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
時間:2022-07-15 08:33:49
導語: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的時代,與計算機有關的能力培養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計算機基礎”教學承擔著培養所有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能力的重任,其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學習模式。此模式可很好地體現課程本身和成人高等教育工余學習的特點。
關鍵詞:移動學習;課程平臺;微信公眾平臺;“計算機基礎”
中國成人高等教育已經有近70年的發展歷史[1],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專門人才。但是隨著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手段已經無法滿足廣大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需要構建一套全新的基于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改變現行的成人教育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提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成人高等教育傳統教學采用集中面授與工余自學相結合的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中,工余自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環節,是解決工學矛盾的關鍵所在。工余自學是指由成人高等教育學生在其日常工作之余,自由選擇教學時間、學習地點以及教學內容,完成特定課程的學習。教學資源和學習指導的自由獲取是工余自學的主要難點。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已經有各種級別的在線課程,這些課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成人高等教育工余自學的教學資源問題,對于一部分課程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來說,這種在線課程形式在實現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并得到良好學習指導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同時,成人教育是面向社會所有成人的一種教育形式,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成人教育不僅是面向學籍注冊學生的教育,還擔負著面向社會所有成人終身教育的使命。
1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課程學情分析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應用。這些教學內容具有知識點多且零碎、知識點相互比較獨立、不適合用文字講解而應該進行操作演示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常見的在線課程資源并不能很好地適應本課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滲透于人們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就已經接觸及使用過計算機[2]。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在接受計算機有關基礎教育方面非常不均衡,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情況參差不齊,兩級分化情況嚴重[3]。另一方面,對于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來說,對課程內容的期望也存在很大差異,有些學生只要求達到基本考核要求,也有一些學生對課程有更高的期待,希望能夠通過學習課程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對于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來說,工余學習是重要的學習環節,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學習者面臨的主要困難。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教學資源,利用零星時間學習對成人高等教育來說十分重要,能夠及時獲取學習指導與幫助也是目前解決學生工余學習需求的重點和難點。非學校注冊學籍的學生也應該被考慮在成人教育工作的覆蓋范圍內。教授非學校注冊學籍的學生,需考慮教學資源的易傳播性。以上對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在教學內容、學習形式等方面適應學生實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課堂教學“一刀切”的模式以及一般的在線課程教學模式都不能很好滿足本課程的教學需求。
2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分析
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應實現分層次教學,優化班級授課制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學生按需學習,適應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需求。開展分層次教學與按需學習時除了考慮智力因素的劃分和非智力因素的劃分外,時間空間限制的劃分也是重要方面。目前廣泛采用的是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混合教學模式[4],將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相結合,在線課程可以提供豐富的分層次的課程內容,適應學生不同層次需求,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知識點多且零碎、知識點相互比較獨立、需有操作演示等特點。采用一般的SPOC在線課程教學模式時,在線教學部分教學內容的組織形式一般是一個章節的內容一個視頻,時間較長,檢索小知識點不方便并且需要學生專門安排時間學習,不夠靈活;一般是通過專門的課程網站或者APP展示內容,需學生主動去訪問或者安裝,獲取知識的靈活度較差。為了建立一種適應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課程新型移動教學的模式,設計和實現一種能夠適應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特點、學生學習需求的在線學習系統非常有意義。在此學習系統指引下,學生利用日常社交軟件獲取教學資源,不需要專門安裝特定APP或者訪問特定的網站,資源易傳播;教學資源適應課程特點以及滿足學生工余學習的需求;學生能夠及時方便地獲取教師的學習指導以及與學生進行討論。
3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計算機基礎”移動學習系統及其實現
隨著移動網絡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終端設備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智能終端設備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使得教育教學方式和理念發生了重大變革。在各類智能終端設備中,智能手機是被最廣泛普及的設備,尤其是在成人學生群體中,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其必配設備。根據騰訊公司2020-11-12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微信月活用戶為12.13億。在眾多智能手機應用APP中,微信已經成為了大學生手機上必安裝的應用,也是日常被頻繁使用的社交軟件。如果將智能手機作為教學工具,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課程資源建設,通過微信開展教學將是一種非常可行且有優勢的移動學習方案[5-7]。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微信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而微信公眾平臺與微信天然融合,高度兼容,具有強大的資源共享優勢。學習者使用微信關注微信公眾號,通過公眾號獲取所需要的課程資源,這使得課程教學內容不但對于注冊學生來說獲取方便,對于非注冊人員來說傳播也變得非常便利,這一點也是成人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②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傳播形式多樣。微信公眾平臺支持采用圖文、圖片、音頻、視頻等各種形式發布信息,傳播方式多元化使得學習者接收的內容更加生動。③微信公眾平臺功能豐富,能夠適應網絡課程建設需求。微信公眾平臺具有群發功能,可以向學習者推送相關的學習資源;具有自動回復功能,可以方便學習者獲取特定學習內容;支持自定義菜單功能,可以很好地實現對教學內容的組織整理;利用其投票與留言功能可以檢測練習題。④可實現方便快捷的溝通。微信公眾平臺配合微信所提供的免費聊天環境,適合學習者隨時隨地向教師提問及教師快速響應學生的反饋。微信公眾平臺功能與課程在線教學一般需求的匹配關系如圖1所示。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具有諸多優勢,如果將其應用于教育領域,其良好的使用體驗、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方便的傳輸平臺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很好途徑。本文所建設的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計算機基礎”移動學習系統具體方案如下:①針對課程知識點多數為軟件操作,零散且幾乎不需要理論鋪墊并且前后相關度不大的特點,將課程有關知識點操作過程通過錄屏的形式錄制成1~3min的小視頻,每個視頻演示1個操作過程,例如word段落格式設置、excel單元格格式設置。②根據教學計劃建立2學時或4學時的教學內容講稿,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供學生學習。同時,為每個知識點建立1篇包含視頻的圖文資源,然后將每個圖文資源設置成適當關鍵字的自動回復,配合自定義菜單的“使用說明”子菜單發布關鍵字與具體內容的對應關系,實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由檢索。③將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劃分,分為“基礎”“提高”2類,利用自定義菜單功能,對課程資源進行整理。基礎部分為課程大綱要求內容,而提高部分內容針對有更高學習需求的學生,以此對不同學習基礎以及學習需求的學生實現分層次教學。④利用投票及留言功能實現習題檢測功能。利用投票功能可以檢測單選及多選題;設置留言審核功能,如果管理員不通過審核則只能管理員可見,其他用戶看不到留言,這樣就可以通過留言功能檢測問答題。⑤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統計功能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圖文分析可以反饋圖文被閱讀次數、收藏人數,這些數據可以體現這個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及實用程度,這些知識點可以作為面授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解。用戶消息分析則可以用來分析用戶發送的消息,包括消息發送人數、次數等分析,此功能可以分析學生的疑難點主要在哪里,相應知識點為面授課程重點知識。⑥根據分組功能可以實現對學校注冊學籍學生的班級化管理。
4總結
本文提供了一種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在線移動學習系統建設方案,此系統建設方案充分反映課程特點與學生時間需求,不需要學生主動登錄專門的課程網站或者專門APP,能夠將學習內容推送給學生,同時,又具備支持學生主動檢索教學內容并學習的功能。課程建設方案充分考慮課程知識點獨立和成人高等教育學生時間零散的特點,將教學視頻設計成超短(1~3min)形式,充分適應課程特點與學生時間需求。通過合理組織安排,在線課程可以提供豐富的分層次的課程內容,適應學生不同學習層次需求。考慮到微信廣泛的普及程度和人們(教師和學生)的使用習慣,基于微信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學習系統,不但是實現成人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很好途徑,還有助于從宏觀上實現對所有人進行終身教育的使命。
參考文獻:
[1]余小波.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及思考[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116-119.
[2]侯麗娜.多媒體在鄉鎮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現狀調查研究與實踐[D].吉林:北華大學,2020.
[3]于洋濤.淺談計算機教學的思考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5):89.
[4]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5):42-47,67.
[5]邱娜.基于微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6]王立軍.淺析微信平臺支持下的微課程開發與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9,6(3):198-200.
[7]楊麗青.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分層教學模式的設計與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
作者:侯海霞 單位:青島農業大學
- 上一篇:PBL教學法實例講解如何發現引物污染
- 下一篇:語文空中課堂教學做法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