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等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05-24 15:14:25
導語:冶金等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作目標
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和有較大影響的生產安全事故,有效防范遏制一般事故,實現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全面完成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持續完善,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有效運行,安全生產基層基礎不斷夯實,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顯著提升,打造一批安全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較高的示范企業,推動全市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舉措
(一)全力優服務,開展安全生產問診行動。
1. 開展護航企業發展專項行動。以一個月為單元,分為“免費體檢周”、“整改提升周”、“服務回訪周”、“亮劍執法周”四個節點。第一周聘請專家為重點企業免費體檢;第二周由企業自行組織整改;第三周聘請專家進行服務回訪;第四周對敷衍整改、拒不整改的企業進行執法檢查。通過上述方式,指導服務企業消除安全隱患,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有效落實。
2. 開展安全生產專題培訓。按照工貿行業重點風險類型,針對性制定年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實施安全教育培服務向基層一線傾斜,重點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關鍵崗位操作人員。通過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履職意識和能力提升,推動解決企業安全生產“不會做、不能做、做不好”的問題,努力提升企業一線人員風險辨識管控、安全操作、應急處置等各項基礎能力。
3. 推動小微企業幫扶服務。通過信息化系統、微信群或舉辦業務培訓班等方式,建立與轄區內所有工貿企業的有效聯系。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和事故警示教育,指導幫助小微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管理知識。結合《小微企業安全生產托管標準》泰州地標,充分發揮本土專家示范引領和第三方服務機構指導作用,構建“企業主導、部門服務、第三方配合”的安全生產自律自治機制。
(二)全力抓整治,開展本質安全提升行動
4.開展設備設施本質安全提升專項治理。嚴格執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強化技術保障,嚴控高危區域作業人數,提升設備和工藝安全水平。加快實施高危行業領域“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運用安全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在高風險生產工藝和重要設備設施實現監測監控、安全聯鎖自動化,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5. 開展粉塵涉爆企業除塵系統專項治理。全面開展粉塵涉爆企業除塵系統本質安全核查,學習借鑒涉爐企業專項治理經驗,推動泰州粉塵地標制定充分考量我市粉塵涉爆企業特點,組織粉塵地標專題培訓解讀和推廣實施,加強粉塵涉爆企業除塵系統專項核查驗收,督促企業健全完善粉塵防爆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及清掃記錄。
6. 開展有限空間作業規范化建設。多措并舉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指南》泰州地標宣貫力度,重點針對造紙、醬腌菜和附屬污水處理設施工貿企業開展常態化執法檢查,組織涉爐企業進行有限空間排查和風險辨識管控,督促全市有限空間作業企業健全有限空間臺賬資料、落實作業審批制度、配齊個人防護用品。
7. 涉爐企業專項治理鞏固提升。進一步深化涉爐企業專項治理,督促企業對照《金屬冶煉企業中頻爐使用安全技術規范》省級標準查漏補缺、整改提升。完善、推行涉爐企業主要負責人積分動態管理制度,強化結果運用、實施分級管理,推動企業對照驗收標準強化常態化管理。組織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回頭看”行動,防止安全隱患反彈回潮。
8. 深化危險化學品使用安全專項治理。對前期專項行動工作進行總結,部署開展液氨制氫企業安全專項治理。充分結合我市液氨制氫企業特點,制定液氨儲存、使用的安全規范,打造示范亮點企業,穩步推進液氨使用、儲存場所的規范化建設,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成果。
9. 開展新興行業領域風險隱患摸排整治。繼續開展陶瓷內襯復合鋼管行業調研排查摸底,指導行業企業開展隱患整治。對醫療器械、光伏玻璃、鋰電池生產、儲能電站等新興行業企業開展摸底調查和風險分析,嚴防未知領域風險失管、失控。
(三)全力搭平臺,開展基層基礎強基行動
10. 構建精細化執法監管模式。以“局隊合一”執法模式為基礎,完善涵蓋指導、服務、教育、監管、執法的“五位一體”規范執法體系,推行事前公示提醒、集中培訓輔導、專家指導服務、企業主動整改、執法檢查提升“五步工作法”。通過專項執法、聯合執法、“雙隨機”執法等方式,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持續保持執法高壓態勢。突出檢查指導結果運用,實行差別化監管執法。強化企業自律,對安全管理不嚴格、事故易發多發或重大隱患整改不力、不使用市局信息化平臺的企業加大執法檢查頻次。
11. 構建監管人員能力提升體系。按照“因人施教、因需施訓”原則,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制定培訓教育計劃,圍繞監管溝通能力和隱患排查能力,采取“行業共性+領域個性”模式,量身定制符合監管人員能力需求的教學內容。定期舉辦安全技能競賽、履職能力測試、安全生產論壇、交流研討等活動,以賽代練、以賽促學,擴大示范與輻射效應,提升監管人員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
12. 健全多元化協同治理機制。組織制定并落實《關于全面加強我市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完善冶金工礦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協作運轉機制,健全成員單位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匯聚部門監管合力。搭建“協企”合作平臺,分行業領域組建專家服務指導團隊,積極邀請省冶金協會、安科院來興服務指導,引導行業協會聯合重點企業打造科研基地,促成協會和企業在科研、培訓、安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智賦能。
(四)全力強根基,開展管理能力提升行動
13. 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推廣企業內部報告獎勵“吹哨人”制度。開展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述職評議、履職審計等工作,增強企業負責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安責險風險評估和事故預防功能,督促高危行業企業全面依法依規投保安全生產責任險。
14. 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提檔升級。將“措施到位、行為規范、自主運行”作為企業標準化創建和運行的核心內容,督促工貿行業企業針對標準化創建運行過程中辨識出的危險作業、危險環節、危險部位和危險崗位,研究制定落實對應的管控措施和操作規范,指導企業建立起全員參與、全程管控、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引導企業開展標準化建設與運行質量自評估,常態化開展企業標準化運行質量審計,對審計發現的共性問題,及時研究改進。
15. 深化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全面推進企業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與企業教育培訓、監管執法等掛鉤,提高企業主動性、自覺性。持續推進企業根據《江蘇省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完善較大以上風險報告,推動企業將較大以上安全風險辨識管控的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企業每個崗位,實現企業“辨識風險、報告風險、管控風險”一致性。
(五)全力樹典型,開展特色創新引領行動
16. 推進安全生產地方標準制定。創新工貿監管方式、模式、思路,積累監管工作經驗。集中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項目,破解工貿監管難點熱點矛盾問題。挖掘創新項目的亮點、特色,形成標準化體制、機制,積極參與市級地方標準制定,有力推動工貿安全監管水平整體提升。
17.選樹安全生產樣板企業。在全市企業中,推薦確定樣板企業培育對象,通過安全專家點對點全程跟蹤服務,確保樣板企業創建質量。全市選樹安全生產樣板企業50家,示范班組20個,及時總結推廣安全生產樣板企業安全管理經驗和做法,以點帶面發揮典型引路作用。
18. 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發動全市工貿企業100%注冊使用市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全面完成基本數據錄入工作。在全市工貿重點行業領域企業試點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強化網上數據有效運行,實現執法管理、過程監控、統計分析、數據報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