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消費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16:52: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療消費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療消費論文

醫療消費論文:新時期醫療消費的狀況辨析

本文作者:胡希家徐蕓徐盛鑫葉向明工作單位:衛生經濟研究雜志社

醫療保健居民有效消費不足

當前,“看病貴”已成為社會熱點和焦點,“看病貴”反映的就是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幅過快、水平過高。醫療保健居民消費增長快盡管當前我國醫療保健消費總體水平不高,但是醫療保健居民消費卻增長很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5%~30%左右,高于發達國家13%的增長率[6]。醫療保健消費的快速增加,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在不斷提高,在身體健康方面的投資意愿在日益增強。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占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上升1991~2006年,我國居民生活消費的8項支出構成排序發生了明顯變化,食品支出雖然仍位居第一,但比重已快速下降(下降18.04個百分點),醫療保健支出所占比重快速增長,從1991年的2.21%上升到2006年的7.14%,上升了4.93個百分點,見表1。醫療保健消費人均支出居各類消費性支出增幅之首1998~2007年,我國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消費人均支出從205.16元增長到699.09元,增長了2.4倍,年均增長速度14.59%,成為居民消費增長的“領頭羊”,見表2。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長1998~2007年,我國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消費人均支出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4.59%,超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10.92%),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3.78%提高到5.07%,提高了1.29個百分點,特別是城鎮低收入家庭,醫療保健消費增速明顯超過其收入增長幅度,低收入居民家庭醫療消費占生活消費份額過大,影響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可支配收入水平較低的城鎮居民家庭,由于醫療消費支出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且低收入居民家庭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增長高于消費性支出的增長,導致收入越低的居民家庭醫療消費支出擠占正常消費的情況越嚴重[7],不僅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而且導致醫療消費支出壓力增大,形成惡性循環,見表居民對醫療保健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量的急劇增長外,城鄉居民對醫療保健服務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為此,大多數醫療機構都開設了特需門診及特需病房、添置了先進的設備儀器、建立了各式各樣的專科治療中心、增加了檢查治療的項目、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為廣大病人提供更加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居民對基本醫療的有效消費不足盡管當前醫療保健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快、要求高,但居民對基本醫療的有效消費卻仍顯不足。全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1998年我國居民兩周未就診率為38.5%,2003年提高到48.9%,2008年回落至37.6%;其中2003年農民的兩周未就診率達到45.8%,兩周未住院率超過30%,31.4%的農民有病采取“自我醫療”的方式[8]。居民兩周未就診率、未住院率較高,顯示基本醫療的有效消費不足。

醫療保健公共消費低對其他消費產生了“擠出效應”

我國醫療保健公共消費一直都處于較低水平,近年來甚至有下降趨勢,這也間接導致了我國醫療保健居民消費比重的提高。醫療保健公共消費在醫療保健消費中的比重偏低醫療保健公共消費包括政府衛生支出和社會衛生支出。據衛生總費用核算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19980.4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5732.5億元(占28.69%),社會衛生支出7196.6億元(占36.02%),兩者合計占64.71%[8]。可見,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衛生投入的增加和各項醫療保健制度的完善,醫療保健公共消費有所提高,但在衛生總費用中所占比重卻仍然較低,遠低于OECD國家,如加拿大(70.5%)、芬蘭(75.1%),甚至低于部分中低收入國家,如阿根廷(71.3%)、古巴(85.5%)、泰國(74.3%)(以上均為2008年數據)。醫療保健公共消費不足,對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費產生了“擠出效應”通過與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消費結構的對比發現,相同收入水平下,由于我國政府在過去數年中對教育、醫療等社會發展事業的財政投入不足,我國城鄉居民用于醫療保健的支出比重分別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8個和1.45個百分點[9]。有研究顯示,2005年,我國城鄉居民用于教育和醫療的額外支出對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產生的擠出效應達到5810.7億元,以此推算,如果政府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到位(5810.7億元約占當年財政支出的17.2%),城鄉居民用于教育和醫療的支出比重得以降低至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居民消費率可以從目前的38.2%提高到41.3%,最終消費率可由目前的52.1%提高到55.2%,比目前水平高出3.1個百分點[9]。

保健品和特需醫療市場

查看全文

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研究論文

摘要:通過對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江蘇省的實地調查,利用兩部模型法對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口特有的生理特征和疾病模式決定了老年人群擁有更大的健康風險和更多的醫療消費需求,老年人的個人和家庭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參加合作醫療的情況和醫療服務的質量等因素對農村老年人口醫療消費起著決定作用。

關鍵詞:老齡化;醫療消費;就診決策;醫療支出

Abstract:ThispapermakesafieldsurveyofJiangsuprovincewheretheagingextentishighandanalysesthemedicalconsumptionoftheoldpeopleintheruralareaontheTwopartModel.Theresultshowsthatthephysiologicalfeaturesanddiseasemodesofoldpeoplemakethemfacewithmorehealthrisksandneedmoremedicalconsumption.Also,theindividualandfamilysituations,income,health,theseverityofillnessesandthequalityofmedicalservicehavedecisiveinfluencesupontheoldpeople’smedicalconsumptionintheruralarea.

Keywords:aging;medicalconsumption;decisiontoseeadoctor;medicalcareexpenditure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老齡化速度居世界首位,伴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和老齡化速度快速提高,社會在養老保障、老人福利設施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江蘇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省份之一,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年,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①為12.72%,江蘇省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4.95%,名列全國第4,其中,農村老年撫養比達到17.83%,高出城市6.16%。農村老齡化速度快于城鎮的原因在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轉移的主要對象是年輕人,農村和城市的年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強調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應繼續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因此,在老齡化的背景下探討農村老齡人口這一特殊群體醫療服務的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全文

醫療保健論文:擴大醫療保健消費的現實意義

本文作者:葉向明徐蕓徐盛鑫胡希家工作單位:浙江衛生經濟研究雜志社

擴大醫療保健消費的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眾所周知,醫療經濟負擔是指居民就醫自付醫療費用給居民帶來的直接經濟影響。從上述分析可知,醫療服務消費包括基本醫療消費和特需醫療消費。基本醫療消費屬于自發消費,價格彈性較小,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特需醫療消費屬于引導消費,價格彈性較大,在生活中可有可無。試想,居民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根本不會浪費金錢在點名手術、住高檔病房和購保健產品上;同時,即使居民收入較高,也不會過度消費特需醫療服務,使自己陷入貧困境地。因此,讓居民感覺有醫療經濟負擔的主要是基本醫療消費。消費經濟學理論認為,公共消費對居民消費具有“擠入效應”和“擠出效應”。在一些領域,公共消費和居民消費具有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也就是說,如果政府的公共消費上升,居民將大量替換出用于教育、醫療等方面的開支,并將其轉化為其他方面的消費,居民的消費由此擴張,產生消費的“擠入效應”[2];如果政府的公共消費不足,那么對居民來說,將在教育、醫療等方面花費更多,其他方面的消費就會被迫減少,表現為對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當前,由于公共消費不足而導致對居民消費產生“擠出效應”已是一個客觀事實。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居民看病費用主要由自己負擔,導致醫療經濟負擔沉重。擴大醫療保健消費主要是通過擴大醫療保健公共消費,加大政府對預防服務領域的投入,使居民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從而從根本上減少居民就醫費用支出;同時加大政府對基本醫療服務的投入,完善醫療保險體系,以更加優惠的措施甚至免費向社會全體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從而減少居民在基本醫療消費方面的個人支付。反過來,基本醫療服務價格下降,可以釋放由于支付能力不足而壓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使基本醫療消費總量增加。同時,居民用于基本醫療消費的個人支出減少,可以通過培育新的醫療保健消費熱點,將其轉化為特需醫療消費、保健服務消費,產生醫療保健消費的“擠入效應”,從而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因此,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可以減輕居民醫療經濟負擔,而居民醫療經濟負擔減輕又可促進醫療保健消費的擴大,兩者并不矛盾,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醫療保健消費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對社會經濟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對社會經濟有直接拉動作用,同時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二是提高勞動力身體素質,間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三是消除疾病隱患,減少疾病經濟損失。直接拉動經濟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的《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顯示[3],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深等因素推動,預計“十二五”期末,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7%左右,超過工業成為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力量,屆時中國將迎來一個“服務經濟時代”。醫療保健服務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醫療保健行業從業人員的勞動,可以直接拉動GDP增長。目前,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5%左右,在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中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僅低于OECD國家,而且低于巴西、古巴、越南、印度等發展中國家[4]。同時,我國人口占世界的22%,但是衛生總費用占世界衛生總費用僅2%,因此我國醫療保健消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根據國外的發展經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保健消費將會不斷升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會不斷提升(發達國家的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對社會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也會大大增強。

間接促進經濟發展內生增長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是導致地區經濟增長的原因,健康是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保健消費的增加會提高就業人員的健康水平,提高其勞動效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1993年世界銀行在研究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數據后提出,良好的健康狀況可以提高個人的經濟生產率,提高各國的經濟增長率[5]。伊羅(Arora)運用9個發達國家100~125年的62個健康相關時間序列考察了健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發現健康和人均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相關,由健康相關變量導致的增長在26%~40%之間[6]。世界銀行1995年采用的國民財務測量方法將國民財富分為三類:一是物質資本,二是自然資本,三是人力資本。根據世界銀行對192個國家的評估,物質資本占國民財富的比重為16%;自然資本占20%;人力資本占64%。德國、日本、瑞士等高收入國家,人力資本占國民財務比重的80%左右。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就是增加人力資本投資,提高勞動力資源素質,保證有更多、更好的勞動力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從而增加整個國民財富,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有學者估計,1950~1982年,我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從35年增加到69年,由此可創造經濟價值24730億元左右,平均每年大約773億元,相當于GNP的22%[7]。2.2.3減少疾病經濟損失疾病經濟損失不僅包括看病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包括患病人員工作效率下降及其他行業需求萎縮導致的間接經濟損失。例如,2003年暴發的非典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影響非常嚴重,不僅對旅游、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帶來致命沖擊,而且對多數產業部門也帶來不利影響。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教授估計,非典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在0.3~1.0%[8]。又如,我國艾滋病等傳染病的流行形勢也非常嚴峻,對經濟持續增長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據蘭德公司估計,艾滋病等各類傳染病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在1.8%~2.25%之間[9]。另外,日益增多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將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和人力損失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阻止疾病傳播和惡性轉歸,從而達到減少疾病經濟損失的目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面提供,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在政府保障居民基本醫療的背景下,鼓勵在經濟上尚有“余力”的居民投資健康,擴大醫療保健消費,不僅可以減少政府在非基本醫療方面的負擔,從而在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有更多財力來保障居民的基本醫療,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而且可以提高居民整體健康水平,促進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從而保證政府有更多財力投入到醫療衛生行業中,形成良性循環。因此,當前擴大醫療保健消費是與時俱進,國家應切實出臺相關措施,鼓勵居民投資健康。

查看全文

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研究論文

摘要:通過對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江蘇省的實地調查,利用兩部模型法對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口特有的生理特征和疾病模式決定了老年人群擁有更大的健康風險和更多的醫療消費需求,老年人的個人和家庭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參加合作醫療的情況和醫療服務的質量等因素對農村老年人口醫療消費起著決定作用。

關鍵詞:老齡化;醫療消費;就診決策;醫療支出

Abstract:ThispapermakesafieldsurveyofJiangsuprovincewheretheagingextentishighandanalysesthemedicalconsumptionoftheoldpeopleintheruralareaontheTwopartModel.Theresultshowsthatthephysiologicalfeaturesanddiseasemodesofoldpeoplemakethemfacewithmorehealthrisksandneedmoremedicalconsumption.Also,theindividualandfamilysituations,income,health,theseverityofillnessesandthequalityofmedicalservicehavedecisiveinfluencesupontheoldpeople’smedicalconsumptionintheruralarea.

Keywords:aging;medicalconsumption;decisiontoseeadoctor;medicalcareexpenditure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老齡化速度居世界首位,伴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和老齡化速度快速提高,社會在養老保障、老人福利設施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江蘇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省份之一,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年,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①為12.72%,江蘇省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4.95%,名列全國第4,其中,農村老年撫養比達到17.83%,高出城市6.16%。農村老齡化速度快于城鎮的原因在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轉移的主要對象是年輕人,農村和城市的年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強調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應繼續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因此,在老齡化的背景下探討農村老齡人口這一特殊群體醫療服務的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全文

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研究論文

摘要:通過對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江蘇省的實地調查,利用兩部模型法對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口特有的生理特征和疾病模式決定了老年人群擁有更大的健康風險和更多的醫療消費需求,老年人的個人和家庭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參加合作醫療的情況和醫療服務的質量等因素對農村老年人口醫療消費起著決定作用。

關鍵詞:老齡化;醫療消費;就診決策;醫療支出

Abstract:ThispapermakesafieldsurveyofJiangsuprovincewheretheagingextentishighandanalysesthemedicalconsumptionoftheoldpeopleintheruralareaontheTwopartModel.Theresultshowsthatthephysiologicalfeaturesanddiseasemodesofoldpeoplemakethemfacewithmorehealthrisksandneedmoremedicalconsumption.Also,theindividualandfamilysituations,income,health,theseverityofillnessesandthequalityofmedicalservicehavedecisiveinfluencesupontheoldpeople’smedicalconsumptionintheruralarea.

Keywords:aging;medicalconsumption;decisiontoseeadoctor;medicalcareexpenditure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老齡化速度居世界首位,伴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和老齡化速度快速提高,社會在養老保障、老人福利設施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江蘇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省份之一,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年,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①為12.72%,江蘇省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4.95%,名列全國第4,其中,農村老年撫養比達到17.83%,高出城市6.16%。農村老齡化速度快于城鎮的原因在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轉移的主要對象是年輕人,農村和城市的年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強調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應繼續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因此,在老齡化的背景下探討農村老齡人口這一特殊群體醫療服務的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全文

西藏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摘要】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作用重大。研究西藏地區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對引導西藏城鎮居民消費、促進西藏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論文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對西藏地區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因子分析

1引言

西藏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邊陲,其經濟水平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西藏經濟的發展,西藏城鎮居民收入結構也逐年增加,與之相應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轉變,論文將利用因子分析法將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中的八個指標作為因子對西藏城鎮居民消費結構進行分析。

2西藏城鎮居民總體消費現狀及趨勢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來,西藏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都有了顯著性提高,且二者一直保持正相關性,1999—2014年西藏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由5306元增長到16721元,增加了11415元,增長了2.15倍。這16年間只有2002年和2006年西藏城鎮居民收入出現了負增長,其中由于2002年處于西藏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高速發展期間,因此對于收入的下降沒有對居民的消費造成影響。另一方面,表1說明:衣著消費逐年呈下降趨勢,醫療保健呈下降趨勢,這得益于國家城鎮居民醫保政策的建立和普及,醫療支出對于家庭的壓力逐漸減小,同時相對于內部城市西藏居民的保健意識還是比較薄弱,因此醫療保健支出呈現出了下降趨勢。

查看全文

健康經濟學綜述論文

1909年,IrvingFisher提交國會的“國家健康報告”中提出,從廣義的角度看待健康首先是個財富的形式。

Fisher提出健康問題之后,1963年KennethArrow發表的經典論文《不確定性和福利經濟學》標志健康經濟學確立,至此,健康經濟學開始作為正式的一門學科得以確立和發展。在六十年代,人力資本理論被應用到健康經濟學當中,數量計量工具被應用于健康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和經驗分析,一部分健康經濟學家開始致力于醫療機構,健康政策方向的研究……健康經濟學展開各個方面的理論和實證探索。七十年代至今健康經濟學在理論和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圍各個方面得到快速的豐富和充實。

Fuchs根據96年期刊引用報告的數據統計分析“定量”地總結出健康經濟學具有雙重學科性質:作為醫療政策健康保健研究的投入要素的經濟學和作為研究健康行為醫療保健的經濟學的。本文將依照此思路通過回顧文獻分別介紹健康經濟學在兩方面研究的重大演進。

第一部分:作為行為科學的健康經濟學

主流框架下的理論經濟學,健康經濟學的理論是納入

一、阿羅的經典論文

查看全文

健康經濟學研究論文

1909年,IrvingFisher提交國會的“國家健康報告”中提出,從廣義的角度看待健康首先是個財富的形式。

Fisher提出健康問題之后,1963年KennethArrow發表的經典論文《不確定性和福利經濟學》標志健康經濟學確立,至此,健康經濟學開始作為正式的一門學科得以確立和發展。在六十年代,人力資本理論被應用到健康經濟學當中,數量計量工具被應用于健康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和經驗分析,一部分健康經濟學家開始致力于醫療機構,健康政策方向的研究……健康經濟學展開各個方面的理論和實證探索。七十年代至今健康經濟學在理論和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圍各個方面得到快速的豐富和充實。

Fuchs根據96年期刊引用報告的數據統計分析“定量”地總結出健康經濟學具有雙重學科性質:作為醫療政策健康保健研究的投入要素的經濟學和作為研究健康行為醫療保健的經濟學的。本文將依照此思路通過回顧文獻分別介紹健康經濟學在兩方面研究的重大演進。

第一部分:作為行為科學的健康經濟學

主流框架下的理論經濟學,健康經濟學的理論是納入

一、阿羅的經典論文

查看全文

政府醫院上半年工作總結

20*年上半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衛生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我院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全院職工扎實工作,醫院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醫療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醫院兩個效益同步增長。1至6月,門急診量達8284人次,同比增長3.32%,收治住院病人6183人,同比增長15%,開展手術2395例。

一、以活動為契機,夯實黨建基礎,文明創建取得新的成效

今年年初,醫院通過職代會和職工大會對全年的工作進行量化和部署,明確提出以*精神學習、“五規范、兩爭創”、“醫院管理年”、CHA患者安全目標、效能建設年等活動為契機,狠抓醫療行風建設,轉作風、促行風、樹新風,構建和諧醫院。院黨委從自身建設抓起,成立了各項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中心學習組的帶頭作用,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一是“五規范、兩爭創”等工作得到加強,各支部把黨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將其融入業務工作之中,各項工作計劃得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取得預期效果。上半年,醫院黨建工作通過市委組織部及市衛生局黨委檢查,我院各項活動開展情況較好。二是團建工作受到市級表彰。三是院務公開、四個一活動等工作受到市政府及市衛生局肯定。四是文明創建再拉帷幕。我院今年重新制定了宜都市級最佳文明單位的創建方案,各科室成立領導小組再次啟動文明創建的“細胞工程”,醫院的社會形象日趨優化完美。

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醫療條件明顯改善

20*年,我院以醫技住院綜合大樓開工建設為契機,對醫院的硬件設施全面提檔升級,以嶄新面貌實施品牌醫院戰略,構建和諧醫院。目前,總造價逾2000萬元的醫技住院綜合大樓已經順利開工,醫技部分的基礎已經完工,住院部分的基礎目前正在開挖,預計在七月中旬可以完工。

為改善醫療條件,增強醫院綜合競爭實力,我院按照“環境一流、設備一流、服務一流、診療一流”的總體思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對原有科室及專業進行了適當調整,專業調整科室分別涉及內、外等大專業臨床科室,在住院部增設了神經科,充分滿足患者需求。完成了總投資約600多萬元,擬更新及購置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T機等完成了設備論證工作。同時,為配合手足口病的防治,醫院緊急采購了部分急需醫療設備,滿足了隔離病區的防治工作要求。

查看全文

醫院主管上半年工作總結

20*年上半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衛生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我院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全院職工扎實工作,醫院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醫療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醫院兩個效益同步增長。1至6月,門急診量達8284人次,同比增長3.32%,收治住院病人6183人,同比增長15%,開展手術2395例。

一、以活動為契機,夯實黨建基礎,文明創建取得新的成效

今年年初,醫院通過職代會和職工大會對全年的工作進行量化和部署,明確提出以十七大精神學習、“五規范、兩爭創”、“醫院管理年”、CHA患者安全目標、效能建設年等活動為契機,狠抓醫療行風建設,轉作風、促行風、樹新風,構建和諧醫院。院黨委從自身建設抓起,成立了各項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中心學習組的帶頭作用,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一是“五規范、兩爭創”等工作得到加強,各支部把黨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將其融入業務工作之中,各項工作計劃得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取得預期效果。上半年,醫院黨建工作通過市委組織部及市衛生局黨委檢查,我院各項活動開展情況較好。二是團建工作受到市級表彰。三是院務公開、四個一活動等工作受到市政府及市衛生局肯定。四是文明創建再拉帷幕。我院今年重新制定了宜都市級最佳文明單位的創建方案,各科室成立領導小組再次啟動文明創建的“細胞工程”,醫院的社會形象日趨優化完美。

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醫療條件明顯改善

20*年,我院以醫技住院綜合大樓開工建設為契機,對醫院的硬件設施全面提檔升級,以嶄新面貌實施品牌醫院戰略,構建和諧醫院。目前,總造價逾2000萬元的醫技住院綜合大樓已經順利開工,醫技部分的基礎已經完工,住院部分的基礎目前正在開挖,預計在七月中旬可以完工。

為改善醫療條件,增強醫院綜合競爭實力,我院按照“環境一流、設備一流、服務一流、診療一流”的總體思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對原有科室及專業進行了適當調整,專業調整科室分別涉及內、外等大專業臨床科室,在住院部增設了神經科,充分滿足患者需求。完成了總投資約600多萬元,擬更新及購置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T機等完成了設備論證工作。同時,為配合手足口病的防治,醫院緊急采購了部分急需醫療設備,滿足了隔離病區的防治工作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