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的藝術特色應用策略
時間:2022-04-22 09:07:45
導語:寫作素材的藝術特色應用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文對小學生來說,既是難題,也是其必須要跨越的難關,在作文學習中,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完成作文的寫作,而且還能實現寫作思維的整理,完善寫作結構,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寫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作文教學;應用;策略
思維導圖既是放射性思維表達的一種思維工具,又是教學思維改革的一種手段,對于思維導圖而言,其產生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是輔助以符號、顏色的圖畫以及文字結合且貫徹于知識點之間聯系的教學模式。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小學作文的教學中,其主要引導學生依據一個主題所發散的多個枝干,以構成整體的一個過程,其不僅能促使學生實現多層次、多思維的交流,實現課堂教學的活躍,而且還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選擇寫作素材,實現作文框架的構思,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寫作細節刻畫,就能使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基于此,小學作文的教學當中,語文教師需注重引導學生以文字與圖畫的搭配,將其學習與掌握的相關信息轉變成自己的寫作內容,通過思維發散,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其都認為作文比較難寫,甚至不會寫作文,究其原因就是學生自身缺乏創造力與想象力。而思維導圖的運用,則能有效解決該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學生在寫作前,依據作文的主題先畫出相應的思維導圖,將自己可以想到的都寫作思維導圖中,以此實現學生自身的思維發揮[1]。同時,思維導圖延伸出的枝葉通常都是層層關系,這就能夠使學生進行更好的想象與聯想。對于想象力而言,其并非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培養與鍛煉出來的,通常需經過較長的時間且堅持不斷的練習與訓練。基于此,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需注重思維導圖的不斷運用,以促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不斷運用,形成聯想與想象力。
(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邏輯力
邏輯通常在寫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促使感性思維上升至理性思維,把人腦當中存有的無意識逐漸服務有意識。但是,大部分小學生都不具備該能力與素養。因此,在小學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小學生實施邏輯構架,讓小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整體構建進行觀察,都通過邏輯進行支撐與建立,因此,在作文教學時,教師可讓小學生在稿紙上進行思維導圖繪制,促使小學生將寫作的靈感碎拼以及各個方面都通過邏輯呈現。若無法納入導圖,就不滿足邏輯且無法與題目相切合[2]。例如,愛國主義作文的寫作中,可從大家、小家、大我、小我等各個方面進行寫作,其邏輯關系通常是從小到達,大又對小產生反作用。因此,通過思維導圖構建作文思路,一般更加切題且精簡,需拋棄復雜,不能拖沓,以確保思維導圖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并促使學生的作文更有說服力。
(三)有助于生活素材的整理
思維導圖既能運用于寫作前,也能讓小學生在生活當中進行時刻練習。如教師可讓小學生每周畫幾張思維導圖,根據其生活中的事情及產生的靈感進行繪制。生活素材的積累通常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藝術源自于生活,學生只有善于發現生活當中值得暢談與寫作的事情,并對生活事件進行記錄,才能在具體寫作的時候,有話可說、有情可抒[3]。同時,通過生活素材的積累,還能使小學生形成隨手記錄的良好習慣,以促使學生構建出系統且龐大的素材知識庫。生活中的寫作素材通常有許多種,以地點分類,有家庭、超市、學校、公園等;以時間分類,有早晨、中午、晚上、周末等;以人物分類,有教師、家長、學生等。
(四)有助于寫作思路的清晰
思維導圖的運用,主要是將關鍵詞作為中心,以此向外延伸,將其運用與作文寫作中,學生就能將題目作為中心,對與其相關的內容納入到導圖中,并加以寫作,這種狀況下,就能使小學生自身的寫作思路更加清晰,并找出相應的寫作方向,以促使學生能夠清晰地表達促自己的思路與想法。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通常可以使學生的寫作質量以及水平更加高效,并促使學生自身的寫作構思從抽象轉變為具體,這不僅能促使小學生的思維潛能得到充分激發,而且還能確保小學生的寫作質量[4]。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基于思維導圖的審題訓練
思維導圖運用于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時,需具備嚴密邏輯性。其主要是明確一個“中心”,依據“中心”對有關內容實施延伸與拓展。小學作文的教學當中,學生的中心思想明確就是思維導圖的“中心”明確。若學生在具體落筆之前,不明確審題,就無法準確的把握寫作的中心思想,也就無法依據某個中心進行細節描述,且學生寫出的內容通常也會與題目的要求不相符。同時,審題存有偏差,通常會致使學生在寫作時出現“跑題”現象,即便是學生自身的文采再好,內容南轅北轍也是無用功。基于此,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當中,需注重對小學生自身的審題能力進行培養,以促使學生能夠正確審題,準確了解到題目所要求寫的內容,這既是寫作的第一步,也是寫作中最為關鍵的步驟。此時,語文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具備的邏輯性,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實施審題。例如,小學生在面對材料作文時:“小溪也來參加其中考試了,學生都感到異常意外,她能這樣做真不容易啊:……”依據該材料,寫篇400字的作文。此時,語文教師可讓學生仔細閱讀材料,找出材料中的關鍵詞,即意外、不容易等,并將其當做“中心”,明確“中心”后,引導學生依據該“中心”,對外圍實施細節描述。若學生在具體審題時就能有個明確的中心,其描述的內容就會以該中心開展,從而使學生的作文寫作緊湊不亂。
(二)基于思維導圖的文章輪廓確定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通常好動活潑,在語文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相對較短,對于新鮮事物通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小學作文的教學中,需注重與小學生的特點相結合,通過思維導圖的科學合理應用進行作文教學。而小學作文的課堂提問,其不僅能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而且還能使學生構建出寫作的整體輪廓。語文教師可將“二十年后的我”作為主題,指導學生勇于發表自身的見解,或讓學生依據自身的五官,激發學生的想象,以促使學生明確其作文寫作的方向。以“我的職業”、“我的樣子”、“我的能力”等,或者“我的生活”、“我的興趣”等,以此引導學生明確作文的輪廓,學生則可依據自身的需求選擇相應的主題開展寫作。又或者,語文教師將“水果”作為主題指導小學生開展寫作的時候,語文教師可指導學生依據自身的愛吃的水果進行描述,此時,小學生就會爭先恐后的表達自身的想法,部分學生會描寫蘋果,而部分學生則會描寫香蕉,有些學生則描寫了獼猴桃等,小學生通過互相討論,就能對自己喜歡的水果具有一定了解,同時,語文教師在教學前,可在課前準備幾種水果,引導學生以“聞一聞”“剝一剝”“嘗一嘗”各種形式,指導學生對水果進行仔細觀察,以深化學生對于水果的理解,并通過思維導圖,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以確定作文的寫作輪廓。
(三)基于思維導圖的大綱構建
小學生在寫作時,明顯的弊端就是大多數小學生寫作時,不知道怎么推進內容的不斷發展,寫作缺乏明確方向,簡而言之,大部分小學生在作文的時候,都是想到什么寫什么,這種狀況下,教師在審閱小學生的作文時,通常會出現“作文到底寫了什么”的現象。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學生不會進行大綱整合,且小學生缺乏相應的寫作技巧。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需注重對小學生的作文大綱的構建能力進行培養,以促使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滲透,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將作文大綱轉變為思維導圖的方式,并標注出寫作重點以及支線等相關內容,以促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對寫作結構與內容一目了然,并對寫作內容實施及時修改,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寫作習慣。如圖1,其屬于記敘文寫作時常見的大綱導圖,根據圖1可清楚了解到記敘文的具體寫作方向以及應用的元素,如地點、人物、時間。小學生在寫作時,可依據該導圖進行作文的寫作大綱編寫,并依據自身的想法,對地點、人物、時間等實施細化。以《我的一天》為例,可將時間設置為星期幾幾點幾分,地點可以使公園、校園、家中等場所,人物可以是家長、同學、朋友等,通過該大綱,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更加“胸有成竹”,也不會在寫作時出現邏輯混亂。因此,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大綱的設計,就相當于為工程開展設計了草圖,只有做好相應的前提工作,才可以確保工程順利實施。由此可知,在小學作文的教學中,學生只有形成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大綱設計的良好習慣,才能順利完成作文的寫作,并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四)基于思維導圖的作文不足完善
高質量的作文都不是直接寫出來的,而是修改得出的,優秀作品亦是如此。因此,小學作文的教學當中,教師需注重培養小學生修改與反思的意識,以促使學生在寫作后,能夠有意識的對文章內容進行重讀與修改,從而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但是,傳統的作文教學當中,大部分學生都表示其在修改作文的時候,感覺哪里都存有問題,但布置哪里進行修改,每次次修改時,都覺得無從下手。除此之外,有些學生在修改后,會出現改了這里、忘了那里的情況,這就會對作文的整體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反思與修改作文的時候,需注重思維導圖的運用,對作文寫作過程中存有的問題進行列舉,以確保作文不足的完善,并確保作文的寫作質量。同時,通過科學的反思,還能使小學生構建完善的認知結構,完善寫作中的短板,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技巧得到有效提升。在引導小學生反思的時候,首先,需轉變學生自身的錯誤認知,或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的形式,修改文章,如基礎知識,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自己寫的作文,在作文中找出病句、錯別字等,之后將容易出錯的點在思維導圖中進行記錄。其次,教師需引導學生對作文的敘事方法進行反思,思考寫作中有無中心思想、核心重點,有無呈現出吸引眼球的觀點與懸念等。其次,引導學生依據其閱讀中產生的想法實施修改。最后,完成作文修改后,將相關的修改理解與心得等記錄于思維導圖。通過該方式,小學生就能通過思維導圖,了解到自己寫作中存有的問題,并在后期的寫作中,避免出現相同的問題,尤其是基礎知識的錯誤。另外,思維導圖的運用中,其形式并不是固定的,教師可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寫作風格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記錄自己的反思,從而實現寫作水平的提高。
(五)基于思維導圖的作文評價完善
作文評價的完善通常是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小學作文的傳統化評價中,受到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教師通常無法對每個學生實施面批,只是籠統、大概的對相關問題進行講解,在作文評價的傳統模式下,就會使小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時,缺乏實質性突破。若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作文的寫作評價中,教師可通過關鍵字或圖片等,全方位的了解與掌握小學生的寫作思路,并對小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存有的問題進行及時發現,以便于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與修正,從而使小學作文的教學有效性得到切實提高。例如,在對“二十年以后的家鄉”進行寫作教學時,學生完成作文寫作后,教師可引導小學生依據其自身的寫作繪制相對完整、完善的思維導圖,以促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檢查自己寫作主題的正確性。最后,語文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對學生寫出的作文層次、脈絡及主次詳略進行深入分析,以促進小學生的寫作思維導圖得到有效補充與完善,并強化學生的寫作創作,從而使小學生的作文表達得到有效充實的同時,實現寫作效率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運用小學作文的教學當中,不僅有助于學生自身的寫作思路拓寬,促進學生自身的寫作思維提高,而且還能實現寫作內容的豐富,以促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言之有物,同時,還能實現寫作難度的降低,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寫作框架,從而使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同時,創作出高質量文章。
參考文獻:
[1]汪麗.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運用思維導圖的探究[J].神州(上旬刊),2019(19).
[2]鄒穎.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1).
[3]王玉華.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2020(3).
[4]康麗.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新作文·教研,2020(8).
作者:張雪松
- 上一篇:醫療電子票據的規范使用及建議
- 下一篇:小學語文看圖寫話能力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