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對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的影響
時間:2022-06-09 09:09:28
導語:護理干預對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可在保留膀胱癌患者膀胱功能的基礎上切除腫瘤病變,但術后復發風險較高。膀胱灌注化療是降低膀胱癌復發風險的主要方式,治療期間患者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表現,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為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遵醫行為,本文將延續性護理干預應用于膀胱灌注化療患者中,探討其影響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21年2—10月于我院治療的膀胱癌患者60例,均于術后進行膀胱灌注化療,具備配合能力,可獲得有效隨訪;排除無法配合參與、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將其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延續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50~80歲、平均(62.5±7.5)歲,文化程度:小學5例、中學15例、高中及以上10例;延續組:男22例、女8例,年齡42~78歲、平均(60.3±6.6)歲,文化程度:小學3例、中學16例、高中及以上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予以對照組化療注意事項告知、生命體征監測、出院健康教育、叮囑復查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予以延續組延續性護理干預。(1)組建延續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均為專科主管醫生、護士長、責任護士,護士長任組長,小組成員結合工作經驗、患者情況制定延續護理方案。(2)延續護理措施。為患者和家屬發放健康知識手冊便于隨時查閱,根據患者理解能力介紹術后膀胱灌注治療的優勢,強調其能夠鞏固手術效果、降低復發率,以提高患者認知程度和遵醫行為。膀胱灌注前1d,以電話通知形式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膀胱灌注后1d,以電話隨訪了解患者情況。建立微信群,邀請患者及家屬入群,以視頻、文字等方式進行健康知識推送,樹立患者正確的治療觀念,提高其自護能力。留取患者有效聯系方式、家庭住址進行隨訪調查,隨訪期間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對癥處理患者不良情況。與患者定期溝通,全面了解其心理狀況,指導患者以放松、音樂等干預方法穩定情緒。與患者家屬溝通,叮囑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支持、安慰和鼓勵。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遵醫行為。參考EORTCQLQ-C30生活質量評估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關系[1]。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遵醫率比較
延續組:完全依從19例、部分依從10例、不依從1例,遵醫率為96.67%;對照組:完全依從10例、部分依從10例、不依從10例,遵醫率為66.67%。延續組遵醫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375,P<0.05)。
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延續組:總體健康為(70.5±6.5)分、軀體功能為(75.5±8.5)分、角色功能為(64.5±4.5)分、情緒功能為(71.5±5.6)分、認知功能為(70.5±5.5)分、社會功能為(69.8±5.8)分,對照組:總體健康為(57.5±5.5)分、軀體功能為(62.3±4.5)分、角色功能為(40.5±3.5)分、情緒功能為(56.5±4.5)分、認知功能為(60.5±4.3)分、社會功能為(63.6±4.6)分。延續組生活質量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9.6562、8.6803、26.6256、13.2055、9.0591、5.2970,均P<0.05)。
3討論
膀胱灌注是預防膀胱癌術后復發的關鍵,但膀胱灌注具有治療時間長、需進行侵入性操作的特點,會加重患者的身心負擔,影響治療依從性。因此,有必要為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治療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延續性護理干預是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前提下開展的出院后護理工作,是從院內護理向家庭護理的過渡,可以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知識知曉率,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李海燕[2]研究指出,延續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膀胱灌注化療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張云瀾[3]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本文結果與以上學者研究結果相一致。綜上所述,在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期間配合延續性護理干預的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劉臘梅,冉林晉,王琦,等.延續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0):111,113.
[2]李海燕.延續性護理對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患者情緒調節及依從性影響[J].飲食保健,2018,5(50):211.
[3]張云瀾.探討延續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效果[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8,26(2):117-118,123.
作者:倪麗麗 單位:中國醫科大學第八臨床學院鞍鋼集團公司總醫院
- 上一篇:藝術設計學應用型課程建設思路
- 下一篇:大數據推進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改進策略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