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的翻譯技巧及融入途徑

時間:2022-06-22 14:58:11

導語:中華傳統文化的翻譯技巧及融入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華傳統文化的翻譯技巧及融入途徑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濃縮和體現,在發展國家綜合實力的同時,要讓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得到弘揚傳播。文章從中華傳統文化英語翻譯的重要性、中華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中的翻譯技巧和中華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翻譯課程中的融入途徑三個方面,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英語翻譯進行詳細深入的分析。對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及方法。

一、中華傳統文化英語翻譯的重要性

中華傳統文化代表中國的主要發展歷程,恰當的英語翻譯可以更好地表達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價值和獨特作用。

(一)全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價值

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目前發展階段,中國更需要與國際接軌,中華傳統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英語翻譯就承擔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國的母語是漢語,而國際上主要以英語為通用語言,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就會產生隔閡與斷層。因此,英語翻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幫助國際更好地理解中華傳統文化

英語翻譯分為多種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直譯與意譯兩種方式。外國學者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解讀翻譯時,不了解中國的具體情況、中華傳統文化的背景與代表意義,所以翻譯出來的意思可能會與實際意思相差很遠,甚至完全相反。因此,需要我們精確無誤地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英語翻譯,將其核心內涵準確地翻譯出來,幫助世界各地能夠更明確地理解并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

(三)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廣泛傳播

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英語等級考試———四六級考試中都加入了翻譯題型,而翻譯內容90%都是以中華傳統文化介紹為主題的短文翻譯,具體統計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近3年時間內,翻譯主題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占比達到了70%,可見中國對傳統文化的目標指向,且對中華傳統文化英語翻譯的重視程度。我們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更要懂得中華傳統文化背后的內涵,從而翻譯成最恰當的英語表達方式,這樣才可以向世界傳播,保證翻譯結果的準確性。

二、中華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翻譯中的技巧

明確了英語翻譯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后,就要進行合理恰當的英語翻譯。在翻譯過程中存在許多翻譯技巧,針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翻譯同樣需要一些技巧與方法,才可以表達出其內在含義。

(一)翻譯方法的選擇

常用的翻譯方法有直譯法、意譯法、異化法和歸化法4類,針對不同的翻譯內容要選用不同的翻譯方法。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一般要表達的意思不只局限在表面,翻譯時首先要明確所譯對象的深層意思。其次,對各種翻譯方法進行對比,確定最優的翻譯表達。歇后語(諺語)屬于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若要對歇后語進行翻譯,就要根據意思選擇翻譯方法,如“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翻譯為aweaselwishingHappyNewYeartoachicken———harboring,這個諺語需要直譯方法,不需加以修飾,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即可,所表達的含義是相同的;又如“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可翻譯為heholdshistonguetobeginwith,這就需要意譯來表達,如果直譯的話還需要解釋徐庶和曹營,西方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所以省略了這兩個詞,將內在含義翻譯了出來。

(二)翻譯技巧的互相轉化

目前英語翻譯的技巧主要分為10種左右,包括重復法、增譯法、省略法、詞類轉換法、語序轉換法等。對于中華傳統文化來說,不僅要表達出準確意思,避免出現偏差,更重要的是體現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蘊。在大學英語翻譯課程教學過程中就要綜合各種翻譯技巧,擺脫固有的母語思維,有所取舍,互相結合。如中國的著名文化術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若要翻譯的恰當,就要采用增譯法、詞類轉換法及語序轉換法等,將兩個分句合為一句話進行翻譯,并要根據詞義進行轉化形態,采用直線式的思維邏輯,而不是先鋪墊再陳述,因此上句可以翻譯為:survivalofanationistheresponsibilityofeveryindividual。對此,在大學英語翻譯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翻譯技巧的互相轉化。

(三)考慮文化差異影響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在英語翻譯時,不但要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更要考慮西方文化的背景、環境及思維模式。大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課程都是以西方歷史及名人事跡為主,我們要學習的不僅是他們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價值觀方面,更要分析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別,了解差別才能認識到本質,將中華傳統文化更清晰地展現給西方國家。如“殊途同歸”一詞,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如要翻譯成英語,最直接且最清晰的翻譯則為:samegoal,如果翻譯的再豐富一些,則可翻譯為:allroadsleadtoRome。從這個詞的翻譯技巧就可以看出,漢語意思與翻譯意思完全不一樣,這里就需要將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考慮進去,以最直接、最簡潔的方式把主要意思表達出來。因此,在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中,要把西方文化放在第一位進行考慮。

(四)翻譯結果的美化

中國著名翻譯家嚴復先生在其著作《天演論》中說,翻譯時要做到與原文內容一致,表達精準,更要文字優雅、富有文采,即“信、達、雅”,這也是現在翻譯課程的主要思想。保證語義精準的前提下要盡量體現出中國語言的優雅。英語表達以簡明直觀為主,不加入任何修飾語。而漢語表達以對仗工整為主,所以翻譯時既要保證簡潔明了,又要體現中國語言的優雅。如中華文化中的“鴛鴦”一詞,不僅僅是指一種鳥,而是多用來指代愛情。“鴛鴦”有專有名詞MandarinDuck,但在翻譯時,如用專有詞匯進行翻譯則表達不出任何意思,只是說明是一種鳥,沒有任何意義。此時,就要對翻譯結果進行美化處理,既要保持簡單又要表達其含義,因此最優翻譯為:lovebirds。由此可見,英語翻譯是一項十分注重翻譯情境的工作,重在強調翻譯的目的性。

三、中華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翻譯課程中的融入途徑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是中國的文化自信,要讓中華文化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為了更好更快地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大學生做好發揚傳播的準備,而大學英語翻譯課程正是最好的途徑,因此,分析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翻譯課程中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傳統文化的翻譯技巧。

(一)樹立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意識

學生在學習之前,必須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地位及影響力,只有樹立了這種自信的文化意識,才可以從根本上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認可,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語翻譯課程中。目前比較倡導的則是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中,在學習的同時可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引導學生進行選擇,使其更加熱愛中華優秀文化,更加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在經過高中階段的強化之后,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由于其具有靈活的思維、創新意識,再加上思維意識上的升華,經自己理解后可以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翻譯展現得多彩多樣,達到英語翻譯“既要有法,又要無法”的境界,更好地向世界呈現中國的文化盛宴。

(二)注重對英語教師的培養

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培養好的學生首先要有好的教師。英語教師首先要有一定的中華傳統文化翻譯基礎,并通過平時搜集或深造學習來提高自身的英語翻譯水平。比如定期開展英語教師的中華傳統文化培訓、向國內外其他著名高校進行訪學進修,學習其他高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并修改更新為自己的英語翻譯教學方法。只有教師擁有了中華傳統文化翻譯的主要技能,才可以更全面、更細化地向學生教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大學英語教材的選擇和優化

目前高校的大學英語教材主要有《新視野大學英語》《綜合英語教程》《新編英語教程》等,其中內容基本都是相似的。從這些大學英語教材內容來看,主要課程的講述內容都是以歐美國家為主,介紹歐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歷史及社會變化,而對于中國的內容介紹基本沒有,所以,從教材內容可以看出現階段還是以外國文化為主。中國的文化實力在世界范圍內排在前列,且現在國家英語學習的導向已經偏向中華傳統文化,最明顯的就是英語四六級的翻譯部分。所以,要對大學英語教材進行有條理的選擇和修訂,加入中華傳統文化的部分介紹和練習,尤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翻譯環節,讓學生意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課程中的體現,這樣才會更好地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英語翻譯教學中,保證翻譯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推廣性。

(四)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

在制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大綱時,就要分析研究如何更自然地將教學內容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進行大綱編寫時要加入中華傳統文化翻譯這一模塊,包括中華傳統文化部分導入、講解案例、融入時間及相關教學方法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用圖片、視頻的形式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并多以身邊的中華傳統文化作為講解案例,這樣導入就會顯得自然且合理。因此,要多層次地對教學大綱及教案進行推敲,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有興趣、主動地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翻譯知識。

(五)積累豐富中華傳統文化知識

中國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還不足,再加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很多人都忽視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圖1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原因統計圖,可以看出最大占比為學校教育的忽視,達到33%,其次為學生對傳統文化缺乏興趣和愛好,占到23%,由此可見,需要對大學生加強傳統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大學課程豐富多彩,不僅有基礎必修課程,還包括多種多樣的選修課程。為了加快中華傳統文化與大學英語翻譯的融合,在大學英語學習階段適當開設中華傳統文化選修課程,并對該課程內容進行宣講,讓大多數學生進行選擇學習;另外,學校要定期組織校內中華傳統文化的宣講公開課,公開國內著名學者專業的報告及演講,供學生學習;組織學生對著名文化圣地的中華傳統文化進行集體參觀學習,并利用寒暑假的實踐活動來豐富中華傳統文化知識。這樣,學生就會積累一定的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并能理解領悟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將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準確翻譯,達到翻譯的最終目的。

四、結語

中華傳統文化的翻譯學習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項意義重大的任務,不僅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傳統文化走出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文章從弘揚傳統文化價值、理解傳統文化內涵、廣泛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三個方面分析了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性,體現出傳統文化英語翻譯的價值及作用。對于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中的翻譯,歸納總結了翻譯方法的選擇、翻譯技巧的互相轉化、考慮文化差異影響、翻譯結果的美化4種實用的翻譯技巧,并通過實例對各翻譯技巧進行解釋。研究了傳統文化翻譯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融入途徑,首先要樹立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意識,其次要在英語教師培訓培養、英語教材選擇優化及教學內容安排設計等方面進行提高,最后要保持長期的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積累,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融入英語課程翻譯教學中。

作者:李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