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業務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20:27: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療業務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療業務培訓

醫院科教述職述廉匯報

今年是醫院恢復災后重建艱辛的一年,在全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浙江寧波醫療隊的大力支援下,醫院的科教科及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全面完成。醫院災后條件艱苦,業務工作繁忙,但全院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積極,勤奮學習,積極參加盛市、縣各類業務培訓,牢固樹立“勤奮學習,終身就業”的新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宗旨,全面提升了專業技術人員技能水平,推動了醫院的業務發展,提高了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使醫院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跨越了一個新臺階。根據盛市、縣衛生局對醫學繼續教育及科教工作的要求,醫院與浙江寧波醫療隊一起全面完成了2011年度工作任務,現對本年度科教及繼教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科學發展為理念,全面實施繼教工作計劃

繼續醫學教育是針對在崗在編專業技術人員更新知識,更新技術,更新理念的再學習、再提高,其目的是要求專業技術人員掌握現代醫學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以提高每個專業技術人員的診療水平為目的。醫院每年制定繼續醫學教育及科教科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2011年全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動災后重建工作,我院緊跟形勢,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全面實施繼教工作計劃,以“科技興院,人才強院”的戰略思路。逐步提升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學、科研水平。醫院歷來重視人才培養,重視人才引進,重視科研活動。同時出臺優惠政策措施,廣納英才,愛悉人才,引進專業技術緊缺人才,給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提供以發展的平臺和空間,使他們展示技能,帶動醫院業務發展,為民服務。并采取激勵機制,對專業技術人員撰寫學術論文,在國家級醫刊上發表一篇,醫院一次性獎勵200元,省級醫刊發表一篇獎勵150元,市級醫刊發表一篇獎勵100元。對科研成果國家級獎5000元,省級2000元,市級1000元。在各方面的激勵機制推動下,有力地促進了醫院繼教科教工作的開展和完成。

二、在浙江寧波醫療隊專家指導下,全面完成院內業務培訓

寧波醫療專家與醫院科教科、醫務科一起研討制定業務培訓計劃,根據醫院需要解決業務技術的難點及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基本達到每周一次全院醫生業務講座,及科室內業務講課,有力推動了醫院繼續教育工作,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診療水平,完成了院內及科院業務培訓學習任務。

1、院內培訓學習

查看全文

社保局培訓工作思路

為進一步提高基層社保經辦人員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促使經辦人員全面準確理解和掌握社保政策法規,進一步推進基層社保平臺規范運作,打造一支過得硬、打得贏的基層社保平臺服務隊伍,更好地為群眾服務。經研究,決定年內定期開展全縣社保業務培訓工作。培訓工作以年度社會保障重點工作為主線,針對社保重點難點工作,圍繞法律法規,結合工作實際,由各相關職能部門人員授課。通過培訓讓全體基層社保經辦人員能更好地掌握社保政策法規,準確地把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具體計劃如下:

一、培訓方式

定期集中培訓。

二、培訓內容

社會保障政策法規、業務及民生工程。

三、培訓安排

查看全文

降消培訓工作計劃

為鞏固我縣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以下簡稱“降消”項目)成果,不斷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努力實現2001—2010年婦女兒童《兩綱》健康目標,特制定2008年“降消”項目培訓計劃。

一、組織管理

㈠縣衛生局負責培訓的管理和監督指導工作。

㈡項目技術指導組和督查組負責項目培訓和專項技術工作的實施、監督和指導。

㈢鄉鎮應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鄉鎮培訓計劃。

二、培訓目標

查看全文

醫保局計劃征繳股工作計劃

為了搞好我縣2014年度醫療保險的征繳工作,保證我縣鎮醫療保險征繳工作的順利完成,結合我縣2014年征繳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訂以下工作計劃:

一、細心籌備,認真負責,做好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征繳工作的準備事項。

由于我縣從2012年起,居民醫保征繳工作主體的調整,加上今年醫療保險征繳的目標任務將提高。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做好征繳的準備工作是關鍵。具體如下:

1.建立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征繳工作專人負責制.

2.建立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征繳工作參保信息專人負責制。

3.加強業務學習,統一思想和認識,保證征繳工作的統一性。我縣從2012年度其,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由于征繳主體調整,工作量大等原因,加上業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不是很強,政策理解得也不是很透徹,所以在工作中造成了認識意見的不統一,使基層經辦機構的工作難度增大,給征繳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2014年我們應該加強自身的業務培訓和學習,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思想和認識上做到上下統一,以保證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查看全文

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黨的十八大和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契機,堅持“以人為本,服務于民”的工作原則,以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著眼點,以改善醫療服務態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升衛生行業形象為工作內容,貫徹“防范為先、教育并重、執行從嚴、懲處有力”的原則,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服務。

二、工作目標

通過強化一系列措施,促進我縣衛生系統服務態度進一步好轉,醫療質量進一步提高,就醫環境進一步優化,醫患關系進一步融洽,群眾滿意率進一步提高,推動衛生工作躍上新臺階,實現我縣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

三、工作措施

(一)堅持防范醫療質量安全事故為先導,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強化全員質量意識。

查看全文

縣衛生監督工作計劃

我縣2016年衛生監督工作將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在縣衛生計生委的直接領導下,以黨的十八大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四轉”為抓手,以“辦案”為導向,全面提升衛生監督執法的履職能力,為確保人民群眾的醫療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服好務。

一、抓好“四轉”活動,強化依法履職意識。

根據省衛生計委《關于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機構開展“四轉”活動指導的通知》,繼開展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轉形象”活動,完善和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責任追究機制,使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八項行為規范”和“八項禁令”得到嚴格執行。通過深入開轉“四轉”活動徹底改變衛生監督工作中作風不嚴謹,形象不擔當,效果不顯著的問題,從而推動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隊伍建設、能力建設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抓“體系”建設,提升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能力。

1、加快業務用房建設,確保工程質量,力爭今年上半年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2、在實現房屋配套的基礎上,完善設備配套,全年計劃招標采購3臺件現場檢測設備和1臺執法移動終端儀,促使衛生監督現場檢測和執法能力上一個新水平。

查看全文

村衛生室服務工作匯報

在上級衛生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在縣衛生局的統籌領導以及鎮政府的關心幫助下,我衛生室年在我村及周邊地區為廣大患者提供了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衛生室得到了大力發展,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的積極推進,以及鄉村醫療機構體制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室規模不斷壯大,醫療設施逐漸健全,各項建設趨于正規。

過去的一年,積極參加縣衛生局定期舉辦的業務培訓,學習業務知識,了解關于鄉村醫療工作的相關政策。在上級衛生部門的監督管理下,接受省鄉村醫生考核,并通過業務考評和職業道德的評定。自08年10月受聘縣村衛生室公益性崗位,從事公共衛生工作以來,根據聘用合同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嚴肅認真的開展工作,截止于09年12月31日圓滿完成了各項公益性任務。

基層衛生組織發展的同時,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也有進步,來我室就診的患者多數為本地村民,疾病種類涉及各大科目,經過不斷地學習和反復的實踐,對于常見病診斷的準確性不斷提高,醫治更加及時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卻也發現基層衛生工作的不易,由于就診時間不定,患者醫學素養不高,突發事件頻繁等問題的局限,無法保證最全面、最及時、最有效的滿足廣大患者的醫治需求。盡管08年的民生工程政府的補助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大大改善了我室的醫療設施,保證了四室分房,但相對于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的設施水平,我室的各種醫療設備急需擴充和改進。獲取業務指導和政策知識的渠道以及對相關信息的保管和輸送,對電子信息服務提出了要求。

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未來,在過去一年中的得失,總能給以后的衛生室發展帶來經驗和教訓。在今后的時間里,我將致力于為廣大村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接受更多的業務培訓,努力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試圖在醫治方法、醫療手段、藥品選擇等多方面進行適度創新,并學習了解政府的相關政策,加大對衛生室的設施建設力度,爭取最大程度的完善自我,保障對廣大患者的醫療服務。

查看全文

村衛生室述職述廉匯報

在上級衛生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在縣衛生局的統籌領導以及鎮政府的關心幫助下,我衛生室年在我村及周邊地區為廣大患者提供了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衛生室得到了大力發展,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的積極推進,以及鄉村醫療機構體制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室規模不斷壯大,醫療設施逐漸健全,各項建設趨于正規。

過去的一年,積極參加縣衛生局定期舉辦的業務培訓,學習業務知識,了解關于鄉村醫療工作的相關政策。在上級衛生部門的監督管理下,接受省鄉村醫生考核,并通過業務考評和職業道德的評定。自08年10月受聘縣村衛生室公益性崗位,從事公共衛生工作以來,根據聘用合同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嚴肅認真的開展工作,截止于09年12月31日圓滿完成了各項公益性任務。

基層衛生組織發展的同時,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也有進步,來我室就診的患者多數為本地村民,疾病種類涉及各大科目,經過不斷地學習和反復的實踐,對于常見病診斷的準確性不斷提高,醫治更加及時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卻也發現基層衛生工作的不易,由于就診時間不定,患者醫學素養不高,突發事件頻繁等問題的局限,無法保證最全面、最及時、最有效的滿足廣大患者的醫治需求。盡管08年的民生工程政府的補助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大大改善了我室的醫療設施,保證了四室分房,但相對于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的設施水平,我室的各種醫療設備急需擴充和改進。獲取業務指導和政策知識的渠道以及對相關信息的保管和輸送,對電子信息服務提出了要求。

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未來,在過去一年中的得失,總能給以后的衛生室發展帶來經驗和教訓。在今后的時間里,我將致力于為廣大村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接受更多的業務培訓,努力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試圖在醫治方法、醫療手段、藥品選擇等多方面進行適度創新,并學習了解政府的相關政策,加大對衛生室的設施建設力度,爭取最大程度的完善自我,保障對廣大患者的醫療服務。

查看全文

區街道社會保障工作管理制度

根據《中共市北區委市北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街道社會保障工作的意見》要求,為加快推進我區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規范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運作,扎實做好各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服務水平,整體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管理體制

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隸屬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由街道辦事處全面管理。保障服務中心主任為事業單位登記法人,業務方面履行法人職責。各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配備正式工作人員4-6名,專職從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街道辦事處在服務大廳設置失業協保登記、職業介紹、創業服務、技能培訓、退休管理、居民保險等4-6個服務窗口。區人社局負責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工作的業務培訓及業務指導。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負責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的業務培訓、指導、責任目標考核。

街道辦事處對所轄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日常考勤、考核、使用、福利等管理。街道黨工委對所轄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調配、晉升、獎懲等提出意見,與區人社局溝通協調一致后,由區人社局履行程序。

二、工作職責

負責轄區內失業、就業、創業、培訓、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轄區內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的工作,承辦上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所屬街道辦事處交辦的其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任務。具體包括:

查看全文

衛生惠民工程自查工作報告

為認真落實衛生惠民工程和州委、州政府衛生重點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解決“七難”暨“就醫難”總體部署和要求,我局認真分解細化各項目標,將目標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現將我縣貫徹衛生惠民工程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衛生惠民工程貫徹落實情況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工作目標及進度。今年我縣農村居民參合人數達56612人,參合率達到99%。將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個人籌資70元。截止今年7月30日,共補償17486人次,其中住院報銷4789人次,門診補償9573人次,共計補償金額達1313萬元,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用在統籌地內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75%、實際補償比達到61.5%、門診費用報銷比達60%。將兒童苯丙酮、尿道下裂納入大病保障范圍,致使我縣目前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大病保障范圍擴大到22種。積極推進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住院分娩實行定額補助。加大新農合基金監管,上半年,組織新農合辦管理人員深入全縣27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以查看病歷、處方、對照新農合報賬系統、走訪病人等形式,加大新農合基金監管,確保基金安全。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目標及進度。繼續開展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醫療衛生單位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的覆蓋率、管理率和收益率,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一是建立全民健康體檢機制。按照今年2月25日,州委作明書記聽取全州兩病普查專題匯報講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好去年兩病普查成果,做好成果轉化工作。推進全民體檢工作制度化,要求醫療機構每2年在全縣內分鄉鎮輪回周期性開展以慢病和婦女病為重點的全民健康體檢工作,今年上半年重點對去年“兩項”普查工作進行補漏體檢,完善居民健康檔案。截至目前,全縣建立紙質檔案為69728,建檔率達94.98%,其中規范化紙質檔案為68413人,規范建檔率為98.11%。高血壓患者管理3094人,規范化管理2946人,規范管理率達95.22%,糖尿病患者管理718人,其中規范化管理658人,規范管理率達91.64%。

二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全面推進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和等級評審工作。加強傳染病監測和防控,2014年截止5月30日報告乙、丙類傳染病10種,共計69例,無死亡病例,發病率為103.34/十萬,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0.20%。免疫規劃接種率達90%以上,全面完成脊灰及麻疹補充免疫工作,接種率達95%以上。結核病防治工作,2014年上半年管理病人41例,其中肺結核27例,結核性腦膜炎14例。2014年上半年治愈2例,完成療程12例,27例病人正在治療中。hiv共檢測778人次,未檢出陽性病例。目前在管病人及感染者6人,免費抗病毒治療3人,隨訪病人15人次,監管場所干預檢測1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