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疫綜合防控技術分析

時間:2022-06-13 08:36:12

導語:獸疫綜合防控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獸疫綜合防控技術分析

摘要:現階段,我國養殖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但仍然會受到動物疾病的阻礙,其中就包括小反芻獸疫,一旦感染將會嚴重影響養殖業的整體發展。基于此,本文對小反芻獸疫的具體情況展開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強化病死畜處理、落實責任制度及提升宣傳力度等綜合防控措施。

關鍵詞:小反芻獸疫;綜合防控技術;檢測報告;宣傳推廣

小反芻獸疫(PPR)也可以叫作“羊瘟”,是近年來養殖業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的傳染疾病,并對整體產業發展造成十分嚴重的威脅。小反芻獸疫在2007年的時候首次傳入我國,不僅嚴重危害牲畜健康,同時還會造成養殖戶難以預計的經濟損失。因此,相關部門與養殖人員應不斷加強對相關綜合防控技術的研究。

1概述

1.1癥狀

小反芻獸疫還可以被稱之為小反芻獸瘟、羊瘟,是一種由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觸傳染性疾病。小反芻獸疫在傳播過程中具有感染性強、發病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等特點,對山羊、綿羊以及野生小反芻獸等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傷害。在所有感染小反芻獸疫的動物當中,山羊的表現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其表現出來的癥狀相較于綿羊等也更加嚴重。總體來說,山羊在感染疾病之后所反映出來的癥狀與人類患病也存在一定的相通之處,通常情況下山羊的體溫是比較穩定的,但在感染小反芻獸疫之后就會出現體溫突然升高的問題,一般可以達到40℃~42℃。在這一階段山羊一般不會出現死亡的現象,在這之后的階段則是羊死亡的高發階段。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熱之后,病羊會進一步出現口腔黏膜充血的癥狀,隨后還會出現潰爛的問題。在這一階段初期,病羊會流出水狀的鼻涕,隨后會變得黏稠,在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鼻孔的堵塞,引發山羊呼吸困難等問題。鼻子內部因長時間存在黏稠鼻液會引發組織壞死,在這樣的情況下,病羊眼睛也會出現粘性分泌物,導致山羊的眼睛也會出現炎癥。此外,大部分感染小反芻獸疫的山羊都會出現腹瀉的癥狀,長此以往就會引發脫水、造成死亡。總的來說,小反芻獸疫的感染將會對畜牧養殖行業造成十分嚴峻的威脅,不僅是影響羊群成長的主要因素,還是限制羊類加工業發展的關鍵原因,導致羊肉質量的下降。

1.2流行病學

小反芻獸疫在流行病學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小反芻獸疫病毒(PPRV)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密切接觸,病毒主要的存在場所包括眼、鼻、口腔分泌物以及糞便當中,同時在環境中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患病的動物出現咳嗽以及打噴嚏等癥狀就會導致其他動物出現感染,在疾病的潛伏期也會導致感染。第二,小反芻獸疫的潛伏期通常情況下為4~6d,范圍可以擴大至3~10d;第三,小反芻獸疫發病率最高的是山羊,可以達到80%~90%,病程也可以超過兩周;第四,山羊感染該病后病死率可以達到50%~100%,尤其是在有易感群體的時候,死亡率也會顯著升高。

2綜合防控技術

2.1加強飼養管理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養殖場最好可以實施“自養自繁”、“全進全出”的科學養殖模式,保證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反芻獸疫的發病率。養殖人員在日常開展飼養管理的過程中,飼料購買以及羊只引進等工作應避免受該疾病威脅的區域,同時保證可以在封閉式管理模式下開始嚴格的消殺管理工作,定期對羊舍環境進行消毒[1]。養殖場還需要加強對相關飼養技術與防疫知識的學習,提升對小反芻獸疫危害性的認識,確保飼養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2.2做好消毒工作

實施消毒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殺滅病毒源頭,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應采取火焰、熏蒸以及沖洗等多種方式對養殖場內設備、人員與車輛進行消毒。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區域與物體所采取的消毒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羊舍、車輛、屠宰區域等可以采用噴灑消毒液的方式進行消毒;羊舍內部飼料、糞便等清理工作可以采取集中發酵或焚燒的方式;人員的生活辦公區域則可以通過噴灑式消毒方法進行消毒。此外,在進行人員消毒的時候往往采用酒精以及碘化物等,而堿類與氯化物則更多用于對建筑物、車輛以及相關設施的消毒當中。

2.3強化病死畜處理

在養殖區域出現疫情的時候應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對活羊的管控以及對病死畜的處理。養殖場在確認疫情之后需要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匯報,并由當地政府對活畜交易市場進行暫時關閉。對于已經確診的病畜及同群、從疫區引進的牲畜以及受到污染的本地牲畜應立即撲殺,并在動物防疫人員的指導下完成一系列無害化處理。

2.4落實責任制度,加強檢測報告

落實完善的責任制度也是推進防疫工作的重要舉措。在實際開展飼養管理的過程中,養殖產內部應積極明確任務分工,針對小反芻獸疫落實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對于遲報、瞞報、謊報疫情等工作失職情況都需要予以處罰。與此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相關管理人員對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切實將科學、合理的防疫措施落實于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對于沒有嚴格執行防疫制度的行為也需要實施相應的處罰措施。在進行小反芻獸疫防疫工作的時候,養殖人員應切實加強監測報告,積極開展流行疫學調查以及疫情排查工作。一旦羊群內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應及時上報,并妥善做好疫情的溯源工作。此外,相關人員還需要針對小反芻獸疫開展風險評估工作,保證可以第一時間掌握疫情的最新動態。

2.5提升宣傳力度

很多時候養殖場對小反芻獸疫的預防不足是因為宣傳工作的不到位,養殖人員并沒有對該疾病形成足夠得了解,同時也不清楚該疾病會對羊群養殖造成的嚴重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養殖場有必要不斷加強對防控技術管理的推廣,幫助更多人員掌握小反芻獸疫的傳播渠道與防控措施。該疾病具有著很高的死亡率,一旦感染將會出現十分嚴重的后果,為減少養殖戶的損失,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組織該疾病傳播渠道以及后果的宣傳,切實提升人們對其的關注度,促進養殖行業經濟效益的提升[2]。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開展宣傳工作的時候,應注重內容的合理性與有序性,避免因雜亂宣傳而降低整體的工作效率。通過合理的宣傳工作可以最大限度提升人們對小反芻獸疫的了解,確保相關防御措施的穩定落實。

2.6建立專項防控小組

現階段,針對小反芻獸疫的防治措施主要為注射疫苗,但在進行注射之后并不代表其患病率會顯著降低,羊群中仍然存在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因此,相關部門、養殖人員以及醫療人員應合作建立專項防控小組,加強對防控技術的研究力度,爭取可以實現疫苗防控力度的最大化。此外,防控小組還需要負責疫苗注射的監管工作,對于適齡的羊群應積極推進疫苗注射,并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開展相應的培訓與講座,幫助人們提升對小反芻獸疫防控技術的掌握,從而達到提高羊群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3結語

小反芻獸疫作為當前十分常見的一種牲畜傳染疾病具有傳播范圍廣、危害性大等特點,同時除了羊群以外其他動物也會受到威脅,因此相關部門應不斷提升對該疾病的重視程度。在實際開展養殖工作的時候,養殖戶應切實做好飼養管理、消毒殺菌等方面工作,同時提升宣傳力度,提升對該疾病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孫國華.羊小反芻獸疫綜合防控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養殖與飼料,2019(1):90-92.

[2]吳昊林.羊小反芻獸疫綜合防控技術及推廣[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23):34-35.

作者:王俊芝 孫振寶 單位:唐山市豐南區大新莊動物防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