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17 09:19:26
導語: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林業在新時代表現出了新的發展特點。為了更好地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我國林業生產的要求,進一步加深對國家政策的解讀,不斷優化林業生產的管理體系,深化林業生產的科學技術改革。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先進的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也成為了進一步推動林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動力。以遼西地區為例,從多方面出發尋求突破,進而推動我國林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林業生產的大力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與幫助,林業生產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勢頭向前發展,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我國遼西地區屬于半干旱地區,林業生產結構中占據主體地位的是經濟林,主要包括蘋果、杏、梨子、山楂、核桃等。遼西地區的地理條件相對復雜,光熱條件較好,有助于在遼西地區展開林業生產,進一步發揮林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1林業育苗培育技術
1.1合理選取育苗地
為推動林業生產高質量的發展,首先在育苗培育過程中要選擇好育苗地。由于不同的樹種對氣候、土壤的要求存在差異,各地生長環境也存在不同,要綜合當地的生態環境,適地適樹。根據遼西地區的地理環境因素進行育苗地的選取,首先要考慮到土壤養分問題,同時,育苗地應當具有較好的排水條件,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這些因素決定了林業產品能否順利地完成播種、成長、進入市場的流程[1]。育苗地的光照條件應當充足,并遠離暴風災害的侵擾。因此,在選取育苗地的時候,應當聘請專業的、具有多年從事經驗的工作人員來到候選地進行考察,在經過調查和比對之后,選取綜合水平最好的地方來作為育苗地。在進行培育之前,育苗地的土壤條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所以要先對土壤進行改良。由于遼西地區處于半干旱氣候區,出現干旱問題的幾率較大,因此在進行播種之前,首先要進行好松土,增加有機肥的施加量,做好灌溉系統,確保土壤的濕度達到合理的區間內。這些指標要與具體的所培育的苗木的生長指標相匹配[2]。
1.2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對于苗木培育來說是一項非常基礎的工作,也決定了苗木的質量。首先對種子進行選擇,主要是為了提高苗木質量。可以說,質量越好的種子,幼苗的成長就越好。因此,在種子的選取上,首先要尋找到品質優良的種源。經過培育發現,母體植株自身質量的好壞,與種子自身質量的好壞呈現正相關的關系。當選取好種子之后,就要對種子進行處理。種子催芽處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出苗率。在催芽完畢之后,要對種子進行清洗與消毒,剔除帶有病菌的種子。經過催芽處理后,種子在發芽速度上相比于未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更有優勢,同時其抗蟲抗害的能力也相對更強。通過加強對種子的處理更好地完成育苗工作[3]。
1.3播種
播種同樣是苗木培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在進行播種的時候,要對播種區域內的水分條件、土壤溫度、空氣溫度、播種時節等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在考慮到遼西地區的整體氣候特征與播種地的氣候條件特點,在播種時要加強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氣候變化的觀測,做好對氣候變化的預報工作,從而更好地掌握播種時機。同時,還要調節好播種時的空氣溫度與土壤溫度。遼西地區為半干旱地區,在播種時需要對種子進行遮蓋,做好引水灌溉。如果播種地的環境溫度比較低,也可以加強有機肥的釋放。有機肥在土壤中會發生酵解現象,這將會為種子的生長帶來適宜的溫度。最后,要注意好對播種地的水分的調節。如果在播種時趕上了大風或高溫,就要更加科學地進行灌溉,保證生長所需水分。
1.4施肥
充足的養分是苗木生長的動力,而施肥正是為苗木提供充足的養分的基礎工作,因此必須根據種子的不同的生長階段來進行科學的施肥,對施肥的次數、肥料的用量進行調控。同時,針對不同種類的種子,要根據不同種子的生長需求追肥或施底肥。尤其是在施底肥的時候,通常選取經過充分發酵后的圈肥來用作施肥原料,施肥時盡可能保證155g/m2的合理配比,從而讓苗木獲取充分的營養。在化肥的選取上,同樣可以根據苗木在不同階段的生長特性來有針對性地選取鉀肥、磷肥、氮肥等肥料,促進苗木的健康生長[4]。
2移植造林技術
2.1移植時間
合理的苗木移植時間是確保工作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甚至能夠直接地影響到苗木的存活狀況。對于遼西地區來說,進行苗木移植的時間通常處于3月~5月。春季時當地的氣溫開始升高,土壤的溫度也基本處于適宜苗木生長的范圍之內。
2.2苗木移植規格
通常情況下,移植苗木的主要以胸徑4cm左右的三岔幼苗為主,其高度一般在35~45cm為最佳。大部分情況下,選取小型喬木作為移植的主體。如果因為特殊原因而選擇大型喬木時,通常將幼苗的長度控制在110~130cm。同時,針對苗木總體種植規模,通常將其控制在每公頃內種植500株左右[5]。
2.3病蟲害防治
2.3.1加強病蟲害防治。要有針對性地對苗木生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病蟲害來展開防治。不同的苗木在不同的生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不同的病蟲害,必須要結合種植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如果碰到了食葉類病蟲害,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液乳劑的釋放,濃度控制在400倍液,從而對這類病蟲害實現有效的控制。如果碰到了腐爛類病蟲害,選取911乳劑來進行治療,濃度配比控制在2000倍左右,確保藥物的釋放能夠取得最佳的效果。此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對有害袍子核進行清理。為了進一步提升藥劑的效果,可以避開白天溫度較高的時間,而選擇在溫度相對較低的晚上或者傍晚來進行藥物的噴灑,進而降低高溫對于藥物藥性發揮的影響。最后,在噴灑藥劑時還要結合不同生長階段進行判斷,在判斷當地進入到了害蟲生長的蟲卵階段時,應當主動出擊,大力噴灑藥物,從而對蟲害造成沉重的打擊,提高防治效果,確保苗木能夠生長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中[6]。2.3.2加強病蟲害防治的季節規劃。要加強對于病蟲害的季節性的調控,正確的防治時機,實現防治工作的最高效率。在大多數情況下,植株在最初剛抽芽時,是展開防治工作的最重要的時間。根據病蟲害的生長規律來進行春季的防治計劃的組織安排,有利于提高春季防治的工作效果。春季是病蟲害的高發季,這是植株大多處于幼苗狀態,如果病蟲害失去控制,就會對植株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必須要在幼苗階段就做好全方位的病蟲害防治。制定對策時要有遠見,有預見性,及時地切斷病蟲害的生長條件,防止病蟲害在現有的條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壯大。在冬季時,同樣也可以展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遼西地區的冬季溫度很低,如果在這個時候對植株噴灑藥物,有利于讓植株們更好地抵抗細菌病毒的攻擊,同時也可以將藏在植株上的一些蟲卵進行剔除。2.3.3提高對病蟲害防治的監控力度。針對病蟲害的防治問題,最好的辦法是防患于未然。在病蟲害未出現或者剛剛出現苗頭的時候對其進行撲滅,有利于節約成本、降低損失。而想要做到這樣的工作效果,必須要將加強監管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苗木種植區域,要定期地安排技術人員來進行巡邏,定期進行抽查和檢驗,對苗木的生長情況,病蟲害的發展狀況進行調查。針對苗木生長時間與病蟲害發展情況來制定好相關方案,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避免問題出現之后的進一步擴大。在管理網絡上,要積極地與其他防治點進行溝通,建立一個完善的病蟲害防治網絡,在當地形成一個大范圍的病蟲害監測基地,實現各培育點的信息共享,讓各方都能夠對病蟲害的出現產生及時的反應。最后,還要加強對于樹苗的檢驗調查,堅決剔除外來的入侵生物,進而對苗木生長地的環境造成毀滅性打擊,因此,一旦發現外來生物,必須立刻進行處理。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35要從苗木培育、移植造林、病蟲害防治3個方面出發,優選育苗地、優化育種技術、加強施肥管理、優化時間與規模管理,并從季節性與監控的角度進一步提升病蟲害防治的質量,推動當地林業生產邁入到新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吳敬芝.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21):55-56.
[2]謝湘生.論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0(08):159-160.
[3]張雪琴.分析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14):41,43.
[4]周芬玲.簡析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科技資訊,2020,18(19):73-75.
[5]董弇杰,丁文麗.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的分析[J].新農業,2020(05):26-27.
[6]張宇.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的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19):92-93.
作者:范國軍 單位:國有喀左縣十二德堡林場白塔子苗圃
- 上一篇:醫院醫療設備運維管理系統探討
- 下一篇:心理詞庫理論在詞匯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