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識產權成果證券化分析
時間:2022-05-05 11:26:05
導語:高校知識產權成果證券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聚焦金融與科技融合,發揮金融力量與服務能力,助力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及科技成果產業化,是國家創新戰略的重點內容。本文以我國首單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為例,研究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工具在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優勢與風險,并提出了兩種可行的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模式,以期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融資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知識產權證券化 ;科技金融; 高校科技成果轉
知識產權證券化業務開啟于20世紀末的美國,依托于當時美國繁榮的信貸資產證券化(ABS)市場,不同種類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得到了拓展,那些可以帶來穩定預期收入的知識產權可以作為基礎資產進行證券化運作。高校是國家創新系統和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發主體和技術研發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環節,是科技成果轉化為上游技術的重要參與主體(袁憶、張旭和郭菊娥,2019),每年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數量占全國科技成果轉化數量的1/4左右(林青寧和毛世平,2019)。我國高校每年都會產出大量的科技成果,然而其轉化率較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彭博文和何濤,2010)。包括政府資金、內源投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創新基金在內的資金渠道并不能滿足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需求,需要不斷發掘新的融資渠道。知識產權作為高校科技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經濟價值和資產性質,可以通過入股、擔保、質押、證券化等多種形式進行融資。其中知識產權證券化憑借其低信用門檻、低融資成本以及表外融資的特性成為一種極具潛力的融資方式。從理論上講,實現高校科技成果中的知識產權證券化并不存在障礙,但從實際操作情況來看,效果卻并不理想。2000年美國耶魯大學將其抗艾滋病藥物專利“Zerit”的未來收益權進行證券化獲得了1億美元的融資,然而次年該項專利就因為受到用戶變動、市場份額變動和替代品的影響,收益率急劇下降,單一專利“Zerit”證券化因其抗風險能力不足導致現金流危機而宣告失敗。知識產權證券化是可能的,但也是昂貴、復雜和高度不可預測的,因此需要仔細監測和評估潛在的風險(Manfredi和Nappo,2012)。我國首單支持高校知識產權成果證券化項目“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高新投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下簡稱“西麗湖科教城知識產權ABS”)于2021年11月初正式掛牌,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融得了2000萬元的資金。本文將對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優勢和風險進行分析,并結合西麗湖科教城知識產權ABS實踐,提出兩種可行的高校知識產權成果證券化模式,為我國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和高校知識產權成果融資提供一些參考。
知識產權ABS的優勢與風險
(一)優勢分析
1.盤活知識產權資產,拓寬融資渠道傳統金融產品的滯后性與局限性,以及創新型企業的融資約束,使得金融資本較少進入科研轉化階段的產業領域;而知識產權ABS這種創新融資工具,為特定領域、特殊行業提供了定制化金融產品,增加了更多金融資本流入科研轉化階段的可能性。傳統融資渠道對融資人信用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創新型企業一般很難達到,因此在傳統融資渠道方面存在融資困難。知識產權ABS擺脫了企業信用水平的限制,關注知識產權資產的價值和信用,使得擁有優質知識產權資產的創新型企業也能在金融市場上獲得資金。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無論是自建企業還是與企業合作,大都是信用水平較低的創新型企業,缺乏傳統融資所需的抵押物,卻擁有占企業資產比重較大的知識產權資產,運用知識產權證券化進行融資,可以盤活知識產權資產,拓寬融資渠道,為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融得更多的資金。2.避免股權稀釋,保證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的自主性從性質上來說,證券化的融資方式可以看作一種信用債,是一種直接的債務融資方式。相對于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股權融資方式來說,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避免了融資人可能面臨的股權稀釋,在解決企業融資困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科技成果轉化主體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話語權和自主性。比起一般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具有更強的社會功能,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潛力(邱洪華等,2021);太多的資本介入有可能過于商業化,不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效果,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融資方式則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3.較大力度政策支持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基礎資產與企業的破產隔離設計,使得產品評級與原始權益人評級分離。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利率與主體評級的關聯度很低,通過信用增級措施,資產支持證券的評級往往高于原始權益人的評級,使得其融資成本小于企業發債成本。此外,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為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地區科技創新政策為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提供成本補貼,使得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
(二)風險分析
1.風險管理不足影響投資人信心知識產權ABS結構中并不存在投資人和融資人之間的直接交易,投資人無法形成對融資人行為的直接約束,投資人的決策大都基于產品信息披露和市場同類產品歷史表現,如果市場上的知識產權ABS產品表現不好,則會影響投資人對后續同類產品的信心,不利于進一步發展。知識產權ABS產品面臨的風險是其不良表現的來源,這些風險種類眾多,關系復雜,風險傳染的關聯效應也對知識產權ABS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ABS發行后的現金流風險,可能會帶來違約風險,而造成現金流風險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包括入池資產瑕疵、信用評級與資產風險情況不符、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不準確等;某一風險的控制不佳很可能造成整個ABS項目的失敗。因此,知識產權ABS應當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控制各個環節和階段產品的風險水平,如此才能在投資人對融資主體缺乏控制權限的情況下,對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擁有更多的投資信心,保證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良性發展。2.道德風險與逆選擇知識產權ABS涉及的參與主體眾多,結構化的交易結構使得投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程度較強,主體之間的權益與職能關系較為復雜,交易中內含的多重委托代理關系增加了各方參與者機會主義行為的可能性。企業、特殊目的載體(SPV)、信用評級機構等都存在尋租空間:企業的道德風險可能導致入池資產瑕疵,SPV的道德風險可能導致現金流的中斷,評級機構的道德風險可能導致劣質的知識產權ABS進入市場。道德風險具有很強的主觀性,較難管理和控制,需要從監管入手。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另一個效應就是逆選擇,指市場的某一方如果能夠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損,則其更傾向于與對方簽訂協議進行交易。知識產權ABS中的逆選擇表現為:由于投資人缺乏對基礎資產情況的了解,融資人更傾向于用更低價值的知識產權融得更多的資金。因此為了規避逆選擇的發生,亟需一套公認、穩定、可靠的標準化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
西麗湖科教城知識產權ABS簡介
(一)案例簡介
西麗湖科教城知識產權ABS是我國首單專項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于2021年11月4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發行規模為2000萬元,基礎資產為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在內的15項企業自主知識產權。該知識產權ABS項目由深圳市南山區工信局全程指導,深圳高新投公司牽頭并組織發行,聯合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惠及10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深圳市南山區出臺的《關于推動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聚焦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工作主線,發揮金融資本力量及專業服務能力,助力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及科技成果產業化,搭建全成長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就是踐行該規劃的重要成果,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帶來了“金融活水”,也是深圳市南山區“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重要環節。
(二)交易結構
西麗湖科教城知識產權ABS是基于知識產權質押的ABS產品,其交易結構如圖1所示。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企業以其知識產權向高新投小貸公司提供質押以獲得貸款,高新投小貸公司以未來的應收還款本息作為基礎資產設立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ABS出售給投資人獲得融資。發行的ABS采取優先級/次級分層、保證擔保、差額支付承諾等多種增信措施,降低交易的風險水平,提高產品信用級別。同時南山區政府為入池企業提供政策性融資補貼,最終入池企業的融資成本僅為每年的2.98%。
多模式發展探索
西麗湖科教城知識產權ABS是知識產權ABS產品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開端。目前,很多其他種類的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證券化產品已在探索之中。結合市場上已經發行的知識產權ABS產品以及高校科技成果中具有融資價值的成果種類,本文提出兩種可行的知識產權ABS模式:
(一)高校科技專著版稅證券化
我國很多優秀高校建立了出版社,為眾多學者在自身領域出版成果專著提供支持。這些專著中,有很多優秀成果被選作全國各大高校的教材,每年有穩定的版稅收入。高校出版社可以將這些具有穩定收入的專著進行組合,以其未來版稅收入作為基礎資產將其證券化,融得的資金可用于高校的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轉化。
(二)高校專利許可證券化
高校科技成果中選擇部分適格的專利組成專利池,通過與SPV簽訂專利許可合同,將專利池中所有的專利以獨占許可方式授權給SPV,SPV向其一次性支付許可費用并取得專利的再許可權。同時,SPV與原始權益人簽訂專利的二次許可合同,將專利反向授權給原始權益人。這樣,原始權益人應當定期支付的專利許可費用就形成了穩定的現金流入,可以作為證券化的基礎資產,運用高校科技成果實現融資。
結語
知識產權ABS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校科技創新和金融工具創新的融合,是我國科技金融領域的一個新突破,盤活了高校知識產權資產,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融資中,知識產權ABS的優勢明顯,不僅融資成本低,還能避免股權融資可能造成的股權稀釋,最大程度地保證知識產權所有人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自主權。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匹配的標準化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才能保證知識產權ABS的良性發展,更好地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雖然截至目前只有一只知識產權ABS產品發行,但更多種類的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知識產權ABS產品正在探索中。依托良好的政策背景和市場環境,本文提出的高校科技專著版稅ABS和高校專利許可ABS兩種產品模式具有一定可行性。
作者:柴鑫慧
- 上一篇:高職舞蹈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
- 下一篇:高職汽修綜合實踐課程開發與實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