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縣)

時間:2022-05-07 08:18:00

導語:建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縣)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和省市規劃建設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上半年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以城市規劃修編為先導,規劃調控指導作用日益增強

數字化地形圖測繪工作進展順利。今年,投資55萬元聘請省測繪局實施了縣城規劃區40平方公里1:1000電子地形圖測繪工作,6月份已出成果。電子地形圖的制作完成,為我縣縣城的總體規劃修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近期建設的規劃提供了科學、準確的依據,對推動我縣的城鄉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規修編工作正式啟動。上半年,我局積極向縣政府匯報,將縣城總體規劃的修編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縣財政已為縣城總體規劃修編撥出首批專款30萬元;通過考察,我局已邀請湖北省省城規院、浙江大學城規院、上海浦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資深規劃設計單位前來投標,經過公開招投標,6月底可正式確定總規修編單位,12月底可完成總體規劃的修編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平川大道向西延伸控規編制已經完成。為全面完成縣政府20*年“十件實事”之一——平川大道向西延伸工程,我局上半年集中規劃技術骨干對平川大道向西延伸進行了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規劃管理得到進一步強化。為強化規劃管理,上半年主要完善城市規劃委員會議事規則,開展城鄉規劃效能監察,執行規劃督察員制度、實行規劃公示“陽光規劃”制度,嚴格執行《江西省建設項目城市規劃行政審批規程》,建立查處違法建設聯動工作機制等系列制度,健全了規劃管理長效機制。

二、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城市建設水平逐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城鄉建設重點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對生態人居環境的改善,包括平川大道向西延伸,舊城改造,濱江東大道綠化,平川大道北段綠化、亮化,自來水管網建設,城市燃氣、公交建設、平陽商業街建設等。今年1至6月份,全縣城市建設總投資5170萬元,其中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600萬元。

平川大道向西延工程全面鋪開。該工程系縣政府20*年十件實事之一,計劃總投資2800萬元,道路長610米,寬40米。目前已組建機構,完成了規劃編制,正進行被拆房屋的丈量和征地工作,預計年底可完成道路硬化。平川大道的向西延伸工程,將完善城區道路網絡,改善了舊城北區的居住環境。

舊城改造穩步推進。采取分步實施的辦法,抓好舊城改造工作。今年重點抓好了府江小區建設和西街修復改造。目前府江小區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對西街古街古建筑按“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保留風格,修舊如舊”的規劃設計原則,進行保護和修復改造。為挖掘本土文化,彰顯客家風情,今年西街客家古建筑的保護修復改造己全面鋪開,已清理不利于文物保護的亂搭亂建違章建筑物,搬遷、拆遷店房1*家。經過修復后的街道兩旁房屋青磚黛瓦,配之于客家騎樓、女兒墻,兩端街口建設大型古牌坊,路燈采用古色古韻的燈籠造型,整個風格充分突出客家風韻,初步展露客家古屋的雄姿。建成后西街將成為一條集觀光、購物為一體的客家古建街,街道居民的生活也得到全面改善。

濱江東大道、平川大道北段綠化已基本完成。二條大道綠化已投資500萬元,新增綠化面積3萬平方米。濱江東大道的綠化亮化、平川大道北端綠化亮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城區自來水質不斷提高。對20*年改造尚未到位的地段重點進行改造,西街自來水管網結合西街修復改造工程有計劃地進行,工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來水水質方面,加大了供水水質的質檢,由原來的常規分析16項檢測指標,提高到目前的35個,使供水水質全部達標,確保了市民用上安全合格自來水。

市政公用事業健康發展。通過規范整頓,我縣三個燃氣企業和一個城市公交企業均保持了安全、高效、穩健地發展,保持了安全生產的良好勢頭。為支持城市管道燃氣的建設,已成立相關領導小組,抽調專門力量作為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城南菜市場建設進展順利,主體建筑已封頂,年內可投入使用。

三、以強化村鎮規劃為突破口,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

新農村規劃取得了初步成果。上半年,我局聘請了湖南科技大學城規學院對全縣282個村莊進行新農村規劃編制;爭取了贛南測繪院、核工業贛州勘測院等6家單位對我縣新農村規劃的支援,對長岡鄉塘石村、社富鄉等新農村的地形測繪和規劃編制;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截至6月25日,共完成新農村規劃點地形測繪490個,已編制“三圖一書”規劃成果4*個。

鄉鎮總規修編任務全面完成。龍崗、江背、方太三個鄉鎮總規修編工作于五月份完成,現已組織專家匯審,下一步將按程序公告、報批、頒布實施。

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全面鋪開。今年1至6月新農村建設投資4570萬元。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不但為新農村建設做好規劃,而且將工作進一步地進行了延伸,派出技術人員在搞好規劃的同時,重點指導農民如何進行新農村建設。上半年,一共發放新農村建設宣傳掛圖4413份,指導農民建房160次,派出設計人員、質監人員深入農村指導建房。針對村莊整治的特點,我們貫徹了“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五不”,即不砍樹、不挖山、不填塘、不破壞自然景觀、不毀壞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跡,通過扎實的工作,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建設部舉辦的村莊整治培訓班先后分三批到我縣實地參觀考察,上級領導、專家和學員對我縣的村莊整治成果給予了一致好評。

挖掘和開發堪輿文化,打造歷史文化名村。在村鎮規劃中,我們積極開展了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歷史街區的保護工作,在新農村規劃編制過程中,始終注意了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中國堪輿文化第一村”的三僚村進行重點保護、合理開發。目前該村的規劃測量工作已完成,正對外公開招標進行規劃編制,擬在堪輿文化發祥地三僚村規劃建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將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有機整合,建成中國堪輿文化旅游基地。目前該村已被列為江西十大鄉村旅游景點,歷史文化名村的申報工作正在進行。

四、以加強建筑業管理為中心,建筑市場秩序逐步好轉

上半年全縣建筑業總產值487萬元;新開工項目13個,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竣工項目18個,建筑面積3.17萬平方米;清理拖欠工程款1012萬元,清欠率達98%;建筑節能工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和省市規劃建設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上半年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以城市規劃修編為先導,規劃調控指導作用日益增強

數字化地形圖測繪工作進展順利。今年,投資55萬元聘請省測繪局實施了縣城規劃區40平方公里1:1000電子地形圖測繪工作,6月份已出成果。電子地形圖的制作完成,為我縣縣城的總體規劃修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近期建設的規劃提供了科學、準確的依據,對推動我縣的城鄉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規修編工作正式啟動。上半年,我局積極向縣政府匯報,將縣城總體規劃的修編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縣財政已為縣城總體規劃修編撥出首批專款30萬元;通過考察,我局已邀請湖北省省城規院、浙江大學城規院、上海浦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資深規劃設計單位前來投標,經過公開招投標,6月底可正式確定總規修編單位,12月底可完成總體規劃的修編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平川大道向西延伸控規編制已經完成。為全面完成縣政府20*年“十件實事”之一——平川大道向西延伸工程,我局上半年集中規劃技術骨干對平川大道向西延伸進行了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規劃管理得到進一步強化。為強化規劃管理,上半年主要完善城市規劃委員會議事規則,開展城鄉規劃效能監察,執行規劃督察員制度、實行規劃公示“陽光規劃”制度,嚴格執行《江西省建設項目城市規劃行政審批規程》,建立查處違法建設聯動工作機制等系列制度,健全了規劃管理長效機制。

二、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城市建設水平逐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城鄉建設重點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對生態人居環境的改善,包括平川大道向西延伸,舊城改造,濱江東大道綠化,平川大道北段綠化、亮化,自來水管網建設,城市燃氣、公交建設、平陽商業街建設等。今年1至6月份,全縣城市建設總投資5170萬元,其中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600萬元。

平川大道向西延工程全面鋪開。該工程系縣政府20*年十件實事之一,計劃總投資2800萬元,道路長610米,寬40米。目前已組建機構,完成了規劃編制,正進行被拆房屋的丈量和征地工作,預計年底可完成道路硬化。平川大道的向西延伸工程,將完善城區道路網絡,改善了舊城北區的居住環境。

舊城改造穩步推進。采取分步實施的辦法,抓好舊城改造工作。今年重點抓好了府江小區建設和西街修復改造。目前府江小區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對西街古街古建筑按“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保留風格,修舊如舊”的規劃設計原則,進行保護和修復改造。為挖掘本土文化,彰顯客家風情,今年西街客家古建筑的保護修復改造己全面鋪開,已清理不利于文物保護的亂搭亂建違章建筑物,搬遷、拆遷店房1*家。經過修復后的街道兩旁房屋青磚黛瓦,配之于客家騎樓、女兒墻,兩端街口建設大型古牌坊,路燈采用古色古韻的燈籠造型,整個風格充分突出客家風韻,初步展露客家古屋的雄姿。建成后西街將成為一條集觀光、購物為一體的客家古建街,街道居民的生活也得到全面改善。

濱江東大道、平川大道北段綠化已基本完成。二條大道綠化已投資500萬元,新增綠化面積3萬平方米。濱江東大道的綠化亮化、平川大道北端綠化亮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城區自來水質不斷提高。對20*年改造尚未到位的地段重點進行改造,西街自來水管網結合西街修復改造工程有計劃地進行,工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來水水質方面,加大了供水水質的質檢,由原來的常規分析16項檢測指標,提高到目前的35個,使供水水質全部達標,確保了市民用上安全合格自來水。

市政公用事業健康發展。通過規范整頓,我縣三個燃氣企業和一個城市公交企業均保持了安全、高效、穩健地發展,保持了安全生產的良好勢頭。為支持城市管道燃氣的建設,已成立相關領導小組,抽調專門力量作為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城南菜市場建設進展順利,主體建筑已封頂,年內可投入使用。

三、以強化村鎮規劃為突破口,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

新農村規劃取得了初步成果。上半年,我局聘請了湖南科技大學城規學院對全縣282個村莊進行新農村規劃編制;爭取了贛南測繪院、核工業贛州勘測院等6家單位對我縣新農村規劃的支援,對長岡鄉塘石村、社富鄉等新農村的地形測繪和規劃編制;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截至6月25日,共完成新農村規劃點地形測繪490個,已編制“三圖一書”規劃成果4*個。

鄉鎮總規修編任務全面完成。龍崗、江背、方太三個鄉鎮總規修編工作于五月份完成,現已組織專家匯審,下一步將按程序公告、報批、頒布實施。

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全面鋪開。今年1至6月新農村建設投資4570萬元。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不但為新農村建設做好規劃,而且將工作進一步地進行了延伸,派出技術人員在搞好規劃的同時,重點指導農民如何進行新農村建設。上半年,一共發放新農村建設宣傳掛圖4413份,指導農民建房160次,派出設計人員、質監人員深入農村指導建房。針對村莊整治的特點,我們貫徹了“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五不”,即不砍樹、不挖山、不填塘、不破壞自然景觀、不毀壞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跡,通過扎實的工作,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建設部舉辦的村莊整治培訓班先后分三批到我縣實地參觀考察,上級領導、專家和學員對我縣的村莊整治成果給予了一致好評。

挖掘和開發堪輿文化,打造歷史文化名村。在村鎮規劃中,我們積極開展了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歷史街區的保護工作,在新農村規劃編制過程中,始終注意了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中國堪輿文化第一村”的三僚村進行重點保護、合理開發。目前該村的規劃測量工作已完成,正對外公開招標進行規劃編制,擬在堪輿文化發祥地三僚村規劃建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將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有機整合,建成中國堪輿文化旅游基地。目前該村已被列為江西十大鄉村旅游景點,歷史文化名村的申報工作正在進行。

四、以加強建筑業管理為中心,建筑市場秩序逐步好轉

上半年全縣建筑業總產值487萬元;新開工項目13個,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竣工項目18個,建筑面積3.17萬平方米;清理拖欠工程款1012萬元,清欠率達98%;建筑節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