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路徑
時間:2022-06-09 15:05:34
導語: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認識打造“金課”的總體要求背景,從物流管理“金課”的認識、打造“金課”的問題界定及“金課”過程思維,從專業發展發展定位、工作任務等方面分析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的路徑。
一、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研究背景
人才進行培養是大學的本質工作職能,本科學生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按照現代化課程建設理念,遵循新時代人才成長規律,需建設一批具有“三性一度”的“金課”。為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在學校課程建設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學生最直接、最關鍵、最顯效的受益內容。打造“金課”的途徑需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考試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專業為中心的轉變。[1]
二、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金課”“金課”的實質
物流管理“金課”要求反映地方產業特色、地方新文化,要求建立“地方學派”對物流管理學習的新教學模式。物流管理“金課”應具“兩性一度”性,其中物理管理專業課程的高階性指出課程應是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結合體,重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性指的是教學形式上要不局限于傳統模式,而且要適時采用先進性技術,教學內容也要與時俱進;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挑戰性指的是課程有一定的難度,在專業基礎內容前置的條件下,教師要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引導開展課堂拓展。[3]學生課上課下都要花時間去學習和思考,加強與教師的互動,才能發揮好雙邊收獲。為確保“金課”高質量、有條不紊地開展,必須有一個合理的教學設計對其進行指導。[2]在教學設計研究方面,葉亮亮提出混合式教學設計模式包括前期分析、情境與任務的設計、資源與活動的設計與開發、教學活動的實施和教學評價五個階段。
三、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要求
物流管理專業“金課”是一種更關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效果的評定,尊重專業學生的個性化需要,保有專業教學課程中心質量,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課程體系。首先,物流管理專業的金課離不開對金課的學術理解,高校改革人才評價和教學評價制度,改變高校在人才評價中唯科研、論文性,從教學效果的評定上想辦法,打通教學型教授的晉升通道。其次,金課的打造離不開學生對它的正確認識。大多數高校已經迎來第一批00后進入大學校園,他們將成為大學生的主體。00后大學生比較關注自身的情感,追求個人價值體現,偏好尋求存在感、身份感和歸屬感。但不得不說大學教育還是屬于大眾教育,不能過度個性化,兩者是矛盾又統一的,如何平衡是金課的藝術性體現。再次,金課的基礎是回歸課程建設。課程是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專業學科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結合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加入專業實踐教學,打造理論+實踐線上線下雙車道,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
四、物流管理專業打造“金課”的問題界定
(一)課程存在定位不清晰,部分課程與其他課程內容交叉重復。目前部分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存在定位不太明確,知識、素質、能力有機融合度不高,課程銜接度有待不高等問題。首先,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現在標準的不理解。大家都在有意識的打造線上線下課堂,但是對達到金課的標準的理解,還有些模糊,部分認為有單純的線上線下課堂集合就是金課。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主要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集中實踐課程等,課程內容銜有待接優化,交叉重復情況有待降低。(二)物流專業打造的金課量少,并缺少地方味。首先,由于教育資源的投入力度和投入的地域限制,部分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成效不明顯。即使目前我國大規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MOOC已上線,多以課程為申報單位,課程上線數量達到10000余門,可供西部高校可以選用的課程資源數量已經超過65000門次。但部分高校的在線課程少,物流管理專業類的在線課程少之又少。在線學前教育課程大多涉及健康、語言、社會等領域的課程。但關于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較少。其次,受教材局限思維嚴重。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高校在修訂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大綱時,部分以單一教材作為教學大綱的編制指導,難免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很少課程是基于課程內容形成學習指南后,再進行教學的。再次,從教材到教育,地方味兒缺乏。教學內容局限于單一教材,重新梳理章、節、知識點,突出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
五、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路徑
為了我們進一步發展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因素回歸”,提升本科課程教學質量和專業辦學水平,物流管理專業“金課”建設需以培養誠信物流人為行動指南;深入推動高質量物流課程建設,保持地方味;堅持穩重求進總基調,樹典范,力推廣;貫徹“5著力”,提高課程質量;建設校企結合平臺,打造優質核心課程及項目課程。(一)以培養誠信物流人為行動指南。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特別是物流領域涉及物流金融業務,鑒于物流企業在其中所充當的角色,誠信物流愈加值得重視。提升教師的現代教育理念、學生的道德素養成為誠信培養的重點。按照市場需求、行業需求、企業需求打造課程內容和課程形式,根據學生需求確定教學方法,根據社會需求培養合格的五路人才,更好地開展課程建設。高校教育須堅持靶向發力、精確制導,充分發展發揮學生思想文化建設的舉旗定向的作用,推動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建設和發展。(二)深入推動高質量物流課程建設,保持地方味。盡管我們的教育可以借鑒國外的有益做法,但也得考慮地方特點、地方學校的辦學實際,“扎根本地辦教育”。如依托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平臺,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企業指導下,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辦學,讓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發工學結合課程體系。完善以物流業各崗位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能力遞進、多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3](三)堅持穩重求進總基調,樹典范,力推廣。在適應經濟形式變化的基礎上,緊抓“金課”發展的中心,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益,增強課程的創新性、高階性、挑戰性等,不斷增強專業發展后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穩重求進總基調,樹典范,力推廣。堅持課程質量第一、課程數量優化,深化課程,關注課程使用率。積極選樹先進典型,開展多種形式的推廣交流。加強企業+高校+政府的合作,加強對普遍規律的經驗和實踐的總結和提煉,開展有針對性的課題研究。(四)貫徹“5著力”,提高課程質量。著力育人守護,營造打造物流管理專業“金課”的最佳環境,全面整頓教育教學秩序,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著力校企合作,硬化打造物流管理“金課”的行動路;著力人才支撐,形成人才智囊團;著力資源建設,完善打造物流管理專業“金課”的配套設施;著力機制驅動,強化打造物流管理專業“金課”的組織保證。(五)建設校企結合平臺,打造優質核心課程及項目課程。建設校企結合的優質核心課程及項目課程,開發自主學習的物流管理核心課程教學資源庫,奮力推動物流管理專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一方面,邀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行業專家參與專業課程建設,根據崗位(群)要求對專業能力進行梳理,參照物流業各工種有關國家職業技術標準的需要,并物流管理相關工作任務為核心,重點建設專業應用實踐課程,滿足培養學生良好的就業能力需要。另一方面,建立有關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其內容包括課程標準、課件、教案、試題庫等,擴大學生習空間,并以學院數字校園網作為支撐平臺,系部配置專人對核心課程教學資源庫管理。
引用出處
[1]蔡芳婷.打造以本為本的學前教育“金課”[J].文教資料.2019.3
[2]張新啟.打造高職“金課”的理念與舉措[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
[3]蒲白翎,章鋆.“課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實踐————以酒店管理專業“宴會設計與管理”為例[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1(4).
作者:王情香 李亞男
- 上一篇:觀光采摘型果桑園設計改造方案
- 下一篇: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群課程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