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時間:2022-09-08 11:16:31

導語:高職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各行各業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而不僅僅是務工人員,此刻,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與高等教育緊密相連。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一直是值得研討的話題。結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特點和時代所需,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為例,對以教學內容、教師主角為中心的傳統模式進行改革,展開“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生為中心;人才培養體系

2019年,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先生就新中國成立70年來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了介紹,他指出,中國新增勞動力中有48.2%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了13.6年。教育部與高校頒布一系列新規,取消清考制度,同時嚴把畢業關,調整課程設置、提高課程要求等,可見高等教育的質量亦尤為重要。高等教育并非僅僅培養具備豐富知識儲備的人才,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高等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擴寬知識的廣度,而在加深吸收和學習的深度?,F代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高科技應用越來越多,高等教育對汽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企業需要員工具有較強適崗能力,快速適應崗位,減少企業用工成本。如何培養更加符合新時代下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給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出了一個難題。

1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人才培養體系的關鍵意義

伴隨著高職教育發展方向轉變的必然性,人才培養體系以教學內容為核心的傳統模式逐漸不再適應新時代的變遷,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新模式躍然水面,該體系更加符合高職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傳統模式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更多的是涉及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主旨也是如何將課程內容講授給學生,輔之以實訓項目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的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課堂知識。至于,學生對課堂內容是否真正意義上做到用心學習,學有所用,融會貫通,我們可想而知,結果意料之中:學生不感興趣、學習效果差、不能舉一反三、走進社會后仍就像小白。而對于高速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應對新時代到來?如何解決企業人才需求?如何將高職人才培養體系做到更近一步的改革?我們任重道遠。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不僅是將學生放在學習主體地位,更是以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特征,關注學生多元化發展,極大限度的發掘學生自主學習潛力,鼓勵學生增加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導引學生對創新創業的好奇。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個人成長、工作規劃、未來展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在社會層面,培養了企、行業所需的高端技能型應用人才;在國家層面,學校輸出的棟梁之才,推動了國家經濟與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具有長遠、劃時代的關鍵意義。

2國內外高校人才培養與教學發展的現狀

國外在人才培養體系中,“以學生為中心”體現的尤為明顯,不管是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教學條件,還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學習方面,在某一層面都是要優于國內發展。國外從多方面、多領域、多層次促進、引導學生潛能開發,構建師生互動、學生合作的網狀空間、開放課堂之外的學習場地,隨時可以進行學習。因此,以學生為主體已經是自然而然的教學行為,學生不局限于教室進行學習,隨時隨地便可展開自主學習,每個瞬間都可能會出現新思路、新意識、閃光點,學生可以在自我成長中獨當一面,善于解決問題,敢于迎接挑戰。國內從比較成熟的當下高校教育發展來看,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育人體系,目前還是具有一定挑戰。一方面,目前高職學生在傳統模式教育下,普遍自主學習意識弱化,長期的被動學習成為一種習慣,主動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練習就以為是完成了學習任務。缺乏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能力,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勇氣,缺乏相信自己的決心。從不去思考:為什么要學習?我到底學會了什么?在整個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是否有能力獨當一面?所欠缺的能力有哪些?為之需要付出什么?另一方面,高校作為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之所,對人才培養方案體系和課堂教學的改革一直在進行,而改革更多的是體現在課程結構創新、基礎設施完善、教學體系完善等方面。如何適應新時代下,教育改革發展所需,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育人體系,對于高校管理人員和教師而言,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里程碑改革和新挑戰,與此同時,對于提升高校教育發展水平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都是非常關鍵的舉措。

3新時代教育、行業的需求調研

3.1新時代教育需求

在今天和未來,信息革命的推動、汽車新技術的涌現、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時代的到來,讓學生獲得知識變得更加輕而易舉,搜索網上信息就可以收獲大量知識。因此,學生對課堂上填鴨式的教學變得不痛不癢,甚至反感,即使老師投入再多的精力,結合實踐,多種教學方法混合,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效果仍舊不明顯。對于知識爆炸似的今天,知識變遷迅速、數量龐大、內容豐富多樣,如何找到高效有用的學習知識才是關鍵點,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知識表面上的理解。學生學習途徑多樣性,學習過程和心理個性化特征明顯,傳統模式標準化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只會削弱學生的創新意識,阻礙個性化發展,降低學習的主動性,打壓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創新能力培養、綜合高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等,需要結合新時代特征,改變教學方式,潛移默化、順其自然的將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行為。

3.2調研汽車行業人才需求

進入21世紀以來,在國家宏觀經濟大好形勢的帶動下,汽車行業迅猛發展,保有量迅猛增長。伴隨著的汽車及相關行業高素質從業人員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文化水平偏低情況嚴重,人才能力和人才需求不對稱,學校和企業之間出現斷橋。據調研發現,我國汽車研發人才、汽車營銷人才、維修人才、管理人才等缺口極大,這就需要學校為企業培養大量的具有汽車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的畢業生。以汽車制造業為代表的汽車人才需求旺盛,其中汽車電氣、汽車高級銷售和高級維修等人才嚴重短缺,汽車后市場崗位需求越來越大。行業外延的逐步擴大,帶來了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極度短缺。培養高端技能型、創新創業型人才成為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務。

4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施

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汽車人才,我院通過調研企、行業對汽車人才的真實需求,以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訓教學等多個方面入手,對“以學生為中心”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探索與實踐。

4.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我院人才培養方案從以“學科”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掌握所需技術能力為最終目的。人才培養方案在制定過程中體現精煉理論課程、強化實踐教學、突出職業能力、體現產教融合的“四個原則”,強調行業專家全程參與、實踐教學貫穿培養、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育,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銜接、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緊密銜接、課程體系和專業建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緊密銜接。

4.2優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與相關崗位群需要充分對接,充分突出“應用型”的特點,理論知識要“實用、夠用、管用”,實踐突出能力本位。從高等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走向,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變是必然的,但是,課程體系要把能力目標劃重點,做好能力目標的精準化,還需要更加細致、具體、全面的完善,這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循環的過程。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等教育將繼續探索課程體系深度化、能力目標層次化、學習內容外延化、培養目標導向化、綜合提升全面化。調整汽車專業實訓課時比例,增設創新創業課程及實踐性指導工作,讓學生更多的去親身體驗和實踐,做到學習和就業緊密連接,創新和創業有效融合,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才會更加深刻,有意義。

4.3“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養內涵

“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改變了以教學內容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體性、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多學生自主學習環境,爭取就業創業權利,收獲充足鍛煉實踐機會。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中,需要教師角色向教練切換,教學方法由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實現學生為中心,形成自主好學的習慣,對知識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和爆炸式思維擴展。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再是紙上得來終覺淺,而是絕知此事要躬行,腳踏實地的拿起真槍實戰。

4.4組建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校企深度合作下,產教深度融合,組建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有兩種方式,一個是“企進校”,一個是“校入企”。企進校,挑選適合高校專業發展的企業,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管理、培訓人才,學校提供場地、學生和政策支持,企業經營模式不變,實訓基地對外開放,實現人才培養的全面社會化。校進企,挑選和專業對口的企業,學校安排學生進行實習實踐,企業提供教學實習點,實現產業學院企業化。校企合作內容多樣化,產教融合規范化、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化,增設監控機制、技能考核,鼓勵問題導向,獎懲分明。我校與中威車飾有限公司已成功深度合作,建立“硅湖-中威實訓基地”,實現“企進?!蹦J?,學生利用在校學習時間,不僅完成專業知識任務,更是掌握了專業相符的技能,學校不斷的向社會企業輸出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質量得到一致好評。這既解決了學生就業難問題,又補上了企業急缺技能人才的漏洞。我校的人才輸出完美的銜接了企業的人才需求,為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做了很大的支持和貢獻。學生走出學校,進入社會,不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小卒,而是一個可以直接上戰場的合格戰士。

4.5推行1+X證書制度

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部署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領域被確定參與首批試點的有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代表學歷證書,是職業教育根本,“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對“1”的內容補充、能力強化和知識拓展,兩者相互銜接、融通。職業技能證書是每位學生能力的證明,也是學生邁入社會的敲門磚,它有著特殊性,導向性。推行1+X證書制度,既強化了學生職業技術能力,又為我國制造產業補充了新力量。按照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推進要求,我院積極申報,并于2021年被教育部認定為智能網聯汽車檢測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試點單位。該證書是高職類汽車相關專業畢業生未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就業方向的重要保障,學生通過智能網聯汽車檢測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的考試,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僅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更為未來就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4.6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為適應以學生為中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需求,建立教師發展中心,有規劃,分階段地培訓教師的教學學術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著重培養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實踐技能能力,積極探索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校企合作制度、掛職鍛煉制度等。加強師資技能培訓,減少教學任務,融入企業文化和實踐,老師身份到企業員工完美轉變,將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新本領恰到好處的貫穿于日常教學中。這不僅是對師資力量的強化,更是對整個高等教育的支持,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視。

4.7積極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改變以往以學科知識為中心構建起來的教學體系,構建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為中心的新教學體系。我校成立大創辦及創業園,引資源,開展創新創業培訓,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全力支持老師和學生創業。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項目活動載體和相應的制度保障及資金支持,豐富第二課堂,培養學生動手實操、創業能力,豐富學生就業、創業經驗。改變課堂內容單一化,用心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多元化人才培養教學,通過探索、實施,學生的綜合素質、工作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明顯提升,學生就業率逐年提高,也使得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繼續推進改革。

5結論與思考

整體而言,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體系,不僅要結合社會發展,學校定位,學生特點,還要根據新時代的需求,認真落實人才培養體系多元化、技能技術高端化、學生學習自主化。做好改革、宣傳,真正意義上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不打旗號,落到實處,為學生做實事,才能實現高端、創新、技能型人才對口輸出,才能真正的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為高校的改革發展做好可觀的展望。

參考文獻:

[1]于鵬.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1(07):99-100.

[2]郭美華,劉杰.汽車專業基于1+X證書制度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轉變探索[J].時代汽車,2022(01):107-109+186.

[3]金寶輝.高等學?!耙詫W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內江科技,2022,43(01):16-17.

[4]張偉,汪愛河,蔣海燕.高?!耙詫W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47):161-164.

作者:韓歡 馬正軍 單位:硅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