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如何進行績效管理
時間:2022-09-13 16:49:41
導語:醫院如何進行績效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醫改背景下,為全面提升醫院運營管理效能,醫院管理人員應當對大型醫療設備的管理工作加以重視。通過開展針對性的績效管理策略,降低大型醫療設備的運營成本,挖掘出大型醫療設備的應用價值,助力醫院管理模式由“粗放式”轉變為“精細化”,從而實現醫院低成本、高品質的發展,為民眾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工作的價值醫院的大型醫療設備采購與運行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若沒有開展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措施,可能會導致醫療設備閑置,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并占用醫院的流動資金,不利于醫院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為此,在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管理時,必須契合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與運行特點,科學開展績效管理工作,有效盤活醫療資源,解決醫療設備配置不當、閑置浪費等問題。
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策略
基于醫院發展規劃,落實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測算工作在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時,應保證醫療資源得到科學合理的利用。工作人員開展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時,應當基于醫院的整體發展規劃制訂計劃,有效落實醫療設備的測算工作。該項工作開展階段,需要醫學工程部組織專項工作小組,根據醫院各個科室的工作開展現狀,科學合理地評估設備采購的現實效能,保證合理利用醫院采購經費,滿足各個科室的醫療設備購置需求。為有效杜絕醫療資源浪費問題的出現,必須緊扣醫院整體的發展規劃,并對采購計劃進行全面評估,及時發現采購方案中的問題,便于工作人員及時優化采購方案,為后續醫療設備的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開展醫療設備論證分析,保證醫院的整體經營效益為保證醫院整體經營效益可得到持續的提升,在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時,必須科學有序地開展醫療設備論證分析工作,如基于醫院的工作剛性需求、技術可行性及設備的社會效益、經濟價值等維度,對相關醫療設備開展專項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分析。相關科室必須明確陳述設備采購后的用途,以及采購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開展技術可行性分析工作時,工作人員需要對相關設備進行分析,評估該設備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能否達到臨床應用的行業標準與國家要求,安裝后其相關的配套設施是否完善,能否保證大型醫療設備的安全有序運行,并發揮出醫療設備的應用價值。若工作人員進行績效管理時,沒有進行科學嚴謹的評估論證,匆匆下定論,可能會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不利于醫院整體經營效益的提升。大型醫療設備的單獨計算,基于設備效益進行決策分析鑒于大型醫療設備采購、運營、維護的成本較高,在進行績效管理時,可針對大型醫療設備開展獨立的經濟效益計算,并基于醫療設備的效益計算數據,開展科學合理的決策分析。例如,配套的醫療設備運行時需要獨立承擔相應的醫療檢查治療項目,并且該項目沒有與其他項目存在交叉,在績效管理分析時,則可以進行單項的計算評估。實際單項目的醫療器械經濟效益評估,又可以分為多臺醫療設備或單臺醫療設備。在實際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階段,由于醫療設備類型復雜多樣,且包含的醫療檢查功能較為復雜,需要工作人員進行聯合使用操作,這給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評估造成一定阻礙,增加了醫療設備績效管理的難度。在開展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時,若設備獨立完成相關項目的檢測,則可以進行獨立計算收費,保證設備經濟效益評估的準確性與客觀性;若多個醫療設備組合使用,評估項目是否存在交叉情況,基于項目運行對項目包含的醫療設備進行績效管理評估。基于醫療設備成本核算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客觀評估出大型醫療設備的運行經濟效益,并分析出不同科室在單項設備支出的占比,便于醫院對醫療設備的管理計劃進行科學調整,提高醫療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例如,大型醫療設備進行績效管理時,可基于相關醫療設備創造的月收入,以及設備運行的月成本進行計算,得出相關醫療設備的運營經濟收益數據。通過對多個月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可以得出相應醫療設備在單位時間內的經濟效益情況。管理人員根據經濟效益的數據信息進行深度剖析,發現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工作的不足,并對其工作模式進行完善、優化,以保證各項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與此同時,在實際績效管理工作開展階段,應當分析評估大型醫療設備的收支平衡節點、收入的最高單位時間、收入最低的單位時間等,并科學全面地評估分析醫院相關資源配置方案、經費投入的合理性。通過進行適當的干預,解決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提升大型醫療設備的運行價值與效能。
優化醫療設備引進制度,完善醫療設備績效管理體系
為保證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考核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應當同時優化大型醫療設備引進制度以及醫院醫療設備績效管理體系,如編制科學嚴謹的醫療設備成本核算標準,以及醫院經濟效益分析評估規范。例如,部分醫院根據運營管理的實際情況,設定針對性的績效管理體系。在采購50萬元以上的大型醫療設備時,基于使用效率、日檢查患者數量、運營成本、經濟收益等指標,對醫療設備采購進行預期評估,有效規避后續醫療設備閑置問題。在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時,若成本核算出現偏差,必須對相對應的負責人進行嚴肅懲罰處理,以對其他職工起到一定的警告效果。通過建構科學嚴謹的績效管理規章制度,不僅可以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同時可以指導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對大型醫療設備的運行經濟效益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的不足,對制度與模式進行完善、優化。合理應用信息技術,突出設備信息化的績效管理筆者認為,醫院進行資產管理時,應當對大型醫療設備的績效管理有一定的重視,進而使得績效管理工作能夠發揮出一定的工作價值。為實現該目標,應當契合新時代發展的趨勢,合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嘗試打造信息化的醫療設備績效管理體系。如使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云儲存技術、區塊鏈技術、互聯網技術、5G通信技術、智能終端設備等,實現對大型醫療設備的全周期信息鏈的績效管理。基于大量數據信息的整合與分析,了解不同科室與工作開展的需求,實現對大型醫療設備使用時間的合理配置,最大化地發揮出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價值,促使設備信息化績效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轉變管理理念,由粗放式逐漸轉變為精細化
在實際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時,人員的管理理念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管理效果。為此,新時期的醫院運營應當分析當下大型醫療設備的績效管理問題,如部分管理人員仍舊秉持傳統的粗放式管理理念,認為大型醫療設備屬于國家財產,管理工作的好壞都將由國家進行承擔,自己不需要負責。在該種心態影響下,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導致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下降,阻礙了醫院高質量發展。鑒于此,為保證大型醫療設備的高效運行,需要轉變管理人員的工作理念,不斷強化績效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與崗位意識,并循序漸進,由粗放式管理模式轉變為精細化管理模式。為保證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性,醫院應當進行量化的績效考核管理,實現對大型醫療設備、管理人員工作效能的量化評估,使得精細化管理模式發揮出一定效能。
作者:陳煒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
- 上一篇:兒童鋼琴教學情感培養方法
- 下一篇:醫院后勤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