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策略
時間:2022-06-27 15:39:01
導語: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體育教學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學生體育素質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當前,中職體育教學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但也存在學生自主鍛煉的機會少、不能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學習體育的成效較低等問題。中職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但是重點與難點問題也較為明顯。本文主要以籃球教學為例來探討相應的中職體育教學策略,從多種維度入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活動空間,以此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提升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學生體育素質;中職體育教學;教學策略
中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提升學生身心素質和情感教育的重任。中職體育教學對強化學生的體育精神、塑造體育理念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當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難點,只有將其一一解決,才能實現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提升學生運動認知能力,培養綜合型人才。
一、學生的體育素質基本概述
素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素質是指教育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狹義的素質是指以學生個體先天的稟賦為前提,以后天的環境、教育為調節,通過學生自身活動不斷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學生個體的身心組織結構及其質量水平[1]。學生的體育素質主要分為知識素質、技能素質和情感素質。
(一)知識素質
體育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在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產生的社會活動[2]。在教育體系中,體育科目與德育、智育、美育并駕齊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授學生必要的技能和知識,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素養與能力,提高學生的模仿、學習、練習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技能素質
在體育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通過神經反射機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體質,改善全身機能,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利用一定的技巧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根據《運動技能等級標準》,應正確發揮指導教師的示范作用,提升學生的技能素質,增強學生練習的科學性、技術性和實戰性,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從身體、生理、技能、技巧等方面得到提升。
(三)情感素質
學生的體育素質除知識素質和技能素質外,還包括一定的情感教育[3],比如學科品質、體育品德、學習意識、鍛煉習慣、團隊協作能力、良好的競技精神、自我實現、集體主義等。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下,在社會參與的基礎上通過體育教學完善個人品質,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文化修養,促進學生體育情感與品格的發展。
二、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探析
(一)教學重點
在訓練和學習過程中,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選項,可以讓學生勞逸結合,促進學生的成長發育。但也應該考慮中職院校培養的技術人才與普通高中學生的不同之處。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校的性質和特點,著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技術人才在畢業之后以技能輸出為主,基本從事一線工作,運用科學的手段幫助其掌握體育鍛煉的技巧,在強身健體的基礎上,圍繞專業技能進行學習,促使其在職業生涯中滿足崗位需求。
(二)教學難點
中職院校的學生多數處于未成年階段,尚在身體發育期,但是由于當前人才競爭較為激烈,多數學生承受著繁重的課業壓力,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有一定課時的體育課程,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主動,部分學生難以融入集體,自主鍛煉的機會少,不能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體育學習的成效較低。
三、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素質的具體策略——以籃球教學為例
為了探究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素質的具體措施,筆者以金塔汽修中專2020級汽修班3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籃球教學為例,從興趣、技能、知識、情感4個方面創新教學方式,以期通過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在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幫助其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具體措施如下:
(一)基礎知識訓練
筆者利用微課教學的形式,在日常授課中將籃球比賽的片段運用到微課中,突出單個教學點[4],拓展傳統的課堂資源,充分發揮明星效應,激勵學生線下自主學習,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并在課堂中對實例進行具體解析,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豐富中職學生的籃球基礎知識。比如,在“無球移動技術”講解中,筆者將運動員瞬間的手部動作進行暫停和放大,讓學生仔細觀察其動作要領,利用慢動作的靜態定格,與學生共同探討上線接球腳步的假動作,分析“反跑”過程中手部的細微動作。比如回收防守、腳步變向、在“V切”過程中移動路線接近字母“V”等內容。這種方式可以創新教學模式,鞏固并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了解多樣化的籃球知識點,實現“查缺補漏”[5]。而在戰術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防守姿勢、防守取位、跟隨策略等內容進行深入講解,通過文字配圖講解,從更加宏觀的角度,拓寬學生基礎訓練和學習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教學設計,鞏固技能點,強化基礎知識,為后續的籃球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二)體能和技能訓練
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了解基礎知識的階段,還應該進行必要的體能和技能訓練,比如基礎力量、速度持久性、速度訓練、柔韌性練習等。其中在基礎力量訓練時,制訂專門的上肢訓練方法,可以提高手腕、手臂肌群、手指、手肘的靈活程度,提升學生搶球的速度,利用小步快跑、左右滑步和跨跳步組合的方式,進行快速練習搶球訓練,突出實戰應用中爆發力的訓練,可以提升學生身體的核心力量。在速度持久性訓練中,將20米變速折返跑(8分鐘)融入日常訓練中,以提升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比賽時的力量持久性。在速度訓練過程中,應該注重提升學生身體部位的轉變速率,結合定向變速訓練,模仿比賽時快速搶球的動作。必要時可以在繞場地跑動和自拋自接球等基礎性訓練中加入搶球、搶位等高難度訓練,使得訓練方式多樣化。在柔韌性練習時,讓學生做好熱身運動,利用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等方式鍛煉學生的柔韌性,避免學生在后續指導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
(三)情感培養與升華
打造教學空間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學環境的開放性,即將室內學習和室外練習相結合;另一方面是情感空間的釋放性,即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籃球活動,成為體育課堂的積極參與者。在必要時可以在課外進行體育訓練,例如運動會、校園籃球賽、校園友誼賽等,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使其從中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在日常的比賽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對中職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從這一層面來講,營造體育運動氛圍,養成運動意識,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規則意識[6]。而在復盤體育實踐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進行復盤,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幫助其改正動作,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進而形成終身鍛煉的自覺性。
(四)教學注意事項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始終貫徹落實“生本位”的教學理念,尤其在基礎知識訓練這一環節,必須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基礎,不能一味地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拔苗助長”。2.拓展教學手段,在必要時應該創新教學方式。在不斷推進教育改革的當下,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解決傳統教育的遺留問題,比如將差異化教學法融入技能訓練中。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身體差異性,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不同,不能用統一標準去衡量學生的速度、柔韌性、身體平衡性等訓練成果和完成度。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自身情況為準,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既符合現代化的教學思維,也滿足了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更加有利于實現教育公平。3.將游戲教學法適當融入情感培養與升華這一教育階段。多數教師認為游戲教學法更加適用于低年級學生,這種觀念失之偏頗。體育本身帶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因此游戲教學法可以適用于各年齡段體育教學,可以在團體類游戲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這樣在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體育活動的趣味性,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幫助學生構建終身鍛煉的意識。
四、教學結果
在實施上述教學方法之后,學生的體育技能基礎和情感認同發生了變化(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在改良教學方法之后,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能水平和學習興趣得到了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體育運動氛圍,提高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教學效果良好。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這是體育教學課程的目標之一。在今后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立足學生的認知特點和中職院校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利用微課教學的形式,優化教學設計,鞏固技能點,強化基礎知識,拓寬學生基礎訓練和學習的視野,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作者:賈興龍 單位:甘肅省金塔縣金塔汽車維修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經營動態的影響
- 下一篇:數字經濟時代薪稅服務行業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