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如何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時間:2022-08-17 08:49:52
導語:多媒體技術如何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與科技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中,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便利。同時,科技背景下的衍生品——多媒體技術也逐漸滲透到了教育行業中,其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今后的深度學習與全面發展大有裨益。本文針對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展開研究,希望為初中美術教學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美術是一門不同于其他文化理論課程的學科,是有著趣味性與獨特魅力的特殊科目。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人們逐漸意識到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即想要使學生在擁有優異成績的同時,也要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在豐富初中學生的課堂內容基礎上,給學生帶來新奇、有趣的學習體驗,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一、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興學習興趣不高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與作品的創作能力。美術源于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興趣與好奇,人們利用美術的形式記錄下自己的日常所見、對大自然的記錄,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美術也是一類精神層面的藝術形式。但在傳統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往往缺乏對學生自由創作的重視。經研究發現,我國喜歡美術這門課程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逐級遞減,這與美術教學質量不高有很大的關系,此種情況與國家教育標準不相符。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目標都是以學生的理論文化為主,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擁有優異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初中學生,不同于小學,其課程知識難度有明顯的提升。所以,對學生的美術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教學質量不高,久而久之,學生面對枯燥單一的教學內容時就會產生厭倦心理,進而喪失學習興趣。
(二)教學理念落后
雖然美術一直以來都是教學中的基礎科目之一,地位無可撼動,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美術教學關注度不夠,同時美術的考試內容難度不大,使得美術這門學科教學效率不高。教師在教學時大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理念,比如,臨摹作品、介紹藝術家等,其余時間都是靠學生自主消化理解,教學形式枯燥乏味。學生在教學中沒有學習到對自身發展有用的知識,也體會不到美術的魅力與趣味性,降低了學習積極性,違背了美術教育的初衷[1]。
二、初中美術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注意事項
(一)把控把控好教學時間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是近年來各科教師最喜歡運用的教學方式。但如果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就會導致教學內容過于雜亂,尤其是美術學科中包含的內容豐富多樣,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賞析美術作品、介紹藝術家的生平,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還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創作時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以,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應把控好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時間,將多媒體技術視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不過多地依賴。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豐富教學內容,集中學生注意力,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對學生的引導上。同時,也要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充分展現美術教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學生全方位發展的教育目標[2]。
(二)注重師生間互動
美術是一門充滿活力與趣味性的藝術類學科,美術教學能夠減輕學生的日常學習壓力,使學生更加輕松地進行學習。同時,美術也是需要互動交流才能夠深入理解的學科。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不應只注重理論上的教學,也要針對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創作能力加以培養。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不但可以提高美術的趣味性與多樣性,也可以將藝術的本質內涵更好地展現給學生。但教師如果一直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知識傳授,對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有一定妨害,影響互動交流的質量,這對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與此同時,很多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太過依賴多媒體技術,忽視了教師是學生引導者的身份,缺乏與學生更深入的交流與互動,會使學生不理解美術內容,感受不到學習美術的真正意義。所以,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美術授課時,不能忘記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應巧妙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積極幫助學生解答問題,提高初中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
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勢在于可以將原本平面單一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圖片、視頻等更加生動的形象呈現給學生,能幫助學生激發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傳統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多半會采用理論灌輸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然后再根據教科書上的圖片進行臨摹繪畫,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美術理論知識的記憶,但由于過程過于無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美術的興趣,認為美術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多媒體技術的介入就可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動畫式的課程導入環節,集中學生注意力,然后將課程引入正題,以便更順利地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種教材上沒有的優秀作品,豐富學生的美術視野,提高學生藝術鑒賞力;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跟隨優美的音樂,欣賞美術作品,感受美術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達到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目的,也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奠定扎實穩固的基礎。
(二)有利于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初中美術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方式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傳統的美術教學,教師會將大多數時間花費在板書上,有些美術知識需要由教師進行演示,學生才能直觀理解,但這使得本就有限的課堂時間消減大半,學生自由實踐的時間就會減少。這樣一來,學生的美術應用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對美術知識的掌握也不透徹。多媒體技術的介入可以摒棄傳統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傳輸、實踐操作時間較少的情況,可以節省更多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實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呈現藝術作品時比教科書更加全面、清晰,將微小的細節呈現給學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思維能力,為課堂教學目標達成提供助益。
(三)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對學生的培養要求不再局限于理論學習成績,還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確保使學生發展成為對國家有用的全面、高素質人才。另外,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美術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精神層面的內涵,確保成績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悟,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將更多資源素材納入教學中,為學生開闊視野,充分發揮美術教學多元化的特點。最后,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助力,學生將學會應用多媒體,懂得利用多媒體媒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信息。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欣賞作利用多媒體技術欣賞作品,提高藝術鑒賞能力
藝術鑒賞能力是初中美術教學需要為學生培養的一種主要的能力,也是一直以來美術教學致力研究的教育目標之一。美術是人類精神與文明的結晶,古往今來,無數先輩偉人懂得利用美術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所想、所看,通過優秀的作品甚至可以感知本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了解當時的創作背景與作者的意圖。但正是由于美術作品的形式多樣,不乏一些較為抽象的藝術表現形式,學生僅憑自身理解無法掌握其精髓,這就須作為學生引導者的教師加以正向指引,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畫作與藝術作品直觀呈現給學生,然后結合畫面為學生講解,帶領學生切身感受作品的內涵,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3]。比如,在學習到“耕牛·戰馬”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精心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找到各種帶有牛馬的中國畫,然后在課堂教學時,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對于牛和馬的印象,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介紹中國畫中的牛和馬,結合時代背景闡述古代牛和馬對人們生活的意義。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有趣的故事,如《牛馬有人心》《諸葛亮造木牛流馬的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帶領學生仔細觀察中國畫的線條,體會中國畫的簡單風格,鍛煉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與思維水準。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與投影儀,讓學生嘗試運用線條進行臨摹,最后為學生拓展延伸,帶領學生觀看畢加索的《公牛》雕塑、漢畫像磚中戰馬、李可染創作的《牧牛圖》等。從古至今,牛和馬對人們的意義是重大的,在人力物力匱乏的古代,人們不僅需要用到牛和馬搬運糧草,還要承擔載人、耕地的工作,人們對牛和馬的感情非同一般。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創作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創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就是創作,古今中外的各種優秀的藝術品、美術作品都是由無數藝術家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是他們的精神結晶、情感的傳遞。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就是不僅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理論成績,也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美術教師的正向引導,使初中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以培養。對初中學生的培養還應當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教師由原本的課堂主導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探索與實踐的時間,尤其是在在美術教學中,更要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藝術作品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藝術天賦,給予學生靈感,進而提高學生創作質量。比如,在學習“圖案之美”一課時,作為上一課“花的變化”的課程延續,本堂課教材中的內容對一些裝飾性的圖案以及其歷史背景和分類做出簡單復習,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感受裝飾圖案的歷史文化,同時了解鑒賞圖案的魅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欣賞各個國家的裝飾性圖案,如波斯地毯的花紋、大理石的花紋、中國元素的傳統紋樣等,然后引導學生大膽發言,說一說自己對這些圖案的感受以及最喜歡哪種圖案。在學生已經掌握圖案花紋的精髓后,引導學生創作,繪制屬于自己的裝飾性圖案。使學生了解對稱、對比及均衡的美術知識,也要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教師不對學生多加限制,充分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創意,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與創造力,并懂得利用美術裝點生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條件,將學生繪制的花樣圖案放置到物品或是衣服上,設計成特色服裝或是特色藝術作品,分發給學生,使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創作成果,滿足學生的成就感,進而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這對學生提高美術應用能力大有幫助。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展教材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展教材,提高跨文化意識
在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學中,有著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雖然美術教材是經由無數教育工作者精心編制的,最為適合學生的年齡階段,但受教學時間所限,教材中的內容不夠充足深入。對此,美術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適當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欣賞一些教材中沒有的藝術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比如,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介紹中外藝術家、各國藝術品,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開闊學生眼界。大到古典建筑,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蘇州園林、敦煌壁畫等,小到衣著服飾與精美藝術品,如青銅器、陶瓷、波斯地毯、民族服飾等,這些都可以通過視頻、圖片呈現給學生。這也充分體現出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勢,使學生擺脫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足不出戶就能夠了解世界藝術。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講解各種藝術品的由來,運用流暢、充滿感情的語言帶領學生體會國外的文化魅力,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4]。綜上所述,美術作為一門優雅、有趣的藝術類課程,是最能夠減輕初中生學習壓力,豐富學生內心世界的藝術形式。將美術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帶領學生直觀欣賞美、感受美,以此豐富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真實融入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也要結合自身專業,不斷發掘多媒體教育的價值,使教學跟隨時代發展步伐,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慧云.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策略[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05):45-46.
[2]孫海靜.借助多媒體技術優化初中美術課堂的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3):83-84.
[3]孟娜.巧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8):241-242.
[4]劉洪尖.基于多媒體方式的初中美術教學探析[J].求知導刊,2020(17):91-92.
作者:徐建芬 單位:興化市臨城中心校
- 上一篇:中小學科技活動課程教學程序研究
- 下一篇:愉快教學在初中體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