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干預對心肺功能的影響

時間:2022-06-15 08:45:28

導語:中醫護理干預對心肺功能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護理干預對心肺功能的影響

摘要:目的研究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心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在我院心血管內科進行診治的8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中醫護理干預的方法。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肺功能狀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內容評分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兩組間在左心室射血分數上、左心室舒張末期的內勁以及左心室后壁的厚度上指標上與護理前比都有顯著的提高(P<0.05)。經過治療后的MVV和FEV1/FVC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更為明顯(P<0.05)。結論中醫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心肺功能。

關鍵詞:中醫護理干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心肺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又被稱為肺心病,目前臨床上對其治療并沒有特效的方法,除了在積極治療胸肺等基礎疾病改善心功能外,采用綜合性的護理方法干預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其以護理整體觀念為原則,主要護理的內容包括了飲食護理、生活起居護理、情緒護理以及在運動養生方面,其目的是通過調節患者的氣血、疏通經脈等來提供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文研究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心肺功能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內科進行診治的8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相關的診斷標準[2],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67.39±11.47)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34±1.38)年;原發疾病:支氣管哮喘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慢性支氣管炎10例,肺結核3例,支氣管擴張4例;心力衰竭分級:Ⅰ級16例,Ⅱ級20例,Ⅲ級7例。對照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66.92±12.45)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83±1.72)年;原發疾病:支氣管哮喘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慢性支氣管炎9例,肺結核4例,支氣管擴張3例;心力衰竭分級:Ⅰ級17例,Ⅱ級19例,Ⅲ級7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通過我院的倫理審查。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辦法,其內容包括一般基礎護理、藥物護理、穿刺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科學鍛煉方面[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采用中醫護理的方法:(1)對于氣陰虧虛老年患者進行益氣養虛的護理,防止患者耗氣傷津,囑患者注意保暖,對病室的溫度調至溫暖。(2)對于痰濁堵塞的老年患者進行通陽泄濁,定時對病室通風,多食用一些化痰利濕的水果蔬菜,注意飲食清淡。(3)對于氣血瘀滯的老年患者給予通經活絡護理,囑患者盡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量,注意情緒的平穩,減少外界的刺激。(4)對于寒凝的患者給予驅寒活血的護理辦法,加強對患者的保暖。(5)多與老年患者進行交談,緩解老年人孤獨的心理狀態,讓家屬陪護,使老年患者保持心情愉悅。1.3觀察指標采用WHO制定的WHOQOL-100量表[3]來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采用西門子四維彩超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測定左心室射血分數、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及左心室后壁厚度等功能;采用德國耶格肺功能儀(MS-IOS)檢測每分鐘最大通氣量(MVV)和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狀況對比觀察組的生活質量狀況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心功能對比護理后,觀察組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較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患者肺功能對比護理后,兩組的MVV和FEV1/FVC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有相關研究[4-5]表明,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進行常規的治療之上,采用輔助的護理手段和中醫學科護理也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在生活質量上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后,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的MVV和FEV1/FVC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更為明顯(P<0.05)。提示采用的中醫護理手段在治療老年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有明顯的效果。中醫護理干預作為一種非藥物的治療方法,通過對患者調和氣血、疏通經脈、調整陰陽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此外調整患者的心理情緒,使患者保持心情的愉悅也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病癥[6]。綜上,中醫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心肺功能,臨床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顏妙中,崔云枝.中醫護理方案干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0,52(03):176-179.

[2]鄭海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中醫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探析[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01):154-155.

[3]王賽男,陳列.三種左心室射血分數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特點比較以及近中期預后探討[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04):61-62.

[4]謝朝云,李耀福,蒙桂鸞,等.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肺部多重耐藥菌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20,32(01):56-59.

[5]王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07(09):128.

[6]葉君,翁麗珣.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26):170-172.

作者:惠珂 劉凌華 王君 宋敏 陸春艷 翟海燕 單位:陜西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二科 隴縣中醫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