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閱讀教學及作文訓練分析
時間:2022-05-06 09:51:07
導語:小學閱讀教學及作文訓練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優化,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目標對教學過程中的授課理念和方式進行優化和改進,以學生更加全面、更加系統地學習知識。小學語文科目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相互整合,以便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現同步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文訓練;整合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閱讀和作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學生在閱讀時,可以學習到很多人文和寫作知識,也可以積累寫作素材,進而在寫作的過程中便會充分運用閱讀時掌握的各種各樣的方式。
一、利用閱讀教學來積累作文素材
閱讀和寫作一直以來都是互為補充的關系,文章當中優美的詞匯、語句、故事情節以及寫作手法都可以運用到文章創作當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在閱讀時積累更多的創作素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優化閱讀教學過程,要對文章當中關鍵的知識展開詳細講解,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學習到文章中的語文知識,使學生積累的創作素材逐步增多。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展開授課,以提高閱讀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工具來輔助自己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閱讀過程。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理解能力還未全部形成,再加上由文字所組成的文章本就比較抽象,其對文章中描述的內容無法全部理解。教師可以利用播放工具來降低文章的難度,同時通過直觀的展示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便捷地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其中的情節,從而使學生可以高效地掌握文章內的知識,并使這些知識能夠成為自己積累的素材。在進行作文訓練時,這就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寫作方式,不僅可以更加順暢地展開寫作,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例如,閱讀《草原》時,教師為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可以在網絡當中尋找現實生活中“草原”的景色。在授課時,教師要利用播放工具將有關“草原”的圖片或者視頻播放出來,學生通過觀看,可以直觀地了解“草原”的樣貌,這對理解文章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中描寫的“草原”部分的記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素材。
二、采用課堂活動的方式展開授課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因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閱讀與作文整合教學時,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實際特點,要將閱讀、作文以及學生的性格愛好融合到一起。部分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和作文訓練時,方法比較單一,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僅會降低課堂氣氛,學生的特性會被限制住,從而導致學生逐漸失去閱讀學習和作文訓練的興趣,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師需要利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展開授課,要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和作文訓練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愛玩,對于愉快的活動,學生不需要指引就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將活動融入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整合教學中,要讓整個課堂能夠更加輕松并充滿活力。這樣的活動環境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目光完全集中到課堂當中,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加強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和作文訓練,也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寫作方式,進而提升優化作文質量。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會得到有效地提升,同時也使得教師的授課效率得到明顯提高[1]。例如,閱讀《慈母情深》時,教師可以借助合作閱讀活動形式展開教學。教師將學生以前后四人分為一組,并提出問題,如“課文中哪些部分展現了母愛?”之后,讓學生在小組內帶著問題展開閱讀討論活動。學生在閱讀時,會更加仔細地閱讀,并利用討論得到答案。利用這樣活動的形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閱讀學習,能夠有效地提升閱讀效率。而且在討論時,學生也能夠加深對課文中寫作方式的理解,當再進行類似主題的寫作訓練時,學生便能有效地運用文章中的創作方式提升寫作能力。
三、運用續寫和仿寫模式實施授課
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還處于比較薄弱的時期,但是他們的想象力、思維活躍性比較高,對于某些事物會有很多奇思妙想。這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長來展開教學。例如,對于想象力豐富的小學生來說,開展文章續寫是比較有效的一種作文訓練方式。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閱讀的文章進行后續的擴展寫作,學生則要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并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將作者沒有寫出的內容創作出來。學生為了能夠順利地展開續寫,在閱讀時便會更加認真仔細,并對文章中的情景、人物、環境以及表達的思想展開積極的研究。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另外,同續寫訓練相類似的是仿寫訓練。在仿寫訓練中,學生主要會用到自己豐富的聯想能力和模仿能力。教師要帶領學生一同展開文章的閱讀,并且要將文章中所包含的各類知識和內容情景講述給小學生,這些知識和情節會為學生的仿寫提供很好地幫助。之后,教師要安排學生展開仿寫訓練,仿寫的主題可以和閱讀文章的主題相類似,這樣學生能夠充分地利用閱讀時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方式展開文章創作,也使寫作過程更加順暢。例如,學習《開國大典》后,教師可以利用本文的題材,讓學生展開仿寫訓練。首先,教師要將課文的內容和知識詳細地教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了解作者如何描寫“典禮”。其次,再為學生設置主題,如“參加開學典禮”,讓學生根據“開國大典”中的寫作方式來仿寫“開學典禮”。學生在仿寫時不僅能夠進一步回顧課文中的知識,并且可以運用到其中的寫作方式,使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步提升[2]。
四、增加課外閱讀和讀后感寫作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包含了各式各樣的文章,這些文章具有非常優美的內容和大量的語文知識,對小學生非常有幫助。但課本中的文章數量比較少,而且有的課文還是節選的章節,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小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加大小學生的閱讀量,通過大量的閱讀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提高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訂閱一些報刊并從中挑選一些合適的文章讓學生展開閱讀。教師也可以尋找適合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的名著,并合理安排閱讀計劃,讓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展開閱讀。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當學生展開課外閱讀時,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地詢問學生的閱讀狀況,要對學生產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小學生更加高效地閱讀文章和書籍,提高理解效率。同時,教師還要教授課外文章中優秀的語文知識和寫作方式,使小學生能夠不斷積累到更多的寫作素材。另外,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開展課外閱讀的同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展開“讀后感”作文訓練。如學生閱讀完某篇課外文章時,要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感想以及學習到的知識寫出來。這樣不僅進一步回顧了課外文章的內容和知識,而且還鍛煉了寫作能力。例如,學習《猴王出世》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其中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精彩的故事情節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小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學生學習其中的知識和積累更多的文學素材。如在閱讀某一章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悟寫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總之,閱讀和作文在小學的語文課程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這兩個環節,并且需要將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整合到一起,利用科學和高效的方式實施具體的授課,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展開閱讀和作文訓練,切實有效地幫助小學生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秦傳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分析[J].科學咨詢,2021(8):118-119.
[2]李晨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J].文存閱刊,2021(8):77.
作者:繆天祎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小河中心小學
- 上一篇:寫作教學怎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 下一篇:讀后續寫助力學生英語寫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