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偏重發生原因防治對策

時間:2022-06-20 15:05:07

導語:油菜菌核病偏重發生原因防治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油菜菌核病偏重發生原因防治對策

鄂州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為百湖之市,水資源十分豐富,灌溉條件優良,土地肥沃,有利于糧、棉、油等作物生產。油菜作為鄂州市的主要油料作物,2016年前常年種植面積保持在2.5萬hm2左右,2017年農業種植結構布局調整以后,油菜種植面積也穩定在1.1萬hm2左右。油菜菌核病是鄂州市油菜上最主要的病害,常年呈中等以上程度發生,嚴重制約了該地區油菜產業健康發展。本文介紹了鄂州市近十年油菜菌核病發生的概況,分析了重發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對策,為今后該地區油菜菌核病防控提供參考和借鑒。

1油菜菌核病發生特點

對2012~2021年鄂州市油菜菌核病的發生程度調查整理分析發現,油菜菌核病在鄂州市發生具有發生程度重、總體危害重、發生面積廣等特點。2012~2021年,全市10年油菜菌核病發生程度除2013年中等發生(3級)外,其余9年均中等偏重至大發生(4~5級),重發頻率非常高。油菜菌核病發生面積與油菜種植面積比達到80%以上的年份占了8年(2012年為79.44%),達到90%以上的年份也有6年(見表1)。

2發生原因分析

2.1田間油菜菌核病菌源數量大

廣泛存在的菌源是鄂州市油菜菌核病連年重發的重要條件。一是田間菌源累積量大。油菜菌核病是鄂州市油菜生產上危害最嚴重的主要病害,常年發生程度重,且油菜重茬面積大,全市油菜重茬面積占80%以上,導致田間殘留菌源大量累積。二是菌源來源廣。油菜菌核病除侵染油菜外,還可以侵染白菜、紅菜苔、萵苣、甘藍等多種作物,病源來源很廣。三是近年來鄂州市秸稈還田技術的大面積推廣,造成了病莖中的菌核也全部留在田間。

2.2油菜品種抗病性較差

目前,鄂州市種植的油菜品種多為優質高產的雜交油菜,對油菜菌核病的抗(耐)病性均不強,缺乏抗(耐)病品種是區域內油菜菌核病連年重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氣候條件十分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流行

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氣候型病害,該病發病程度主要取決于油菜盛花期的雨日及降雨量[1],旬降雨量超過50mm發病重,小于30mm則發病輕,低于20mm難于發病[2]。鄂州市位于長江中游南岸,一般年份2~4月降雨較多,空氣濕度較大,有利于油菜菌核病菌核萌發開盤和子囊孢子釋放,3月上、中旬是鄂州市油菜開花盛花期,此時正值油菜菌核病子囊盤萌發盛期(油菜開花與子囊盤盛發對溫度要求一致[3]),花期持續陰雨的氣候是鄂州市油菜菌核病連年重發的主要原因。

2.4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

鄂州市油菜種植方式多以直播為主,農戶為追求產量,一般都會選擇加大直播油菜播種量或者提高油菜移栽密度,且大量施入氮肥。栽植密度過大和過量施入氮肥都會造成油菜田間通透性下降,增加田間相對濕度,為菌核病的發生創造有利條件。

2.5防范意識不到位

近年來,由于農業生產比較效益持續走低,影響農戶農業生產積極性,導致本地農戶對油菜病蟲防治總體重視不夠。調查走訪發現,除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鄂州市植物保護站下發的病蟲情報對油菜菌核病開展了適時防控外,僅80%的小農戶對菌核病施藥防治過1次,部分農戶為方便自己,未選擇菌核病防治最佳時間開展防治,導致油菜菌核病防控水平總體偏低,這也是鄂州油菜菌核病偏重發生的原因。

3防控對策

3.1大力推廣抗(耐)病品種

油菜菌核病的發生與油菜品種抗性存在明顯的相關性[4],應選擇適合鄂州種植的適宜品種,如華油雜62、中雙11號、中油雜12、常油雜69和漢油301等抗(耐)油菜菌核病品種。

3.2加強田間管理

一是合理輪作倒茬,由于油菜菌核病的菌核在水浸條件下30d后,菌核會全部死亡,所以建議與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5],尤其提倡與水稻的水旱輪作。二是合理密植,機械聯合播種667m2用種量150~250g,人工撒播、無人機飛播667m2用種量300~400g,移栽油菜密度以8000株/667m2為宜,通過合理密植可以有效控制田間密度,降低田間濕度。三是科學施肥,施足底肥,增施有機肥,實行氮磷鉀配方施肥,適時噴施葉面微肥,提高油菜植株的抗病能力。四是及時清溝培土,避免植株處于漬害環境,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菌核子囊盤萌發。

3.3大力推進統防統治

近年來,鄂州市大力推行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依托鄂州市蒲團平安農機、鄂州市極飛農業植保、鄂州市綠盾飛防植保等專業合作社開展高效施藥機械施藥,大幅提高了病蟲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深受農戶歡迎。建議各級農業部門積極爭取資金,加大統防統治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扶持培育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提升農作物重大病蟲統防統治能力,減少分散農戶零散用藥,從而大大提高當地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

參考文獻

[1]胡千,吳秀俊.績溪縣油菜菌核病發生特點分析[J].鄉村科技,2019,(24):92,94.

[2]趙仙菊,寸待菊,瞿發達,李紅玲.油菜菌核病發生情況及防治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9):178-179.

[3]劉平知,喬志剛,范桂平.仙桃市油菜菌核病的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J].湖北植保,2018,(4):33-34.

[4]張蕾.核盤菌接種不同抗性油菜后致病力分化的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5,37(2):201-205.

[5]張業輝.宣州區油菜菌核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5):67,110.

作者:吳江 單位:湖北省鄂州市植物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