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

時間:2022-08-19 08:40:19

導語:綜合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合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康復護理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壓腦出血偏癱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奇偶分類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3例,常規(guī)護理干預)及觀察組(23例,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干預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巴氏指數(shù)(BI)及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MA)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的腦卒中影響量表(SIS)及健康調(diào)查簡表(SF-36)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綜合康復護理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中,可減輕負面情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guān)鍵詞:綜合康復護理;高血壓腦出血;偏癱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腦出血等并發(fā)癥,進而易使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遭到損傷,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及偏癱等癥狀。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低,日常生活能力差,導致其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疾病的恢復[1]。此外,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預后還受飲食、環(huán)境及肢體鍛煉等多方面的影響,其治療時間長,若護理不當,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中重度偏癱,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2]。因此,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guān)重要。目前,常用的護理干預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中,雖然可以改善患者的偏癱癥狀,但效果并不顯著[3];綜合康復護理是指應用各種措施以減輕患者的身心及社會功能障礙,使患者盡可能的重返社會生活[4]。本研究將綜合康復護理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護理中,以探討其干預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壓腦出血偏癱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奇偶分類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23例。觀察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6.36±11.23)歲;出血部位:丘腦5例,腦葉9例,基底節(jié)區(qū)9例;左側(cè)偏癱11例,右側(cè)偏癱12例。對照組男12例,女11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7.11±11.34)歲;出血部位:丘腦5例,腦葉8例,基底節(jié)區(qū)10例;左側(cè)偏癱10例,右側(cè)偏癱1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5]中的診斷標準;有高血壓史;經(jīng)頭顱磁共振成像檢查確診為腦出血;伴有一側(cè)肢體偏癱;出血時間在24h內(nèi);意識清楚。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伴有交流障礙;依從性差;伴有精神類疾病;伴有其他臟器功能不全。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常規(guī)護理包括以下內(nèi)容。①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幫助患者整理被褥,定時給病房進行通風,及時幫助患者更換輸液袋等。②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及用藥事項,囑咐患者要控制食鹽的攝入,清淡飲食。③囑咐患者家屬要定時幫助患者按摩肢體,并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待患者可以下床活動時,多協(xié)助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運動,以促進疾病的早日恢復。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綜合康復護理干預。綜合康復護理具體內(nèi)容如下。①健康教育。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疾病的情況、轉(zhuǎn)歸及注意事項,讓患者可以正視疾病、了解疾病。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的不同選擇圖文分析式及一對一健康教育式等。②心理護理。因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及悲觀等不良情緒,醫(yī)護人員應多與其交談,詢問感受及困惑,進而幫助其排憂解難,給予一定的鼓勵,以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增加配合度。③肢體功能護理。首先,護理人員每日定時幫助患者按摩四肢,按摩順序由遠心端至近心端,按摩手法先輕后重,以促進患者的四肢血液循環(huán)及肢體功能的恢復。其次,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幫助其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對于不能下床活動的患者,護理人員需指導家屬對其進行內(nèi)旋、外展等被動運動;對于可以下床的患者,護理人員需指導其進行自主運動,并囑咐患者家屬陪同。必要時,給患者制定詳細的康復計劃,讓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按照計劃進行鍛煉,以促進身體早日恢復。④語言康復護理。護理人員在指導患者的病情之外,應多與患者交流,以促進患者語言功能的恢復,其次,囑咐患者家屬多與患者交流,多講述一些患者感興趣的事情,使患者能夠愿意交流、主動交流。⑤飲食護理。患者的吞咽功能較弱,故護理人員應指導其緩慢進食,防止發(fā)生嗆咳等。并詳細囑咐患者飲食的注意事項,如多食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刺激性、辛辣類食物等。必要時,打印圖文結(jié)合的小冊子,發(fā)給患者及其家屬,使其能夠嚴格規(guī)范飲食。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1)護理效果。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評估,護理后NIHSS評分降低≥90%,且相關(guān)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護理后NIHSS評分降低60%~89%,且相關(guān)癥狀有明顯改善為有效;護理后NIHSS評分降低<60%,或相關(guān)癥狀無明顯改善為無效[6]。護理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心理健康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及抑郁程度,兩個量表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即代表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越嚴重[7]。(3)生活自理能力及肢體運動功能。采用巴氏指數(shù)(BarthelIndex,BI)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自理能力越好[8]。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ugl-MeyerMotorAssess-mentScale,FMA)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上肢運動功能及下肢運動功能,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上、下肢運動功能恢復越好[9]。(4)生活質(zhì)量。采用腦卒中影響量表(StrokeImpactScale,SIS)及健康狀況簡表(the36-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評分進行評估,SIS包括記憶、情緒、交流及移動能力等多方面內(nèi)容,滿分100分[10];選取SF-36的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4個維度評估,各維度滿分100分[11];兩表的分值高低與生活質(zhì)量均呈正相關(guān)。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1)。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健康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體運動功能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BI及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BI及FMA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2.4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IS及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IS及SF-36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致病危險因素,也是我國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患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會引起腦出血,出現(xiàn)頭暈、惡心等癥狀。腦出血嚴重者會壓迫腦神經(jīng)及血管,使患者出現(xiàn)偏癱等癥狀[12]。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治療周期長、預后差,在疾病恢復期需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盡可能的恢復其肢體運動功能及神經(jīng)功能,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13]。此外,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由于行動不便及飲食受限等原因,導致其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利于機體恢復。因此,需從心理健康、生活能力、肢體運動功能多方面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目前,常用的護理干預是在常規(guī)西醫(yī)護理,以改善患者的肢體偏癱癥狀,但療效并不顯著。綜合康復護理是指應用各種措施以減輕患者的身心及社會功能障礙的一種護理干預。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BI、FMA、SIS、SF-36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康復護理可降低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為,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作用,可改善偏癱癥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效果并不顯著[14]。而綜合康復護理首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其家屬深入了解疾病的情況及注意事項,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其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肢體功能護理,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幫助其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可以在提高患者肢體運動能力的同時,改善焦慮、抑郁情緒,進一步提高護理干預效果;最后,對患者進行語言恢復護理及飲食護理,可以促進患者語言功能的恢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還可以使患者規(guī)范飲食,進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復[15]。故將綜合康復護理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偏癱,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綜上所述,綜合康復護理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中,可減輕負面情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作者:王婧娜 羅曉穎 單位: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