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學創新實踐思考

時間:2022-07-12 11:35:19

導語:大學體育教學創新實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教學創新實踐思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大學體育教學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做出適應性調整,而就當下大學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對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視不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結構和評價體系有待優化等。在國家終身體育、終身教育理念的倡導下,開展新時代大學體育教學創新實踐研究勢在必行,在改革現有大學體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大學體育教學創新性發展,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學現狀;創新實踐

從小學到大學,每一個階段的學校教育都離不開體育,因為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國家提出的終身體育、終身教育理念的遵循和落實。大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教育階段,開展大學體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必然要求,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體育教學也要順應時代發展,做出適應性的調整。在新課改背景下,針對大學體育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抑或具體的教學內容都需要進行更新迭代,在實踐中完善大學體育教育課程建設,真正讓當代大學生受益于多元化的體育教學。

一、大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隨著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推進,當下的大學體育課堂教學已經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整體上已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大學體育,有些問題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能解決,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改變。針對當下大學體育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將有利于大學體育工作者完善對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對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視不足

體育在大學教育中屬于通識教育課程,雖然屬于必修課,但除了專業體育院校和體育專業,其他院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遠不如相關專業課程。盡管在國家終身體育、終身教育理念的號召下,大學體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從教學實踐層面來看,體育教學仍處于次要地位。這一情況,首先,表現在教育資源的投入占比遠不及相關專業課程,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次,體育課程在大學課程中仍不受重視,直接導致部分大學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并且他們在深造學習、職位晉升等方面的機會也遠不如其他專業課教師,因此大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完善。

(二)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存在問題

就大學體育本身而言,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陳舊性和課程結構的單一性,這是許多綜合類大學的通病。其一,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大學的體育教學依舊遵循以往田徑運動和球類運動為主線的課程設置方式,至多再輔以輪滑一類的課程,這些體育運動雖然具有很強的普適性,也已形成成熟的教學方案,但是這些運動幾乎貫穿所有體育教學階段,很多學生已經對其產生了厭倦情緒,上課積極性也不高,自然就會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其二,現階段大學體育教學缺乏對人文體育內容的關注,未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作為教學目的,這無可厚非,但向學生傳遞人文體育精神同樣重要,因其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存在問題

當下大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熱情不高的實際情況還與大學體育教學方法單一有關。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大學體育課堂依舊延續著“你說我聽”的教學關系,即教師按照預先準備好的教案完成講解和示范,然后安排學生進行重復練習,僅有部分教師會為增強課堂互動性,添加一些競賽活動。但這些教學方法都太過于傳統,甚至死板,以致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需求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除教學方法存在問題以外,當下體育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也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不同的,過于重視最終的考核成績,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有失公平,因為這會忽視他們努力的過程,久而久之就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二、大學體育教學的創新實踐

以踐行素質教育為目標開展大學體育教學,就必須對當下大學體育教學現狀進行改革,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進行教學創新實踐,從而更好地促進大學體育教學全面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鞏固素質教育理念

大學體育教學雖然是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但其本質其實與其他文化課程一樣,均是以知識傳授為手段,以文化傳承為最終目的。素質教育重在讓學生通過多方面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時,應當始終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激起大學生全面提升和綜合發展的學習意識。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在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和促進國家經濟增長等方面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好的身體素質是一個人艱苦奮斗的基本前提。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強化工作。隨著我國高校教育的不斷發展,各大高校的教學條件更加優越,體育教學環境和相應設施較以往也有很大的改善,但在教學理念方面,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教學理念直接影響后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因而相關工作者務必重視體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在新時代,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要與素質教學理念充分結合起來,針對當下的體育教學現狀,促進體育教學理念的改革。在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重視學生的實際體育水平,要通過有效的體育鍛煉,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切實的提升,從而使學生建立起終身體育的學習觀念。在改革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學要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前提,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精準的教學計劃,從設施建設、課程設計、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科學研究,以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從而成長為社會和國家所需的新型人才。

(二)改革創新教學方法

針對當下大學體育教學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改革創新勢在必行。首先,教師要對教材內容做深入剖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把體育精神傳遞給學生,即把德育融入大學體育課程,真正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作為教學目標。其次,大學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與時俱進,例如,引入分層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最后,教師要懂得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轉化為教學優勢,即開展差異化教學,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找到課堂參與感,打造互動式體育課堂,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三)加入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

如前所述,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和陳舊性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所以在教學內容的創新實踐中必須跳脫傳統的桎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體育必修課教學內容的創新,應改變原有以田徑和球類為主的單一課程安排,適當增加綜合性的體育活動,如將一項田徑運動與一項球類運動相結合形成一項新的體育項目,這樣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有意識地提升了體育活動的難度,學生也更樂于主動參與體育鍛煉。二是在體育選修課程中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但又不常見的內容,如網球、射擊、攀巖等,并且讓學生能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進行嘗試,在體育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即便是不喜歡體育的學生也可以更有興趣去嘗試。與此同時,大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三是將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充分融入現代體育教學領域。在我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往往來自民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人文性,能在相當程度上適應人們的身心發展。因此,將優秀傳統體育內容融入大學體育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代體育教學內容的不足。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通過體育競賽、趣味活動等一系列形式加入優秀傳統體育內容,以促成大學體育的多元化教學,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完善體育教學體系。高校應當充分結合當下體育教學的優勢和當地的人文風氣,選擇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優秀傳統體育項目。

(四)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發展素質教育必然要改革傳統應試教育下的考核評價機制。用專業體育院校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方式來要求非體育專業的學生顯然是不合理的,非體育專業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更多是增強身體素質,因此沒有必要將競技體育選拔和甄別功能強加在非體育專業的學生身上。所以在考核評價機制的改革上,原有的期末測評、書面考試等考核方法可以保留,但需要補充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通過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學習認真程度的考查,以學生的進步程度作為評價標準,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自律性,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不一樣的,在過程化和日?;目己嗽u價體系下,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樣才更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

(五)優化課程結構體系

體育鍛煉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在國家終身體育、終身教育理念的號召下,大學體育教學在課程結構上也需要進行創新。一方面,體育教學不必局限于“課堂”的框架,而應把課堂體育教學延伸至課外體育活動中,把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定期化和組織化,構建起課堂內與課堂外,甚至是校內與校外緊密聯系的課程結構體系。另一方面,在傳統的課程結構體系下,學生更多是在被動學習,很難真正激發自身的潛力。因此,優化課程結構體系的創新實踐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以此發揮體育教學的整體功能。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應當始終重視課程設置這一環節。首先,課程設置要兼顧內容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所謂一般性,就是要重視體育課程的基礎教學內容,基礎教學內容往往適合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普遍規律,這也是體育教學完成教學目標的基本前提。然而,僅僅強調課程設置的一般性還遠遠不夠,因為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本就有所不同,如果僅僅以一般性內容進行教學,最終學生之間的巨大差異仍然存在。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大學體育課程設置還應當加入一部分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這就涉及了課程設置的特殊性。所謂特殊性,就是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或特長來進行內容設定,交給學生一定的主動權,從而發揮其學習自主性,激發其學習興趣,最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其次,課程設置要注意實時更新。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身體素質也逐漸有所提升,從而與以前的整體水平拉開差距?;诖?傳統的體育鍛煉方式可能難以滿足當下人們的健身需求,這就需要對體育鍛煉的內容有所更新。大學體育教學要隨著學生身體素質的逐漸改善而對課程設置做出適當的調整。必要時,還可以結合時代潮流,積極引入新理論、新技術和新器材等,更新以往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課程設置有必要進行學科聯動。所謂學科聯動,就是要善于將體育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可能。

(六)大力開發體育教學資源

非專業體育院校對體育教學重視不足的一個明顯表現就是教學資源投入不足,這是大學體育教學創新實踐中必須補足的一塊短板??傮w而言,物力和財力上的教學資源最容易補齊。首先,在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的建設上,可以由學校組織劃撥專項資金,進一步完善學校的體育基礎設施,為體育教學打造更加優質的環境條件。其次,可以適當引進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設備和器材,開發創新課程,同時整合其他各類傳統教學資源,以此增強體育教學的互動性和創新性。再者,在大學體育教學的人力資源建設上,要加強專業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給予他們更多深造學習的機會,同時定期邀請體育界的專家學者到校指導體育教學,將最前沿的教育理念通過教師的教學工作付諸實踐。這樣一來,非專業體育院校的體育教學也能擁有良好的硬件和軟件教學資源。綜上所述,改革當下大學體育教學現狀是提高大學階段素質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而創新大學體育教學實踐,是滿足新時代下大學生體育鍛煉需求、豐富大學體育課堂的必然選擇。針對目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大學體育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加入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體系、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同時各類大學要從宏觀層面給予體育教學資源上的支持,共同建設大學體育教學的優質環境。

作者:楊皓 馬鋼 王龍海 單位:昭通學院 云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