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途徑
時間:2022-09-26 08:50:26
導語: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晰提出的重要任務[1],新時代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教師教學創新隊伍,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行業競爭的需要,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就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探索、變革進步。本文以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為例,從創新教師教學團隊建設發展的角度出發探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讓學生身邊的工匠大師和專兼職教師,在指引學生進步的同時發揮更加突出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高質量教育;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思路與途徑
一、高職院校教師及教學團隊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教師及教學團隊發展理念陳舊
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團隊的發展已經跟不上新時代高質量教育發展的要求,教師團隊成員大多以“單打獨斗”的方式完成教學工作。在教學團隊、技術技能創新、專業發展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沒凸顯出來,形成教學“近視癥”。教師團隊建設不完善,理念陳舊,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指向不明晰,導致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質量與市場需求脫節[2]。
(二)高職院校教師團隊學歷結構不合理,專業水平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教師團隊,在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專兼職教師比例結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處[2],特別是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年齡層次出現“斷崖”現象,職稱結構高低差距大,專兼職教師比例不合理,沒有形成一個管理專業團隊,大部分教師即使是專業課教師也沒有到企業一線去實踐鍛煉的經驗,僅憑理論知識和考證作為雙師型教師,企業的大師、工匠很難引進到高職院校的教學團隊中,即使引進來少數,這些“大師”也無法保證在授課時的教學質量。
(三)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師團隊成員凝聚力不強
目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往往是因為建設專業群的需要而簡單地拼湊在一起,沒有進行充分的研究論證,也未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因為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特別是高職專科層次的此專業,專業適用性強,學的課程范圍比較廣,目標定位不是很清晰,專業課教師不多,相近大類專業教師交叉組團,專業團隊教師隊伍不穩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全面提升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
對于高職院校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戰性和參與性很強,企業期望學生畢業即可上手工作。因此,需要學校企業深入產教融合,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職業教育是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教育,充分把握住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學生就業質量。因為,畢業學生就業質量是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面“鏡子”,只有加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師教學團隊建設,才能培養高質量畢業生服務當地及周邊地區地方經濟,逐步加大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近本地化工作比例。
(二)推進師資質量的改善和提升教學質量
依據高職院校發展目標,建設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逐步培育“德技雙馨”的結構化教師教學團隊,建立和健全團隊的教學管理制度,聘任企業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校外導師,成立校企合作與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要求團隊專職教師每人精講一門課程,參與一項教改課題,指派團隊相關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學習鍛煉,學習專業實踐管理技巧,促進核心技能改進和創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
(三)建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團隊建設協作共同體
按照工商企業管理專業領域,依照團隊成員建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團隊協作共同體,健全校企協同工作制度,積極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銜接、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的銜接、教學過程與管理過程的銜接。加強團隊成員間的交流,在專業團隊建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改革、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和考核等方面的協同創新,積極推進高職院校與相關合作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高水平教師發展中心及實習實訓基地,全面提高復合型管理技能人才。
(四)創新專業團隊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圍繞工商企業管理人才培養目標,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建成德技雙修、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創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育人優勢,全面建成“三全育人”的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技能培養融合。開展團隊教育教學課題改革研究,突破學科教學的傳統模式,探索情景式教學和項目式教學,創新模塊化教學模式,鼓勵各科教師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學風格,梳理團隊教師職責分工,促進教育與教學融合創新。
(五)形成有專業特色的高質量職業教育教學模式
通過教學教師創新團隊建設,與優秀的“兄弟”高職院校開展交流合作,借鑒彼此的先進經驗和理念,提煉團隊建設成果并進行轉化,使之應用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上,形成具有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特色的高質量職業教學模式,循序漸進地提升高等職業教育品牌競爭力,服務于當地經濟。
三、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師教學團隊建設目標與培養方案
(一)教師教學團隊建設目標思路
首先,開展行業、企業調研,準確掌握當地及周邊地區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人才需求狀況;其次,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和技能分析,將職業能力分解成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并根據技能培養的需要,確立相應的課程,制定針對性強的培養方案,各個環節都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三全育人”的新局面[3],因為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性比較強,除了具有相應的專業文化水平,還應該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團隊溝通能力和人文素養,把傳統的文化運用到管理的理念。
(二)形成特色鮮明的培養目標
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主要是培養基層管理人才,要以探索基層管理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目標,增強服務當地經濟建設意識,在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設置明確的研究目標和教學改革。根據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確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1+X證書”需要,全面提高復合型基層管理技術,為基層管理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力的保證。
(三)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師團隊建設方案
教師是學生高質量發展的源泉,以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為路徑,精準引領高質量發展,專任教師重點研究專業課程構建,課堂教學改革,專于專業教學,專于職業教育[4]。在雙師素質方面,循序漸進派專任教師到相關企業一線去實踐學習,聘請企業具有較高專業管理技能水平、工作經驗豐富的“大師傅”,成為學生的導師,完備兼職教師資源庫,聘請行業企業管理骨干,實現工學結合。
(四)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建設方案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一個實戰性很強的專業,其基本任務是為企業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基層人才,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管理人才。因此,課程建設必須遵循職業的實用性、實踐性、協調性等基本原則[4],以課程建設為基礎,采用工學結合課程,吸收企業管理人員,組建結構合理的課程建設團隊。課程建設是培育教師教學團隊的前提條件,課程建設需要一支以專業帶頭人負責,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團隊人員穩定,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高的教師梯隊,突出核心課程的中心地位,打造精品課程并引領其他課程同步發展。
四、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思路及途徑
通過分析研究,工商企業管理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思路及途徑(如圖1所示)。
(一)樹立教學教師團隊創新理念,積極開展崗課賽證制度
積極完善工商企業管理教學教師創新團隊,使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新理念入心和入腦,明確中長期和短期目標,特別是青年教師,結合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對應崗位設置課程,“崗”是工作崗位、“課”是課程體系、“賽”是職業技能大賽、“證”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課程體系是融通的核心與載體,是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同時將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課程與專業課程教學相銜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戰能力。
(二)建成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以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為教學平臺,創建“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5],建設成一支年齡、職稱、素質、能力結構合理,創新意識強,教學水平高的團隊,可持續發展的教學團隊。雙師型教學團隊總體建設思路是:建設一個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勇于創新、勇于奉獻的教學教師團隊[6]。以團隊負責人為核心,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發揚團隊協作精神,重點培養青年教師,做好傳、幫、帶的工作,提高本團隊的持續發展能力。
(三)經過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形成標志性成果
經過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建設,首先建成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形成一定的標志性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標志性成果。例如,最少可以完成署名為第一主編出版教材2本,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完成核定的證書培訓及獲證指標,深化基于“1+X”證書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1+X”各種技能證書培訓、考試,指導學生參加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經過幾年的建設,建成1門及以上省級優質課程或專業資源庫,這些標志性成果無論是對教學還是教改均有實際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對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四)通過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可以充分發揮團隊的協作創造力,凝心聚力,才能把最新的知識、最實用的管理技能帶進教學中,團隊與企業、團隊與行業、團隊與成員之間的協力合作,把企業、行業建成的優秀企業文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7],同時教師團隊之間相互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相互分工又相互合作,與當地及周邊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生打造“真本領”。綜上所述,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一定要以教學工作為突破口、以新穎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高質量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全面提升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團隊的素質和能力為核心、以管理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為主線、以管理技能型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力爭建設一支適合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結構比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育教學優秀師資隊伍,建成高質量發展的教師教學創新隊伍,準確引領高質量發展,才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深刻把握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內涵[N].中國教育報,2019-09-24(9).
[2]王麗靜.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思政”為例[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0(8):38-4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EB/OL].(2019-06-17)[2022-03-22].
[4]李國慶,張兆敏.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科技視界,2021(19):113-114.
[5]李國成,徐國慶.高職院校高水平建設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師資建設,2021(8):86-87.
[6]吳笑偉,趙巖.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21(7):39-40.
[7]李榮輝.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4):949-950.
作者:高秀芬 單位: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外球面球軸承座數控復合加工機床探討
- 下一篇: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