導患者的行為;部分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規章制度檢查落實不夠;以致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的社會效益不高,人民群眾滿意度欠佳。

2、醫療機構改革不到位,存在“以藥養醫”問題

醫療機構改革是關系到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能否順利推進的關健。我國的醫療機構目前還是醫藥合一的體制,醫保基金的支出是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服務實現的,但由于目前醫療機構改革不到位,醫療機構“以藥養醫”問題難以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一些醫療機構在醫療技術收費標準提高后,藥品的虛高價格至今仍未完全降下來。據相關資料表明,藥品收入占醫療總收入的55%左右,醫療機構銷售藥品的利潤高達28%,巨大的利潤形成了醫院經營過度依賴藥品收入的局面,也使得少數醫院和少數醫生的行為發生扭曲,給醫保病人作無針對性檢查,開不合理用藥等,造成醫療費用急劇攀升,個人負擔加重,導致患者對醫保改革不理解、有怨言。

查看全文

市區農村醫療衛生狀況調查報告

村醫療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關系到保持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和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大局.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解決"三農"問題已成為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村醫療衛生現狀的改善和提高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方面.為了解農村醫療衛生的現狀況,為有關部門制定農村居民就醫,生存與發展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我們于2004年暑期在"三下鄉"社會實踐期間對××市甘樹區和平鄉,小滿鎮的部分村(戶)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1.1地區分布

被調查者分布在××市甘樹區和平鄉和小滿鎮所在的部分村(戶),調查農戶500戶,發放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88份,有效率97.6%.

1.2性別比例

在有效問卷統計的488人中,男性319人,占被調查者的65.4%,女性169人,占被調查者的34.6%.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