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寫作素材的方法
時間:2022-06-05 15:42:19
導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寫作素材的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平時若不注意寫作素材的積累,等到寫作時,就會出現沒有內容可寫的問題。為此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以期幫助學生養成多閱讀、多積累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一、學生寫作基本情況
寫作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考驗,但是從大多數學生寫作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比較低下,寫出的作文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因為不會寫、寫不好,還導致學生對語文寫作滋生出畏懼、抵觸等情緒。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
(一)從語文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開闊眼界、豐富認識,從而積累寫作素材。同時閱讀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和借鑒閱讀材料中精彩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起到提高學生自身寫作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挖掘和積累可用于寫作的素材,而閱讀材料應包括但不限于語文課本、其他學科的課本以及課外讀物。1.語文課本語文課本是開展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學生開展語文學習活動的主要載體,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入的課文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情感濃郁,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挖掘和積累素材。比如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有精讀課文《藤野先生》《回憶我的母親》,還有選讀課文《列夫·托爾斯泰》,這些都是以人為主體的文章,里面包含了大量精彩的人物描寫。比如在課文《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用“一個黑瘦的老師,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來寫對藤野先生的初印象,短短不到百字就通過外貌、動作、聲音描寫,將一個正直甚至帶著些刻板的學者形象展現在我們讀者眼前,之后魯迅先生又緊接著通過留級學生對藤野先生的描述,即“這藤野老師,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讓自己對藤野先生的印象與他人對藤野先生的印象相結合,使藤野先生生活簡樸、一心向學甚至不修邊幅的形象變得更立體、更豐滿。那么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作者都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藤野先生的哪些特點,從而幫助學生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可以展開隨文小練筆,讓學生也寫一寫自己的同桌,從而讓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將從閱讀中積累的素材應用在自己的寫作之中。2.其他學科的課本在日常教學之中加強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實現跨學科教學是新課標對當前學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意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將其他學科的知識納入到語文課堂上來,引導學生對其他學科的教材進行積極挖掘與利用,同樣也可以實現積累寫作素材的作用。學生要想寫出一篇內容飽滿、情感豐富的文章,就必須有大量的知識儲備,而學習地理可以讓學生足不出戶就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風土文化;學習歷史可以讓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的演變過程,見證國家的興衰榮辱;學習音樂可以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國的音樂家的音樂風格;學習美術可以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國畫家的藝術流派,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拿來寫作的素材,都會為作文添光加彩。3.課外讀物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還應將閱讀范圍從教材上拓展到更多的課外讀物上。有些學生家長認識到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會主動給學生買一些自認為對孩子學習有幫助的圖書,比如《滿分作文》《優秀作文》等,希望孩子通過閱讀這些作文書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實際上這些書籍根本提不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反而容易產生學生抄作文的現象。為此,教師不妨為學生介紹一些適合他們年齡段的、又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收獲的書籍,而且如今市面上的圖書、期刊多種多樣,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些感興趣的讀物,從而將課下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更積極地開展課外閱讀。為了提高閱讀質量,幫助學生樹立起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以此督促學生認真對待課外閱讀。
(二)從實際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可以寫進作文中的素材,關鍵就在于我們有沒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有些學生寫作文總覺得沒有什么內容可寫,究其原因是因為平時不注意觀察生活,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寫他們最難忘的一天,有些學生思索很久也想不出來要寫些什么,他們總覺得每天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單一枯燥,沒有難忘的事情發生。實際上盡管我們每天都在重復著一樣的生活軌跡,但還是會有許多不一樣的細節存在,比如課堂上因為回答出了一道難題,老師的表揚就可以讓自己一整天都心情愉悅,這就可以拿來當成自己難忘的經歷,再結合自己近日學習努力才能順利回答出教師的提問,從而將作文升華到努力就會有所回報的主題。又或者在家里因為自己隨口說的一句想吃什么菜,回到家就看見媽媽做好了放在餐桌上,這也可以拿來當成自己難忘的經歷,寫一篇贊頌母愛的文章,等等。這些都是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小事,但同時也是可以運用的寫作素材,而且這些小事反而更能夠引發真情實感,寫出一篇優秀作文。為了培養學生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生活、發現生活,從生活中去挖掘寫作素材。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去當地的菜市場,看一看當地的蔬菜市價,聽一聽商販的叫賣,感受一下濃濃的生活氣息。通過觀察,學生會了解有些菜因為受了雨水的原因不能存放所以被低價賤賣,有些菜因為疫情的原因不便運輸所以供應不足,還有些菜因為好存放不易壞而被大量采購,這些都是學生平時根本不會關注的,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哪些菜是種在地里的,哪些菜是長在樹上的。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會豐富認知,起到良好的積累寫作素材的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術積累寫作素材
互聯網可以說是一個內容豐富且在不斷更新的資料庫,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型媒介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收看新聞聯播,關注國內外的新聞大事,這不但有助于積累素材,還有助于提升學生思想的高度。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幾個干貨滿滿的微信公眾號或者微視頻賬號,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公眾號推送的文章或視頻,起到學習知識的效果。總之,積累語文寫作素材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于學生有沒有養成多觀察、多閱讀、多思考、多運用的習慣,只有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注意積累,等到寫作文時才能成竹在胸,下筆如有神。
作者:趙慶波 單位: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策略研究
- 下一篇:大學生就業與創新創業多維度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