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貿易局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3 06:24:00
導語:縣經濟貿易局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半年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及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全縣經貿工作呈現出增長快、質量高的良好發展勢頭。現就半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今年以來,我局緊緊以工業突破發展為主線,深入貫徹“工業強縣”戰略,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工業現代化、企業集團化和環保標準化,更新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突出抓好“六項重點”,著力實現“六個突破”。即圍繞骨干龍頭企業,著力在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總量上實現突破;圍繞工業可持續發展,著力在項目建設上實現突破;圍繞企業發展后勁,著力在深化改革技術創新上實現突破;圍繞招商引資,著力在強化服務優化環境上實現突破;圍繞商貿市場建設,著力從強化監管制度措施和提高服務水平上實現突破;圍繞黨風廉政建設,著力從規范檔案管理和健全制度措施上實現突破。
圍繞上述工作重點和思路,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工業經濟總量穩步攀升,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全縣共有規模工業企業26戶,商貿流通企業8戶。從總體運行上看,全縣工業經濟總量穩步攀升,質量明顯提高,截止目前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4.19億元,其中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23億元,占年計劃的53.82%,同比增長70.14%;商貿流通企業實現產值6000萬元,同比增長20%,上繳稅金250萬元,同比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18億元,同比增長16.2%。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在200%以上的企業2戶,累計產值過億元的企業1戶,過2000萬元的有3戶,500萬以上6戶,特別是漢中長江公司自去年9月試產以來,對做大我縣工業經濟總量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截止五月底,該公司已累計生產標準1#鋅7853噸,實現產值2.56億元,銷售收入1.85億元,上繳國家稅金641萬元。
二、堅持做大做強骨干龍頭企業,逐步推進產業集群化建設
骨干龍頭企業,既是產值大戶,也是利稅大戶,是推動工業突破發展的主導力量。一是對重點骨干企業實行掛牌管理。按照重點骨干企業掛牌保護相關規定,今年我縣共有13戶被列入重點骨干企業掛牌保護的行列,在資金、技改方面都給予了重點支持和優惠,確保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二是堅持扶優扶強不動搖,逐步壯大優勢產業。今年以來,我們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進程,鼓勵骨干企業上項目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搞技改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優先解決和安排擴大再生產的工業用地,對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貸款實行貼息支持,逐步引導優勢企業打破區域、行業和所有制界限,實施強強聯合重組,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三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縣域工業發展基金。縣財政每年預算100萬元專項資金,作為工業企業生產發展基金,支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用于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貸款貼息和工業發展項目的前期工作經費,獎勵有突出成績的企業業主和政府工作人員,極大地提高了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業主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五是不斷培育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充分發揮我縣在綠色農產品方面的特色和優勢,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不斷培育名、優、特、新產品。進一步擴大陜西省名牌產品“羌笛”牌壓塊黑木耳、“寧強雀舌”茶等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擴大生產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充分發揮名牌優勢的帶動作用,搞好其他優勢產業的發展。
三、狠抓產業項目建設,做大招商引資總量
產業項目是工業持續增長的源泉,實施項目帶動發展戰略,是我縣工業突破發展必須堅持的方針。一是從項目的論證、篩選和推介著手,努力擴大招商引資總量。今年上半年,我縣充分利用西洽會等媒介共推介和簽約項目6類25個,總投資11億元;執行招商引資項目9個,新簽訂合同項目4個,總投資6680萬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4000萬元。二是落實了縣級領導包抓規模企業責任制。我縣共有規模企業26戶,其中被列入重點保護骨干企業13戶,為了促進重點骨干企業的快速發展,及時解決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實行了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大力推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部門負責、一套方案管理”四個一工作機制,責任到人,一抓到底,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的健康協調發展。三是多渠道、多方位做大引資總量。利用各種洽談會和新聞媒體積極與沿海發達地區加強聯系,堅持項目招商,著力在引進沿海大企業上找方法,積極探索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網上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資效率。四是積極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對符合國家政策、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好的重點產業項目,在落實領導包抓、部門負責的同時,采取縣長辦公會、一事一議、領辦代辦等多種辦法及時協調相關部門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四、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一是進一步鞏固國有企業改制成果。我們按照建立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縣域經濟格局的構想,積極推進以職工身份置換和企業產權置換為標志的國有、集體企業改制,在堅持改制政策公開、資產評估公開、改制方案公開、資產處置公開、債務處理和人員安置公開的前提下,分兩批完成了39戶企業的平穩改制,共處置資產1.42億元,安置各類職工1869人,新組建企業23戶。二是加大了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開發費用的投入。技術改造和開發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深化企業改革的重要部分,是延長企業壽命、增強企業活力的基礎。今年我縣先后組織實施了匯友礦業公司銅選廠、球溪礦業公司礦山改造、天豐球團公司沖天爐改造同強公司銅選廠、玉泉壩金礦尾礦庫5個技改項目,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800萬元;另外鼓勵重點骨干企業在技術創新、引進人才等方面加大費用投入,大力推行以商招商,努力構建“產學研”聯合機制。
五、以促進消費為重點,加快商品市場體系和惠農工程建設
一是認真研究消費需求變化的新特點,及時發現和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亮點,穩步擴大住、行消費,合理引導和帶動家具、家電、家紡等相關消費,積極擴大餐飲、文化娛樂、休閑旅游和體育運動消費。二是建立和完善商品市場體系,重點是充分發揮城市商業功能,合理布局商業網點,搞好中心商業區、區域商業中心和社區商業、農村商業網點的布局和承接,建立和完善流通環節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提高應急管理能力。三是認真做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建設、“東桑西移”工程等商務惠農工程基地縣建設爭取工作。四是深入開展了對全縣成品油、煤炭、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定點屠宰、酒類流通、鮮繭、集貿等市場的專項整治工作,依法規范了市場經營秩序。五是認真在商貿流通領域開展了“創佳評差”、“誠信服務”、“百城萬店無假貨”等活動。在20*年“創佳評差”活動中,我縣飛鹿大酒店擠身漢中地區賓館餐飲行列30強,受到了漢中市商務局的表彰獎勵。
六、強化政務服務,優化工業發展環境
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工業發展政策和制度,加強了工業發展領導力度。按照《寧強縣委、縣政府關于實現寧強突破發展的決定》、《寧強縣人民政府關于擴大開放優化投資環境的若干規定》等文件精神規定,結合實際,我們出臺了《寧強縣外來客商綠色保護證實施辦法》、《寧強縣對重點骨干企業實行掛牌保護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及時調整和充實了寧強縣工業發展領導小組機構成員,為努力實現寧強工業經濟突破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逐步完善了工業發展激勵機制。為鼓勵和支持工業經濟的發展,我們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支持工業發展的規定和要求,認真考核,重點獎勵,極大的鼓舞了鄉鎮和企業的發展積極性;另外在稅收方面,逐步完善了重點納稅企業的獎勵政策。三是優化了工業發展環境。在工業發展方面,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思想觀念,堅持把優化投資環境當作“生命線”工程來抓,一抓到底,決不放松,真正做到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難,幫企業之所需,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全過程、全方位便利快捷服務。
七、以黨風廉政、精神文明建設為重點,認真抓好黨建工作
中共寧強縣委企業工委為縣委派出機構,與經貿局合署辦公,工委書記由局長兼任,肩負著對企業黨組織的領導和管理,承載著對黨員干部進行培養、選拔任用、管理的職責。一是局黨支部結合公務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認真組織局機關干部對《公務員法》等規范干部行為的法律進行了學習,增強了全體干部的組織紀律性和工作積極性。二是結合干部思想紀律作風整頓活動,認真開展了黨員干部自我剖析和對照檢查,不斷總結和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限期整改,極大地改進了我局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三是在黨員干部之間開展了行業行風整頓,深入開展了黨風廉政建設,組織學習了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七次全委會上的講話和中紀委關于禁止領導干部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等相關文件精神。四是認真組織企業支部積極實施“漢水源先鋒工程”,及時深入各支部督促檢查實施情況。在這次“漢水源先鋒工程”活動中,涌現出先進支部一個,優秀共產黨員1名。五是認真開展了各企業黨組織情況的調查和摸底,逐步規范了企業黨組織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企工委黨組織黨員基本情況信息庫,為后期黨員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在黨員之間認真開展了聯戶談心活動,進一步完善了基層黨組織黨員活動日制度。六是認真開展了黨員扶貧幫困工作。年初,局黨組織利用春節之際,看望慰問了企業困難黨員5名,發放慰問金600元。七是積極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今年上半年,企工委新培養積極分子3名,發展預備黨員1名,轉正黨員7名。
過去的半年,工業經濟增勢喜人,經濟發展健康、協調、有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不可忽視地看到我們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和問題,因此,在下半年我們將認真對待取得成績,正視存在的問題,多措并舉,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
- 上一篇:經貿局上半年工作的總結(縣)
- 下一篇:區經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