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創新路徑
時間:2022-09-26 14:49:45
導語: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創新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地廣物博,人口眾多,從事農業勞動的農民占比極高,自古便是農業大國。發展農業是我國立國之本,是強國之路,也是我國人民高質量幸福生活的保障。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發展的道路上,現代農作物種業是極具研究價值的課題。課題組以我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現狀為基礎,分析了我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通過探討與研究,針對部分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推動我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鞭r作物種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因此,我國對于農作物種業的發展極為重視。2012年12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對我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做出了精細化指導,為我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1]。近年來,各級政府根據各地農作物種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深入貫徹《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指導思想,優化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推動我國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做大做強農作物種子企業,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強化種子市場監督,培養農作物種業人才,積極推動我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影響了我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2]?;诖耍n題組根據我國農作物種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過程中所存在問題,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以期推動我國農作物種業的發展。
1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現狀
1.1農作物種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日臻完善
自從《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頒布實施以來,農作物種子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提升,品種管理也更加規范。種子企業免稅以及各項扶植政策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推動了種子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能力[3]。成立農作物種業發展基金,支持各個種子企業的發展,金融機構面向種子企業提供各種優惠及低息貸款,避免因資金問題影響農作物種業的研究與發展。各級地方政府針對現代農作物種業均有著各項扶植政策以及配套設施,上下聯動,共同促進我國農作物種業的蓬勃發展。
1.2農作物種子企業的發展態勢良好
在我國各項政策的扶植帶動下,種子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優化整合行業資源,引進行業高端人才,積極開展科企合作,加強行業交流,企業實力不斷攀升,結構布局不斷優化,整個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1.3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的種業科技水平已居于國際領先水平,隨著各項生物技術的不斷集成與開發,市場上涌現出了各種特征明顯、產量高的種子新品種,推動了我國農業的發展與進步,提升了我國的糧食產量,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
1.4相關法律法規日益完善
自200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以來,我國便開始不斷完善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截至2021年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共經過4次修正,助力育種行業產業鏈健康發展,保障育種行業的合法權益[4]。
1.5農作物種業市場環境逐步改善
農業部門對維護農作物種業市場環境極為重視,針對種子企業及經銷中心不定期開展各項檢查、巡查、抽查活動,嚴厲打擊農作物種業市場中的假冒侵權種子和銷售假劣種子等行為,維護種業生產經營秩序,保障農作物種業市場環境的安定繁榮。
2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特征
2.1商業化育種
商業化育種是指育種企業以商業利潤為最終目標而進行的育種研究和發展等行為。具體通過以下幾點展開:一是建立以市場為導向、與產業緊密結合、目標明確、分工合理的新品種育種體系;二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實際需求為導向而展開的培育、認證、生產、加工、銷售、知識產權保護和有償轉讓等多位一體的完整的新品種育種體系和機制;三是以市場化、工廠化模式要求對育種流程進行設計和設置,逐步開展品種研發工作,實施育種流程程序化管理,開展商業化育種;四是調動企業進行商業化育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兼并重組,整合育種力量和資源,充分發揮企業在商業化育種中的主體作用[5]。
2.2專業化生產
現代農作物種子產業的專業化生產,是指按照分類生產流程,區域與種子企業分工合作等不同環節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的過程,向專業化、集中化方向發展的過程[6]。農作物種業的專業化生產是種子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種子企業生產專業化,各類種子企業應擺脫傳統的“小而全”生產模式,進行不同分工,形成大規模專業化生產;二是生產過程專業化,該過程是指種子企業等相關企業將農作物種子生產工藝進行詳細細分,劃分為不同的生產環節,并將各個生產環節交由不同的專業化生產企業完成;三是農作物種業生產區域化,主要是指種子生產基地應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科學規劃種子生產優勢的區域布局,依據不同農作物對氣候環境的實際需求,建立具有育種優勢的種子生產基地。
3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雖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生態環境不盡相同。部分地區的種業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與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地區基礎建設落后,制種設備不夠先進,制種能力低下,機械化水平相對較低,抗自然災害風險能力弱。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從事農業勞動的群體越來越小,勞動力成本增加,農作物種植行業經濟效益低下,影響了農民種植生產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作物種業的發展。此外,制種行業經濟效益低迷,制種企業之間競爭力不足,使得企業對科技研發的投入降低,缺乏種業創新能力;種子檢測技術、監督管理技術落后,影響了種子質量,也限制了農作物制種行業的發展。
4現代農作物種業高質量發展對策
4.1加強現代化農業基礎建設,提升供種數量及質量
根據當地生態環境及氣候合理整合規劃農耕地,加強現代化農業基礎建設,開展規?;默F代農業生產種植。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農作物的種植布局,根據當地環境氣候等種植因素,選擇適合當地環境的農作物種子進行研究、培育、種植。加強育種基地的建設,建設規?;C械化、標準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植基地,提升地區供種數量及質量[7]。貫徹落實種子企業做大做強的政策方針,增大資金投入,增強企業制種育種能力以及科技研發能力,增強制種基地抗風險能力。積極推動制種企業與種植大戶以及種植合作社之間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共贏合作模式。加深農作物制種行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推動我國農作物制種行業的發展壯大。
4.2開展農作物制種行業科研改革,激發制種企業科研創新能力
推動農研院、農業高校以及制種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加深科研創新能力以及農業人才培養。鼓勵科研單位人員向育種企業流動,提升育種企業的行業競爭力與科研能力。將商業育種與公益性育種分離,大力支持種子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將育種產業向商業化進行轉變,鼓勵企業進行行業整合集成各項農作物種業創新技術,根據市場需求培育研發性能優越的農作物新品種。
4.3加強農作物種業市場環境維護與監督
各政府部門應明確自身監管職責,提升部門監管能力,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對當地農作物種業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出售假冒偽劣種子以及侵權種子等違法行為,維護種業市場環境的安定,為農作物種業的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市場基礎[8]。農業、公安以及市場監管部門可定期舉行督查、抽查或聯合執法活動,保障種子企業的合法權益。
4.4強化供種保障能力建設
根據不同地理環境地勢地貌等因素合理規劃種子生產基地布局,加強建設國家級種子生產基地,為我國農作物種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我國的地理環境來看,西北、西南地區以及海南等地的農作物種植分別有各自的優勢,應根據當地農作物種植以及生長優勢科學建設育種基地,例如甘肅省發展建設雜交玉米種子生產研發基地,四川省發展建設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研發基地,海南省發展建設繁育制種基地。根據制種基地的規劃,加快提升種子生產設施水平,鼓勵種子企業采取與當地制種合作社聯合協作等方式,建設標準化、規?;⒓s化、機械化的現代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和加工中心,切實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為農業生產用種提供堅實可靠的后勤力量。
4.5加大制種行業的資源投入力度
有投入才有回報,農作物種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源以及人力的投入。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農作物科研單位基礎研究的投入,使科研單位能夠集中精力開發研究農業制種相關的科學技術,為農作物種業的發展提供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持;加大對農作物種業制種基地的投入建設,提升農作物制種基地的基礎生產設施,加強育種創新、品種測試和試驗,提升種子質檢水平以及生產能力,構建設施齊全、運行高效,具有創新能力、高效生產、先進管理的現代化農作物制種體系;加大對“繁育一體化”種子企業的投入,鼓勵并支持企業建設商業性育種基地,發展壯大一批具有先進種子生產、加工、包裝、檢驗、倉儲、運輸以及具有改善工程化研究功能、品種試驗功能和應用推廣能力的制種企業,從商業角度推動制種行業發展,實現制種行業與制種企業的共同發展;加大對種子監管體系的投入,細化健全種子管理和督導部門的管理職責,提升制種管理體系的服務水平和督查能力,保障制種行業市場環境的安定平和。
5現代種業快速發展的建議
一方面,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需要以先進的科技為基礎,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培育出安全的具有優秀性能的農作物新品種,為農業生產用種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提升農作物品質,增加農業勞動者收入,提升我國農民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應大力提供農作物制種行業的體制改革,增強現在農作物制種基地的建設力度,提升農作物制種行業的監管力度,注重農業人才的培養,全面推進我國農作物制種行業的快速發展[9]。推動我國農作物制種行業的快速發展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加大對制種行業的投入力度,加強對制種行業科技的公益性研究,扶植與鼓勵商業化育種企業的發展建設[10];2)加大對農作物制種基地的建設力度,改革提升制種基地的基礎設施,提高種子質量和產量,研究創新農作物新品種,增強種子抗病、抗災害能力;3)加強對制種行業市場的監管力度,增加檢測中心的數量并提升機構檢測水平,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等行為,確保種子市場秩序的安定;4)加快現代化農業的建設,推動農業機械化生產,降低農業生產的人力成本,以農業生產的發展帶動農作物制種行業發展;5)發展壯大一批具有完善制種體系的龍頭企業,樹立一批具有知名度、高質量的種子品牌,助力農作物新品種的推廣與應用。
6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作物制種行業的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人員仍需要加強努力,共同推進我國農作物制種行業的高速發展。隨著我國對現代農作物制種行業發展的大力支持,未來我國的農作物制種行業必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推動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型的步伐。
作者:高際濤 李慧慈 張工展 張晉玉 黃中文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