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對泵站工程運行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10-24 10:33:37

導語:精細化管理對泵站工程運行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細化管理對泵站工程運行管理的運用

摘要:為了提升泵站工程運行管理的水平,要積極整合管理內容和方式,發揮精細化管理的優勢作用,建構完整的工程控制模式,實現泵站多元管理的目標,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本文簡要介紹了精細化管理的相關內容,并結合案例對泵站工程運行管理中落實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情況展開討論。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泵站工程;運行管理

隨著泵站規模的增大,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需求也在增加,為保證泵站安全運行效能,要建立精細化管理控制模式,強化整體運行管理控制單元的綜合水平。

1.精細化管理概述

1.1內涵

精細化管理體系本身是基于創新性管理模式建立的管理流程,要從整體管理的方向分析,在精細化管理結構中,要保證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相關工作都能滿足精準控制的標準[1]。一方面,精細化管理中要明確管控制度、管理目標,并且要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實現責任落實到個人和部門,配合人才管理機制、技術模式等,打造完整的安全應用控制結構,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目標。另一方面,精細化管理模式要從多個層次開展管理工作,并且,保證內容控制制度建立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合理性分配,維持最佳利用率和最佳資源配置模式。

1.2設計原則

在泵站工程運行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為滿足統籌管理的要求,要秉持可控化管理原則,提升精細化管理的實際效果。第一,一致性原則,要全面分析泵站工程管理的整體工作要求,然后結合階段性管理指標,陸續開展相關作業,并維持運行管理的實效性和可控性。最關鍵的是,精細化管理內容要與泵站長期可持續發展規劃相匹配,從而更好地維持泵站工程生產、建設等工作的質量水平,滿足工程管理的規范要求[2]。第二,針對性原則。在指定對應管理工作規范標準的過程中,要保證相關管理內容都能貼合管理需求。比如,泵站和水閘的調度運用應符合洪水調度運用原則,由區農林水利管理中心統一調度、分級管理。在泵站排水期間,外江水位低于內河涌水位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水閘自排;當外河水位頂托,內水無法通過水閘自排時,通過泵站進行電排。相關管理團隊要及時掌握天氣及排渠水情變化,在充分掌握受益范圍內各行各業對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的基礎上,確定泵站、水閘的具體運行、調度、管理方案。第三,動態性原則,為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要動態分析泵站工程運行管理的階段性需求,以保證相關管理工作內容具有較高的契合度,維持可控化管理體系的同時,為及時處理和解決提供良好的保障[3]。

2.精細化管理在泵站工程運行管理中的運用方案

為全面提升泵站工程運行管理的質量水平,要積極整合管控要素,確保精細化管理內容都能落實,從而維持統籌管理效果滿足預期,提高泵站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安全管理的整體要求。

2.1案例

本文以白沙泵站重建工程項目為例,白沙泵站重建工程位于廣東省肇慶市高新區北江堤段樁號5+880處。屬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2級,次等建筑物為3級,臨時建筑物為4級,排澇標準設計為10年一遇24小時暴雨所產生的徑流量一天排干不成災,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該站所保護的澇區主要范圍是高新區白沙排渠北面、龍王廟水庫排洪渠南面以及流經水庫北面的三水區來水,集雨面積共52.39k㎡。原白沙電排站(舊站),由于建設不斷發展,設計排澇能力不足,已不能滿足高新區的排澇需要,按照新的設計排澇標準為10年一遇24小時暴雨徑流一天排干,對白沙電排站進行重建。白沙泵站重建工程于2009年9月動工興建,2011年3月主體工程完工并投入運行。重建后的白沙泵站總裝機容量為9000KW,設計流量為70m3/s。該站共安裝8臺立式潛水軸流泵,單機功率為1125KW,單機流量8.75m3/s,8臺機組呈一字型排列分布,設計凈揚程8.03m,最高凈揚程10.44m。白沙泵站重建工程采用全計算機自動化監控系統及微機保護系統,可實時監控和保護機組及主要電氣設備、公用設備等,實現自動化控制,可實時對接區三防預警系統和信息調度系統,為城市排澇調度提供信息技術保障[4]。

2.2精細化管理目標

之所以要建立精細化管理模式,就是為了校對泵站工作進行細化管控,建立健全完整且可控的處理模式,在管理內容劃分的基礎上,有效維持泵站工程運行資料和運行環境的協同控制,打造更加具有時效性和科學性的管理體系。一方面,泵站管理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多,且相關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若是不能建立更加完整的管理模式,就無法及時消除風險隱患,目前,多數泵站常規化管理模式中管控結構和管理機制還存在單一性問題,所以,要想形成規范化管理控制模式,就要明確管理需求和管理框架體系,從而實現權責分明的管理目標。另一方面,泵站管理對安全性要求較高,要整合管理項目,結合安全管理流程和約束機制開展精細化控制,維持泵站管理結構的完整程度,才能為后續多元管理發展提供保障[5]。

2.3精細化管理具體內容

2.3.1精心管理體系從整體發展的角度對泵站管理控制提出展望,并制定相關聯的管控方案,約束各個部門能按照管理規范開展后續工作,在秉持精細化管理原則開展對應舉措的基礎上,確保技術管理、經費支持、設備補給等多元工作都能協調統一,真正意義上提高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責任意識,形成精心協同的控制模式,也為泵站精細化管理后續方案的全面落實提供保障。2.3.2精準管理體系在落實精準管理體系的過程中,要從運行調度、管理制度、人員培訓等方面有效開展,維持良好的控制模式和管理機制,并且保證管理結構的可控性,也為后續管理體系升級提供支持。第一,精準定位運行調度。為保證精準管理控制工作的順利展開,白沙泵站相關工作部門結合運行調度設計技術參數要求,設計運行內水位2.5m,起排水位2.2m,最低運行內水位2.0m,最高運行內水位4.08m;最高運行外水位11.25m,設計運行外水位8.80m,設計最低運行外水位4.08m,設計防洪水位11.81m[6]。依據上級部門的防汛排澇工作要求,白沙泵站實施的運行調度管理方案;當進水池水位達2.2m,應適時開啟機組,當發布Ⅳ警報時,可根據實時情況將機組運行至最低水位2.0m,并根據雨情增減運行機組,該運行調度管理方案,在保證澇區來水及時排出的前提下,也確保了工程運行安全,減少水泵發生氣蝕和振動。自白沙泵站主體工程全面投入運行至今的時間里,白沙泵站排澇調度運行順利,沒有出現因白沙泵站來水排出不及時出現的受淹情況,白沙泵站重建工程為高新區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第二,精準制定管理制度。要結合精細化管理標準和規范,在全面分析泵站基本管理要求和客觀內容的同時,保證相關制度管理內容的最優化。白沙泵站的運行管理制度是按照新機組、新設備、安全生產管理新要求進行制定。確保泵站運行安全的“兩票兩預案三制”:即工作票、操作票和排水調度預案、防汛排澇應急響應預案以及交接班制度、值班巡視制度、泵站管理制度,在日常運行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執行[7]。第三,精準開展人員培養。對于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而言,人員的管理意識、管理行為以及管理工作開展進程等相關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只有打造專業化較好的管理團隊,才能依據管理控制工作的規范,維持最大化管理效能,為水利泵站運行管理水平的進步予以保障。白沙泵站屬肇慶高新區機電排灌總站管理,汛期接受區農林水利管理中心和區三防指揮部統一調度。管理隊伍是肇慶高新區農林水利管理中心安排相關專業人員,目前按要求配置人員5人,有多年的泵站運行管理經驗。與此同時,白沙泵站運行管理人員均經過上崗前培訓,主要針對泵站的設備構成、性能和操作要求進行了培訓,同時還組織每個管理人員進行了設備實操練習。農林水利管理中心還定期組織安排員工參加安監、技監部門的上崗資格培訓、考核。每年汛前組織全體運行管理人員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每個月組織一次實操演練,每星期集中全站人員學習交流工作經驗。目前所有運行管理人員已經熟練掌握了各種設備的安全操作步驟和方法。正是基于規范化的制度約束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常規化管理的基本水平[8]。2.3.3精細日常巡查管理為了保證水利泵站常規化管理工作順利落實,也要對日常巡查工作予以重視,秉持精細分析原則,對巡查路線、巡查時間、階段性巡查內容、巡查對象等予以協同控制,及時發現泵站內存在的問題后陸續開展相應的整改方案,避免異常現象留存造成安全隱患。一方面,在巡視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合理合規地完成巡查項目的處理,秉持“重點突出+常規巡視”的管理控制原則,維持相關內容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比如,泵站工程項目在工程管理范圍內,要對河道堤防、護岸等水工工程及堤防管理用房、堤防設施及河堤綠化等嚴加保護,避免侵占等現象對應用效能造成影響。與此同時,要進行工程管理區的劃分,將其分為交通設施管理區、通信設施管理區、水電設施管理區等,并踐行管理區內的崗位責任機制,最大程度上維持統籌管理效果,實現泵站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目標[9]。另一方面,要對檢修流程等細節予以關注,要結合泵站的實際管理標準和具體情況,完善對應的檢修流程和措施,按照統籌管理的內容陸續開展具體工作,最關鍵的是,在階段性泵站檢修工作結束后要對檢修細則展開動態管控和升級,充分實現檢修周期、設備運行情況、檢修計劃等環節的統籌管理,制定年度維修專項計劃,從而嚴格維持精細化管理執行水準。在完成相關檢修工作后,及時進行檢查和驗收,并完成相應設備的試驗運行,匯總試運行報告,實現最終的總結和歸檔。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水利泵站精細化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充分分析水利泵站的實際情況,保證相關管理內容能高度契合實際需求,維持運行管理效果的同時,打造更加規范的管理流程,實現水利泵站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作者:徐國謙 單位:肇慶市大旺經濟綜合開發區機電排灌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