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向及結果導向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7-03 10:45:22

導語:問題導向及結果導向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問題導向及結果導向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以醫用高等數學為例,基于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對傳統醫用高等數學授課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了“五步法”教學改革方案,進行了課程思政設計和思政元素挖掘。調查和考核評價都顯示“五步法”對醫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對學習小組的督促力度還不夠,部分學習小組的成績相對較低,未來應加強對小組的階段性考核,以此來強化小組的學習結果導向。基于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教學改革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說明這三個導向是教學改革中經得起檢驗的方法論。

關鍵詞: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教學改革;醫用高等數學

1醫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本質得到更高質量的顯現。醫用高等數學具有知識體系連貫性強、內容復雜等突出特點,能培養醫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工程數學思維能力,對醫學課程體系建設的穩步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在教學計劃中,醫用高等數學一般作為非主修課程,具有課堂人數多、學時相對少、學生重視程度低等特點。知識體系和教學計劃間存在的矛盾使得教學實踐難以達到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多種方法被提出來應用于教學改革中[2],如PBL教學模式[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4]、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5-6]。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根據環境等因素對知識進行建構的過程,一種教學方法不一定能有效解決醫用高等數學面對的所有問題。

2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深入內涵

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是具有跨領域普適性的方法論。2021年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教育系統要在認識上找差距,在工作上找短板,在措施上找弱項,在落實上找問題,在安全上找盲點,同時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切實抓好工作落實,這再次為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三者相互包含又互不相同,三者既是一個整體,但也各自發揮作用,只有深刻領悟三者的關系才能有效指導教學實踐。堅持目標導向要求在進行所有行為實踐之前必須建立清晰的目標,并在行為實踐中朝向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是指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少做或不做與解決問題無關的行為,要求在進行行為實踐之前必須清楚認識到問題是什么?影響問題的因素有哪些?要在行為實踐中創新性地提出解決方案,確保在解決當前問題的同時不會產生新的問題。堅持結果導向要求行為實踐的結果能經得起多方檢驗,能真正解決問題。

3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對教學實踐的重要指導意義

教育是影響人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怎樣培養人是當代教育的重大課題,需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這樣具有重大實踐指導價值的方法論來指明方向。在教育中堅持目標導向能使從教者在教育之初設定目標,并為了目標的實現而努力,設定初心、堅守初心、踐行初心。高文君等基于目標導向探索出可利用學生自學指導教學改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7]。在教育中堅持問題導向能使從教者對過去的教育實踐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分析,揭示教育過程中存在的核心問題,并以問題解決為針對性目標,不斷改進教學和教育方法,直到問題得以解決,達到教學目標,完成總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周艷麗等探討了問題主導模式下的翻轉結題教學模式[8],這是對問題導向的一個重要嘗試。在教育中堅持結果導向能使從教者清醒認識到教育結果的價值和必要性,實現預測結果和評價結果。學生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就說明教育真正達到了效果,達到效果的結果才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對從教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形成也具有重要價值。在教育教學中踐行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具有積極意義,這也是課程思政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能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這三個導向給學習、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從而強化對三個導向的認識,潛移默化地意識到方法論的重要性,并根據所學所悟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工作。

4醫用高等數學的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

醫用高等數學一般作為考查課程開設,需要從教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建立目標、發現問題、預測結果。教學過程中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扮演主導者的角色。為有效提高教師主導效果和學生的自我建構能力,結合醫用高等數學學科特點對醫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進行深入剖析。

4.1建立教師和學生雙重目標

教學包含教師和學生兩個行為主體,兩個行為主體都需要建立目標。在教師層面,教學目標為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掌握醫用高等數學相關知識體系,能夠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應用所學知識。在學生層面,學生應基于個人社會背景和知識體系背景建立符合自身特點和學科要求的目標,主要包括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

4.2從教師和學生方面剖析多重問題

要想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并解決問題。在教師層面,教師應將授課前2~5輪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中暴露的問題進行列表式陳列,然后逐條進行深入分析,深入挖掘引起表面問題的深層次核心關鍵問題,從中得出教師層面的問題和學生層面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通過專家訪談、文獻學習和辯證法等手段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在學生層面,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問題并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4.3健全結果反饋和評價機制

學生的學習背景具有差異性,即使是相同的教學模式也可能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為及時發現問題和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在教學之初建立完善的階段性反饋和最終結果的評價機制,并將該機制告知學生,和學生共同完成結果導向。

5基于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的醫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方法

三個導向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在設計教學改革方法時應注重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既要注重醫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三個導向的頂層設計,又要強調各自導向和整體導向之間的協同關系。在這三個導向的引導下,對傳統醫用高等數學授課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1)主要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沒有充分體現;(2)對教學效果雖有評價,但疏于結果反饋;(3)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認知不夠清楚,學習動力不足;(4)學生缺乏建構環境和有效的學習方法。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將教學目標定義為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我建構知識,將核心問題設定為解決學生無法有效自我建構知識的問題,將結果設定為學生能基本掌握教學內容,具備一定自我建構知識的能力。基于以上剖析,提出了“五步法”教學改革方案:第一步:學生學習需要內驅力和目標。基于目標導向設立調查問卷,由學生自己填寫課程考核時的期望結果;第二步:學生自我建構學習環境。基于問題導向建立小組制,每個團隊5~8人,組合方式自由;第三步:學生對授課結果的考核和評價需要明確。基于結果導向將平時分(以按30分計算為例)分成出勤分(滿分10分)、翻轉授課效果分(滿分10分)和組內考核均分(滿分10分);第四步:學生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基于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在授課實踐中堅持知行合一,即理論授課與學生實踐相結合,教師授課與學生翻轉授課相結合,課堂翻轉與視頻翻轉相結合;第五步:學習效果需要階段性反饋。基于結果導向,在授課過程中加入無壓力測試,即測試結果不在學生平時分計算當中。這種測試方法能充分保證學生自己答題,教師也能在反饋中真實地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6醫用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改革措施

醫用高等數學的課程思政資源主要集中在具有過程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方法論資源中,實踐價值較高,對解決問題具有突出導向作用。將方法論融入課程內容的教學中是隱性教育的最佳表現,在課程教學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是課程思政教育的較高級表現。醫用高等數學作為一門課思相融的典型課程,可以利用課思相融理念來進行課程思政設計和思政元素挖掘。優秀的課程思政融入模式能更好地推動課程教學和育人的全過程。教學中,重復教育或再現教育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基于再現教育理念,課思相融教育可構建一個體系,如每課一席話、每課一故事、每課一思想、每課一思維、每課一方法論、每課一體驗等方式,將思政元素以“一”的形式進行顯現,然后在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討論式、講授式、啟發式、互動式等方式促進學生理解,引起學生共鳴,加強學生對問題認知的過程導向,利用結果導向提升教學效果,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課思相融具有明確性、系統性、復現性,符合教育規律,能夠達到課思相融的目標,既適用于方法論、思想性思政元素的融入,也適用于精神類、情懷類思政元素的傳遞。

7教學效果

通過一學期的授課實踐,利用問卷調查和成績分析兩個維度來進行教學效果評價。對95名學生發放問卷,回收95份,回收率100%。調查結果顯示,96.85%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能提高學生自信心,97.89%的學生和89.48%的學生分別認為無壓力測試和學生錄制視頻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98.95%的學生認為“出勤+翻轉授課+小組考核”的平時分考核方式有利于學生自我建構知識。從考核結果來看,95名學生考核均合格,卷面平均分81.95分,各分組內卷面平均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65.4分。對得分較高組學生進行訪談,學生表示遇到不會的題目會發布到小組群內,小組成員會及時予以解答。調查和考核評價都顯示“五步法”對醫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8討論

醫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良好結果證明了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在設計教學改革方案并實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課堂授課能力、實踐應用能力,這對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價值。教學改革在整體和局部兩個層次上都提升了教學效果,較大程度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提升了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重視程度和自主實現目標的內驅力。除教學效果提升外,教學改革仍存在一定不足。學生學習小組的構建的確促進了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環境,但對學習小組的督促力度還不夠,部分學習小組的成績相對較低。這說明教學改革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定義尚未完善,未來應加強對小組的階段性考核,以此來強化小組的學習結果導向。

9結語

教學實踐顯示,基于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教學改革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說明這三個導向是教學改革中經得起檢驗的方法論。

作者:趙文媛 呂俊杰 何月涵 常志強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生物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