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與體會
時間:2022-08-12 09:00:11
導語: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與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特種機械設備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工作的實施是為了保證特種機械設備能夠始終處于一種正常穩定的運行狀態的基礎保障。本文基于目前我國特種機電設備中的電梯和起重機的安全檢測發展狀況,結合目前安全檢測風險管理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提出了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測、風險管理優化策略以及保障措施。
關鍵詞: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風險管理;策略
電梯、起重機作為我國最為常見的特種機電設備,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行業中的應用也變得越發廣泛。為了保障特種機電設備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對其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能夠保障特種機電設備始終維持一種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常見的電梯、起重機這類特種機電設備在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到了特種機電設備效益的正常發揮。本文通過研究、探討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的具體策略,為今后我國特種機電設備運行中的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工作實施提供借鑒和參考。
1當下國內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測發展狀況分析
1.1電梯檢測發展分析
作為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術成果,物聯網得以在各個行業產業廣泛應用。以射頻識別電子標簽、二維碼、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等組成的智能傳感器,通過在各類物體表面上進行安裝,能夠借助接口和無線通信網絡形成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相互信息處理和傳輸的網絡,其中所運用到的核心技術便是智能傳感網技術。感知作為物聯網技術的精髓,具體包括了傳感器的信號采集、處理、智能組網等內容,能夠達到設備的指揮控制的目標。物聯網技術的生產和發展為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監測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并在電梯的安全檢測方面成為全新的技術應用趨勢。以物聯網技術作為基礎形成的電梯快速檢驗系統具體包括了檢驗管理信息系統服務程序、客戶端以及手持客戶端,能夠在關聯檢驗資源和特種機電設備信息的前提下自動生成檢測計劃,智能匹配檢驗的儀器、人員和被檢測設備的基本信息,有效利用各種檢驗資源。
1.2起重機
當下我國起重機的安全保障仍舊是以維修保養單位的定期保養、事后維修和質監部門的定期監督工作為主,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起重機結構健康檢測和安全預警技術體系。現階段,我國有關起重機的安全評估和壽命預測已經成為起重機安全檢測中的全新技術方向。物聯網技術、人機交互系統、RBI風險評估技術等都已經在起重機的安全評估工作中廣泛應用。以光纖光柵傳感器作為基礎所形成的起重機機械結構健康監測技術,將起重機內部的金屬結構作為監測對象,借助全新的光纖光柵傳感器能夠對起重機內部關鍵金屬結構的應力、應變等多項參數進行在線實時監測。這種起重機機械結構的健康監測技術具體包括了光纖傳感解調、遠程數據傳輸技術、損傷診斷技術等,在有效監測起重機內部結構活性缺陷的過程中,聲發射監測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技術手段。但因為起重機所處的工作現場環境相對較為復雜且惡劣,傳統的信號傳輸方法在傳輸距離、信號抗干擾性等方面的缺陷較為明顯,導致傳統的聲發射監測工作應用面臨著較大的難度。以無線傳感網絡所形成的起重機應變檢測方法,能夠使用無線傳感節點對起重機的鋼結構運行狀態進行實時采集,并借助無線傳感網絡實時上傳到數據服務器中,經過健康結構模型評估之后,用戶可以憑借用戶端進行結果的遠程訪問,避免各種危險事故的發生,保障機械和人員的使用安全。
2當下國內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及風險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
2.1電梯安全檢測問題
即便我國有關特種機械設備的安全檢測技術已經取得了相應的發展成果,依但舊存在著相應的工作問題。在電梯這類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測過程中,因為我國電梯的安裝數量急劇增加,使得社會范圍內高度關注電梯的安全性問題。在我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下,電氣設備的安全檢測工作也與信息技術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在設計、制造、安裝等環節都將物聯網、無線傳感等檢測技術應用其中。但目前我國電梯設備安全檢測工作規模發展不夠完善,尤其是在技術發展方面,相比于國外發達國家依舊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建立起完善統一的檢測規模,再加之檢測技術和工作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對于安全檢測工作的開展同樣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2.2起重機安全檢測問題
結合目前我國有關起重機的安全檢測問題看來,主要集中在定期保養、事后維修和監督檢驗三個環節中,針對規模較大的起重機結構預警和檢測技術問題方面的研究數量相對較少,沒有建立起有關起重機安全運行的針對性策略。目前我國起重機的安全檢測工作在落實的過程中,相關企業受制于自身的技術和資金發展規模所限,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起重機安全檢測技術體系,在設備和技術等方面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呈現出明顯的滯后性特點,無法及時發現起動機結構內部的安全隱患,無形中加大了起重機生產過程中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2.3特種設備風險管理問題
由于我國風險管理理念方面的發展起步時間相對較晚,即便我國特種機電設備的應用范圍逐漸得以推廣,但在風險管理理念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依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在這種滯后風險管理理念的影響下。相關部門以及企業尚未針對已有的各項特種機電設備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工作體系技術,仍舊沿用著傳統的檢測技術,在設備方面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也未能及時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更新,導致特種設備的風險管理工作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影響到我國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3特種機電設備的風險管理問題優化策略
3.1管理技術的強化
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測工作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的發現特種機電設備內部結構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安全隱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提前保障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維持穩定。在今后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工作優化的過程中,相關人員以及企業單位需要制定出明確的檢測工作目標,并以此作為出發點,結合已有的特種機電設備內部結構制定出完善的安全檢測工作流程。有關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監測和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則需要在相關部門和企業單位的重視下,定期參與到專業的培訓工作中,從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巧等方面強化有關特種機械設備的安全檢測專業技術水平。管理技術人員需要在始終遵循預防為先這一工作原則的前提下,及時更新專業理論知識和檢測技術,發揮自己在機電設備安全檢測中的價值。技術人員在引用各種現代化技術進行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已有的工作經驗針對各種較為常見的特種機電設備故障問題進行分析,借鑒各種故障的優秀處理經驗,制定出完善的應對措施,配合安全管理制度的持續完善,發揮特種機械設備在安全生產中的價值。
3.2加強特種機電設備的管理力度
對特種機械設備的風險管理工作完善而言,需要進一步強化特種機電設備的風險管理工作力度,針對常見的特種機電設備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將其發展的程度、大小等作出科學的判斷。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風險管理工作體系的持續完善,在制定出風險管理工作標準化流程的同時,定期組織維修和保養人員針對特種機電設備進行檢測,配合安全意識培訓工作的實施,確保特種機械設備的技術管理人員能夠在安全管理意識的驅使下,嚴格的遵循工作流程落實各個工作環節,并且在完成特種機電設備檢測和維護工作之后需要針對維修內容進行詳細的記錄,建立特種機電設備的風險管理檔案。相關部門需要將特種機電設備的風險管理工作職責以制度的形式給出明確的規定,真正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個人,確保與特種機電設備管理相關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嚴格遵循操作流程落實。
3.3特種機電設備的定期檢查
導致我國特種機械設備頻繁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就是相關人員沒有定期完成設備的檢測和維護工作,很容易導致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附件在長時間運轉的過程下出現各種細微隱患,并逐漸引發較大的安全生產事故。今后我國特種機電設備的風險管理工作要求相關部門定期組織維修人員進行特種機電設備的檢查,并將其重點放在安全附件方面,對其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進行科學的判斷。如果在具體檢查的過程中發現部分結構零件出現了損壞以及故障,可以通過維修和更換等保障特種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有關特種機電設備的檢測工作則需要在嚴格遵照操作流程的前提下,借助各種先進的檢測技術進行科學的分析,配合檢測人員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巧,預防各種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故障問題的發生。
4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測及風險管理保障措施
4.1檢查方面的保障措施
定期檢查作為保障特種器械設備各個部位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態的重要環節,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特種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在今后定期進行特種機電設備檢測工作的過程中,使用特種機械設備的單位需要建立專業的自我檢查班組,選擇在工作經驗、專業理論和實踐操作技巧等方面都具備明顯優勢的檢測人員組成對應的工作隊伍,并需要配備持有特種設備維修操作合格證的相關人員,確保能夠為特種機電設備的檢測和維修提供專業的人才支持。使用特種機電設備的單位需要結合內部設備的具體使用狀況以及信息制定出完善的檢驗計劃。對于那些同時需要進行多設備的檢測并且無法按時完成的狀況,可以使用分階段的檢測方法,確保能夠對特種機電設備的結構部件進行全面檢查。使用特種機電設備的企業需要定期進行自檢自查,管理人員需要在完成設備注冊工作的同時,確認設備是否超出其使用期限以及檢測人員是否做到持證上崗。企業的自檢自查工作需要保障檢驗過程中的設備比例合理,促進管理人員針對各個特種機電設備的項目和部位進行全的檢測,及時發現并處理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完成故障問題處理之后,設備維修檢測人員需要進行二次的結構部件檢測,只有在部件性能指標符合相關標準的前提下,方能夠繼續接下來的設備檢測和維修工作。
4.2管理的落實保障
現代化的檢測儀器是特種機電設備檢測過程中重要的基礎條件,針對這類檢測儀器進行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檢測工作效率以及維護特種機電設備正常運行狀態的重要保障。使用特種機電設備的企業單位需要合理地配置現代化的檢測儀器,在嚴格遵循特種機電設備規范檢測要求的前提下,推動各項檢測工作環節的順利落實。在選擇現代化檢測儀器的過程中,需要對其科技含量儀器、可操作性進行科學的評價。在現代化檢測儀器采購的過程中,相關單位需要認真落實質量檢查工作,并安排專業人員進行驗收,確保采購的現代化檢測儀器性能指標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并配合設備保養工作的落實,為今后特種機電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提供支持。負責特種機電設備檢測的現代化儀器技術含量水平增加,對檢測人員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等方面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負責企業特種機電設備自檢自查工作的人員需要擁有完善的問題獨立檢測、處理的能力。在企業內部自檢人員落實特種機電設備檢測工作之前,需要提前向管理人員發放通知,停止被檢測機械設備的各項操作。如果需要在高處進行檢測,則需要通過腳手架等高空安全措施的合理配置,保障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
5結語
特種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工作是保障特種機電設備始終維持安全運轉狀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特種機電設備以電梯和起重機為主,在安全檢測和風險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理念落后、技術發展不夠成熟等多種問題。今后針對我國特種機電設備實施安全檢測、風險管理工作時,需要通過管理技術的強化以及管理制度體系的建立,在增強安全檢測管理工作力度的前提下,配合定期檢查工作的實施以及專業化檢測儀器和人員的引進,及時發現并處理特種機電設備中存在的各種故障問題。
參考文獻:
[1]馮海軍.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與風險管理體會[J].中國設備工程,2021(17):163-164.
[2]黃振東.解析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與風險管理[J].世界有色金屬,2020(19):225-226.
[3]劉樹彩,周愛平,邵春英.信息化在煤礦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管理中的應用[J].能源科技,2020,18(09):78-82+93.
[4]高超.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業務系統的數據規范化管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12):16-17.DOI: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20.06D.06.
[5]王新華,楊兆瀚,黃國健,劉金,王東輝.特種機電設備安全檢測、監測與風險管理研究進展[J].自動化與信息工程,2013,34(01):1-5.
作者:包維華 單位:臨夏州特種設備檢驗所
- 上一篇: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 下一篇:工業三廢排放及治理方法
精品范文
10特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