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活化分析

時間:2022-08-25 11:28:31

導語:城市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活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活化分析

[提要]當前,文化和旅游業進入文旅融合發展新時代,如何更好地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讓文旅產業走向更有詩意的遠方,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命題。朝陽作為遼寧省歷史文化名城,更要進一步做好城市文化景觀保護旅游活化相關工作。本文通過搜集大量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發現朝陽城市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活化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探尋旅游活化路徑,以促進朝陽文化旅游產業繁榮發展。

關鍵詞:朝陽;歷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發展

歷史文化名城,是指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長河中青史留名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為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跡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為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于世。它們的存在為世人了解中國歷史打開了一扇窗口。朝陽作為遼寧省歷史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歷史底蘊,不僅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座極具研究意義的文化資源寶庫。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朝陽的歷史文化背景并結合自身的環境優勢促進當地文旅產業發展,加強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讓環境效益轉變為經濟效益,構建有利于城市發展的和諧文化景觀,繼續探尋朝陽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活化路徑。

一、文化景觀研究背景

(一)國外研究。文化景觀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結果。國外對文化景觀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最初關注文化景觀的概念并創立文化景觀學派。1925年,美國地理學家C.O.索爾在《景觀的形態》一書中最早對文化景觀做出定義:文化景觀是指在任何特定時期內形成的具有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因素的綜合體,他隨著人類社會活動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國外學者對文化景觀的研究也經歷了從理論建構到應用研究的過程,后來又拓展到文化景觀變遷及解釋,加深了人們對變遷過程的認知。現如今學者們也在結合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新文化景觀的具體概念和基本內涵。(二)國內研究。國內綜合多種因素對文化景觀提出了不同的劃分方法和標準。根據其物質屬性的不同,將其劃分為自然物質文化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根據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別,劃分為典型鄉村文化景觀和城市文化景觀。同時,國內對文化景觀的研究起步較晚,在借鑒國外學者對不同宗教、遺址、名勝古跡等自然文化景觀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為我國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提供了一定的技術理論和景區實踐工作基礎。在文化景觀的運用上,主要集中于生態旅游發可持續發展方面,將歷史文化和旅游景觀相結合,以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內涵和自然環境特征吸引游客,推動旅游地發展。但國內研究也存在一定問題,如景觀基因理論的未來研究方向需深入擴展,實際應用范圍需不斷擴大,對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傳承不能只局限于聚落景觀、茶文化景觀和農業遺產文化景觀等方面,還需探索更廣的研究范圍與方向。

二、朝陽歷史文化景觀類型

(一)設計景觀。設計景觀是指由前人設計師以獨有的眼光所設計出的文化景觀,并受到自然、經濟發展、環境變遷、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表現出的復雜多變的空間形態,并由此產生了不同的自然景觀、人造景觀及社會景觀。例如,朝陽市現存規模最大的喇嘛廟———萬祥寺,它是由乾隆皇帝親筆御批修建的一座集藏、漢兩個民族建筑風格于一體的喇嘛廟寺院。萬祥寺作為設計景觀的一種,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建立在群山環抱、萬壑綿延的山腰上,地理位置優越,每天都會有游客慕名而來。該寺廟坐北朝南,依托盤山而勢修建,隨地勢高低而形成階梯式院落,整體建筑莊嚴雄偉。(二)遺址景觀。遺址景觀是指由前人所留下的遺址,作為朝陽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這類景觀往往與自然環境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關聯,是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如“紅山文化”在牛河梁遺址中的體現,代表了現存或者已經完全消失的文化傳統與歷史文明。牛河梁遺址博物館集文物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多種功能于一體,結合現代展示技術手段,集中展示牛河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成果,生動直觀地再現了紅山先民的生態環境、建筑結構形態、宗教信仰、宗教祭祀等,是了解紅山文化和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三)場所景觀。場所景觀是以實現人和場所交流手段的多樣性為目標,使用各種感知能力達到情感交流的目的。人們對場所環境的接受不僅要舒適自然,更要有趣、有個性。朝陽市喀左龍源旅游景區以“游客與居民共享,景區與城市共融”為發展特色,以其獨特的環境、區位優勢和人文優勢,成為連接景區與城市之間的橋梁,也是提升城市形象與品位最靚麗的名片。該旅游區與龍源湖相連,囊括了城市規劃設計展示館、康體旅游中心、民族民俗博物館、紫砂文化園等旅游景點。該旅游區集城市與人文自然、健康與養生、歷史與民族宗教、藝術與傳統文化、休閑與購物等旅游資源于一體,是朝陽市魅力風光最集中的展現。(四)聚落景觀。聚落景觀是構成我國鄉土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可供人們休息來往和休閑游憩的多功能公共空間和文化交流的場所。如朝陽喀左的樂壽古村落,這里民風樸實,植被茂密,歷經時代變遷依舊保持著村落舊貌和古老的民俗習慣。在這里體現了人文景觀與城市自然生態景觀的和諧共生,形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人間美景。(五)區域景觀。區域景觀更加強調歷史文化遺址之間的關聯性,需要與公眾產生一定的交流。例如,在2019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朝陽南塔,就是區域景觀的集中體現,它以其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街區傳遞“紅山文化”,全方位展示了朝陽的歷史文化與名人風貌。

三、朝陽歷史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經營管理策略尚不完善,旅游品牌知名度低。當前,朝陽許多旅游景區并未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當地大型旅行社的旅游業務交流合作,導致接待的來訪游客主要以散客旅游群體為主,并且沒有合理的制定和實施有效的經營戰略,制約了旅游景區的規模化發展。加之當地政府的領導力度不夠,尚未形成一種能夠突出文化特色的新型旅游經營管理模式,從而直接導致產業發展增長速度緩慢,基礎配套設施落后,產業發展規模較小。朝陽市人口相對較少,城市占地面積不大,并不算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旅游熱門城市,旅游接待量有限。加之城市旅游景觀宣傳還采用旅游宣傳手冊等傳統的宣傳模式,受眾范圍有限,無法有效吸引潛在的省外游客。宣傳內容上未能充分突出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導致朝陽市旅游文化在省外的知名度相對較低。(二)無法有效合理利用旅游資源,旅游產品種類單一。當前,由于朝陽市游客接待量有限,眾多旅游景區未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各類文化旅游資源,由此導致各類文化旅游資源的浪費,嚴重地影響了當地旅游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由于朝陽旅游業尚未完全形成完善的產業結構,間接造成旅游產品本身的使用功能單一,一些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還停留在大眾化、觀光型的初級開發階段。在旅游產品開發上,目前朝陽市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尚未充分發揮自身特色,產品與其他地區相似性較高,尚未打造出觸動游客心靈的特色旅游紀念品。(三)旅游景區環境保護不到位,旅游持續發展受限。朝陽有著眾多自然景區與文化遺址,而隨著城市的不斷變化和發展,環境問題仍是很難解決的難題。如朝陽市的鳳凰山旅游景區,是自然和人文兼具的難得資源,但由于當地的環境保護意識不足,游客亂扔垃圾,相關部門也未能對周邊的自然環境及時進行清理,使得景區對污染物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弱,一定程度上影響景區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背景下朝陽文化景觀保護原則

(一)推進創新型旅游城市,加快智慧景區建設。近年來,國家文旅部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因此,朝陽文旅局要把握好時代的脈搏,利用好數字媒體、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來推進創新型旅游產品與景區發展相融合。而對于朝陽待開發和新開發的旅游景區,必須加快智慧景區建設,采用新型“數字導覽”技術,幫助景區實現全景展示,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從而提升景區綜合競爭力。(二)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升游客參與度。城市文化內涵的體現需要依靠城市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以及游客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因此不僅要將朝陽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起來,在景區規劃時,還要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把握好重點管控項目,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及時的反饋修整,設計出體現城市文化內涵與符合游客審美的景觀。同時,景區建設不僅要設計出滿足游客心理的旅游項目,還要充實游客的歷史文化體驗。通過展示朝陽核心的文化內涵,建立附屬游樂設施,在設計方案之初有意識地提高游客的參與度和復游率。(三)科學保護旅游環境,合理開發旅游資源。朝陽要結合本地的管理體制和景區規劃,對景區的環境承載力進行評估,解決好資源保護和資源開發之間的矛盾,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建立在環境最大保護程度的基礎上,只有促成當地居民、旅游資源、旅游產品、游客之間的良性循環,才能推動朝陽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加強景區保護的宣傳,利用多種新媒體手段和宣傳策略讓居民意識到良好的環境條件、健全的旅游設施、優秀的歷史文化和地區經濟增長比率是正向相關的,從而使全民樹立起科學保護的觀念。

五、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背景下朝陽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活化路徑

(一)積極打造多方位體驗式旅游。隨著中國旅游業逐步從“低層次旅游”向“體驗式旅游”轉型,越來越多的國內旅游消費者開始追求旅游過程中的沉浸式體驗,希望在旅游過程中獲得與城市的對話感和交流感。因此,朝陽市要打造深入人心的體驗式旅游,必須以朝陽歷史文化為精神紐帶,開展各種個性化體驗式的旅游活動。1、提高博物館知名度。當游客第一次來到朝陽,如何對這座城市有初步的了解,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參觀博物館。通過參觀博物館的陳列文物,可以總體上對朝陽所擁有的歷史文化背景有初步的了解。游客在初步了解城市歷史文化后,會減少因陌生產生的異鄉疏離感,盡快融入到旅游過程中,強化對朝陽城市的認同感和滿意度,從而保障朝陽旅游發展的順利開展。2、感受歷史文化街區魅力。慕容街,位于朝陽市雙塔區內,在2015年5月被遼寧省列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古街將南北雙塔、佑順寺、關帝廟、燕都城墻遺址有序的連成了一條線,它不僅方便了游客的觀光,而且形成了豐富的文化信息。目前,慕容街已成為朝陽市集旅游、交流、銷售為一體的文化旅游中心。街道周邊也有不少的古玩市場,可供那些對古玩有興趣的游客游覽與購買。因此,政府應通過有效的規劃、設計和開發,整合相關歷史文化遺址,形成集聚效應。旅游有關部門也要梳理好朝陽的文化脈絡,打造特色旅游景點,凝練出朝陽的歷史文化內涵,讓旅客感受歷史文化街區獨一無二的魅力。3、打造特色美食品牌。當游客來朝陽游玩時,一定會對當地的美食文化感興趣。因此,要對美食產業發展進行合理整合,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形成城市獨特的味道記憶。可以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美食一條街,不僅要有本地特色美食,例如燉腸、辣串、燒烤等,也要有其他城市的特色美食,以多種多樣可口的美食吸引游客。(二)創新設計特色音樂噴泉。音樂噴泉位于遼寧朝陽市區大凌河風景區內,該音樂噴泉總占地面積為30,000平方米。整個系統的功能是采用大功率高亮度LED水下藝術照明、綠色激光、三維數字萬向旋轉等技術。因此,在噴泉設計中,應改變音樂的層次感,強化視覺觀賞性,避免使用同一條水線和調整線,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看。與此同時,音樂噴泉的設計也要有城市的特色,結合朝陽自身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觀打造別具一格的音樂噴泉。確保游客在游覽中既能欣賞豐富多彩的噴泉,也能感受到朝陽這座城市的魅力。(三)全方位展示恐龍化石文化。朝陽作為第一朵花綻放和第一只鳥飛起的地方,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而朝陽鳥化石地質公園很好的展示了億萬年前地球上恐龍化石和動植物化石等自然風貌,每到夜晚,也會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朝陽市可以依托恐龍化石文化為背景,開展一些非物質文化演出、大型恐龍主題的燈光秀、制作與恐龍文化相關的旅游紀念品等。讓游客在有良好觀賞體驗的前提下,感受恐龍化石文化不一樣的魅力。(四)深度開發清風嶺影視基地。清風嶺,位于朝陽縣清風嶺境內,是原來“280兵工廠”的舊址。抗日戰爭時期,整個東北地區淪陷,眾多抗日英雄據山堅守,寧死不屈,用鮮血保家衛國,同時這里也是電視劇《中國地》的拍攝地。這為紅色旅游和研學旅游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可將清風嶺影視基地打造成全方位與多層次的旅游資源地。通過現實舞臺話劇表演、抗戰時期遺留文物、全息投影展示和講解員介紹來全面展示朝陽紅色文化,讓游客在感受這段歷史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從而增強其對朝陽旅游的興趣,進而在游客“口口相傳”的宣傳背景下,推動朝陽旅游業的迅速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關昊,欒薇.文旅融合背景下遼寧文化旅游品牌的發展思考[J].中國市場,2020(26).

[2]康穎,霽悅.溫泉生活文化圈,旅游業的“朝陽”[J].當代旅游,2021(01).

[3]呂波,王輝,何悅,周仲鴻.遼寧城市間旅游經濟聯系的空間結構及發展模式[J].統計理論與實踐,2021(03).

[4]王曉宇.關于促進遼寧旅游業發展的社會實踐報告[J].遼寧經濟,2020(01).

[5]金婷婷.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的遼寧旅游業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36).

[6]汪勉.微改造模式下“文化+科技”創新激活中國歷史街區魅力的方法策略探討[J].科技與創新,2021(15).

作者:江海旭 趙穎 常改欣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文旅融合創新管理研究中心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