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通信類課程教學改革現況
時間:2022-06-02 16:41:32
導語:高職通信類課程教學改革現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圍繞“崗課賽證”理念,結合我國5G新基建,圍繞“無線網絡優化工程師”工作崗位,分解崗位任務,重構通信類專業核心課程內容,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利用國家、省、市各級職業院校專業技能大賽,全方面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鼓勵學生考取崗位相關的職業等級證書,進一步培養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職教育;“崗課賽證”;教學改革;網絡優化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通知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中明確指出,改進教學內容與教材。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開發模塊化、系統化的實訓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崗課賽證”融合模式有助于高職教學的開展,有助于實現崗位對接,本文以通信網絡優化課程為例,圍繞“崗課賽證”融合機制,闡述高職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內容。
1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改革發展現狀
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就業作為教學的未來導向,注重學生理論知識與實際能力的提升,將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與畢業就業意愿進行充分結合,可將其作為課程設置的主要依據。高職院校的各門課程都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如果教學模式僅是停留在傳統方式上,忽視了實踐教學,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無法提升。近年,高職教學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時也暴露出來一些不足。為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實現優質就業,加快高職院校“雙證制”的實施,在高職教育改革中應用“崗課賽證”的模式極有必要,也勢在必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能型人才的數量處于匱乏狀態,學校的教學方式需不斷改革創新。近幾年省級或國家級的技能大賽逐漸成為熱門,學生通過參加技能大賽,應用日常所學的專業知識,讓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上,而是在實踐中親身體驗,了解所學專業的崗位職責,實現崗位任務與大賽項目“崗賽”相融合[1]。在備賽中,指導教師緊密與企業建立深度聯系,結合崗位需求能力,更新理論課程及其對應實訓技能任務的內容,與時俱進,實現“崗課”相融合。為了更好地完成學校向企業的人才輸送,實現精準育人,無縫對接,鼓勵學生參加相關行業認證,實現“課證”相融合,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2基于“崗課”融合的通信網絡優化課程建設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單一化網絡技能優化人員已無法滿足網絡優化崗位技能需求,“一專多能”型人才已成為行業主流人才發展趨勢[2]。5G網絡優化人才要求在具備熟練的2G/3G/4G網絡優化基礎上,熟練掌握5G網絡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深入理解5G網絡架構,通過虛擬化、智能化運維優化解決5G網絡疑難問題,保障網絡運行質量。隨著移動通信的高速發展,3G過渡到5G不到10年,崗位工作內容不斷變化,這一現象要求與崗位銜接的課程、甚至人才培養模式要與新的崗位需求對接,及時重構課程內容,以適應最新的崗位需求。只有將學生就業和日常教學進行有效銜接,才能促進教學水平提升。(1)基于5G網優人才崗位的課程建設目標。通信網絡優化課程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學生網優技能與職業素養,鼓勵學生參加5G網絡運維“1+X”證書考證,或者運營商組織的網優工程師證書考證,如:電信網優證書《無線網絡調整支撐服務資格證書》、中國移動網優證書《中國移動無線網絡協優工程師證書》。同時,鼓勵學生參加省市級技能競賽,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熟練程度,能夠實現以賽促學的目標。依托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通信網絡優化所對標的5G網絡優化工作崗位的素質要求和技能要求,隨著5G新技術的應用,企業對于5G網優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改變,勢必要求課程內容的重構。同時,基于“崗課賽證”四融合背景,除了“崗課”,“課賽”“課證”都需要加強進一步的融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國家建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通信網絡優化為例,校企深入合作,探索基于“崗課賽證”相融合的課程改革實踐內容。(2)理論課程內容重構與教學實施。重構對接5G網優崗位的課程內容,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為“崗課賽證”提供支撐[3]。為了滿足市場對于5G網優人才技能要求的變化,在通信網絡優化課程教學內容中,需要增加5G網絡理論知識,包括5G網絡概述、5G網絡關鍵技術、5G網絡信令、5G網絡架構、5G網絡空中接口等理論內容,也需要增加工程實踐類知識,包括5G網絡規劃、5G網絡測試、5G網絡優化,5G網絡案例分析、5G網絡KPI以及5G網絡優化展望等內容,并配套相關的課程知識點資源、習題等,滿足學生探究學習的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增加5G應用先進案例,以及結合5G知識點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工匠精神、科學精神、團隊意識等,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課程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結合學情特點和崗位工作過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設計“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如圖1所示,展示了本課程從教學內容到教學評價的總體流程。(3)課程實訓技能操作項目設計。與通信網絡優化配套的實訓課程是無線通信網絡優化實戰。無線通信網絡優化實戰項目內容符合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原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的職業技能與素養;本項目對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原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起主要支撐或明顯促進作用,與前續課程通信網絡優化,實現理實一體相融合,實現扎實理論基礎與崗位能力的互相補充,相輔相成[4]。本實訓課程設計的理念是從高職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群學生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單項能力目標如表1所示),以任務驅動化設計為導向,要求學生完成整個項目并形成相應的網絡優化分析報告。
3構建“崗課賽證”融合體系的實踐探索
(1)以5G網絡測試與優化實訓項目為依托,實現教學任務對接5G人才崗位技術能力,達到“課崗”融合。從2G、3G、4G直至5G,緊跟著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步伐,讓學生學習最新的通信技術。近兩年,隨著5G虛擬仿真軟件、5GVR虛擬現實、5G工程網絡測試優化分析軟件等軟件及硬件設備的購置,為學生提供了最新最全的網絡優化實操的軟硬件基礎[5]。課程采用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結合5G新技術,重新編排5G實訓項目內容,幫助學生親臨實地體驗5G網絡優化的全流程。項目設計的典型工作任務遵循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共同定制完成,基于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而開發的實訓項目任務,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對整個網絡優化全流程進行崗位任務分解,從而對實訓內容進行編排。(2)基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理念,實現技能大賽項目融入課程教學內容。在“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人才培養教育改革中要不折不扣地落實“以賽促學”的教育策略,將學生參加相關的專業技能競賽以及取得的成績納入學生專業課程考核體系,讓學生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參加“5G全網建設技術”和“5G網絡切片”,以及“5G技術及應用”的技能競賽,并努力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參加技能競賽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熟練程度,能夠實現以賽促學的目標。同時,可以將賽項實操項目融入實訓教學,有助于建立新時代“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體系[6]。(3)深入校企合作,實現“崗證”雙融合、精準育人策略。課程培養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網優技能與職業素養,鼓勵學生參加5G網絡運維1+X證書考證,或者運營商組織的網優工程師證書考證,如電信網優證書《無線網絡調整支撐服務資格證書》、中國移動網優證書《中國移動無線網絡協優工程師證書》。通過實訓教學項目的學習,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能基礎,可以參加廣東省和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5G全網建設技術》,數通HCIA,HCIP,HCIE;大數據HCIA,HCIP,HCIE;云計算HCIA,HCIP,HCIE等相關華為ICT證書,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結語
“崗課賽證”融合模式是以積極倡導的“工學結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模式為基礎,由此延伸出來的人才培養模式,其對于高職學生未來的就業與職業發展有著推動作用,能夠讓學生的能力更加符合企業的要求,滿足社會的發展所需。本文圍繞通信網絡優化課程,從課程內容重構、實訓項目對接崗位任務、技能大賽以及課程相關證書等方面,闡述了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過程與實施成果。教學改革實踐思路主要以學生的專業課程設置為依據,從培養的機制、培養的理念、教學活動以及學生能力提升等方面著手,構建符合學校教學實際的“崗課賽證”融合體系,全方面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為高職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郭麗麗.基于移動通信專業教學資源庫的課程改革與實施[J].中國培訓,2016(16):79.
[2]李毅然,李海濤,周彬,等.基于“無線網絡優化”課程的校企合作初探[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3):30-32.
[3]王碧芳.高職無線網絡優化課程的教學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5):90-92.
[4]郭麗麗.高職課堂中的教學活動設計與教學效果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1(5):141-142.
[5]張海平,張建,張建輝.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8,39(14):30-32.
[6]李錚.高職通信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4):71-73.
作者:郭麗麗 單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PLC技術在礦山機械設備質量控制的應用
- 下一篇:P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