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局半年法制建設總結
時間:2022-04-26 07:44:00
導語:市交通局半年法制建設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上半年,*市交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省交通廳、省公路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年初市委二屆五次全會、市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市交通工作會議精神,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開拓創新,強勢推進,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交通工作任務。重點工程項目全面啟動,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干快上,公路養護質量穩步提高,行業管理力度不斷增強,各項收費指標和運輸生產力平穩增長,安全運行態勢良好,為實現全年交通工作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各項交通工作進展情況
(一)系統謀劃,重點突出,狠抓落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躍上新臺階
20*年上半年,市交通局認真貫徹執行市委政府提出的構建大交通戰略部署,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系統謀劃交通事業發展,突出抓好重點工程建設,狠抓農村公路建設督查和督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1-6月累計完成地方交通固定資產129237.*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1.7%,比上年同期增長238%,占全省十六個州市地方承建項目總投資432800萬元的29.86%。其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3796萬元,占完成投資數64.83%;路網改造項目完成投資1552萬元,占完成投資數1.2%;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完成投資41762萬元,占完成投資數32.31%;農村客運16個站點建設完成投資452萬元。占完成投資數0.35%;水運項目是思茅港碼頭改建和3個渡口改造,累計完成投資1675萬元,占完成投資數1.3%。已完工56個項目516.3公里,其中:以工代賑項目5個51公里,地方自籌建設項目44個324.3公里,通達工程6個98公里,通暢工程1個43公里。
1.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⑴磨黑--思茅高速公路項目。公路全長64.265公里,開工里程45公里,總體開工面達65%,沿線折遷面達90%,完成當年投資5190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05917萬元。已完成路基開挖土石方385萬立方米,路基填方85.11萬立方米,橋梁樁基澆筑1256棵、墩柱212棵、蓋梁28道,擋土墻等支砌工程7.4萬立方米,隧道累計進尺3*4米,二次襯砌1502米。
⑵G214線瀾滄至惠明公路項目。公路全長53.68公里,是我市打造“綠三角”旅游環線公路的重要路段。已完成當年投資1692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5100萬元,完成路基土石方5325821立方米,占合同工程量的100.8%(另外完成改河土石方335056立方米/197*9立方米,占合同工程的170%);設計填方24*880立方米,現已完成1667771立方米,占合同工程量的69.3%;軟基換填設計為72403.67立方米,完成1*247立方米,占合同工程的148%。
⑶思瀾二級公路二期工程項目。思瀾二級公路二期工程路線全長80.92公里。完成當年投資14970萬元,累計完成77337萬元。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完成級配碎石底基層78公里,完成水泥穩定碎石基層78公里,完成透層78km,稀漿封層78公里,瀝青下面層72公里
(4)瀾西(勐梭)公路。路線全長55.6Km,項目建議書、工可已獲省發改委審批。目前該項目前期各項工作已基本完成。土地預審已批復,正在辦理用地手續;土地勘測定界完成并通過評審;地質災害評估已評審經省國土廳備案登記;礦產壓覆評估已評審;水土保持方案已評審;環境影響報告表已評審;林地可研究報告完成并通過查驗;初步設計已通過評審,施工圖設計已完成,目前正在進行招標準備工作,預計7月底完成招標工作。
(5)碧云大橋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議書》編制,并經省發改委批復;編制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通過評審;水土保持方案通過評審;環境影響報告表已完成并批復;《通航凈空尺度和技術要求論證研究報告》已完成。現正在進行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工作。
2.農村公路建設形成大干快上大好格局
農村公路建設是全市“十一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和亮點,20*年上半年,農村公路在建項目272項,當年完成投資43889.056萬元。
⑴省級計劃項目。全市省級計劃在建項目11項,435.3公里,當年完成投資4692.6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113.6萬元。
⑵農村公路通達項目。農村公路通達項目在建工程31項,457.8公里,當年完成投資13610.5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3225.94萬元。
⑶農村公路通暢工程項目。通鄉油路工程在建項目7項,252公里,當年完成投資6916.226萬元,累計完成投資9631.226萬元。
⑷地方組織建設的農村公路項目196項,1864.58公里,當年完成投資16277.8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1599.82萬元。
⑸以工代賑項目7項,109.1公里,當年完成投資264.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927萬元。
⑹農村客運站點建設項目。20*年上半年在建項目16項。20*年下達計劃15項,當年完成投資45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827萬元。
⑺土卡河、白云、南北渡口3項改造項目,當年完成投資7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5萬元。
⑻思茅港碼頭改建項目1項,20*年上半年完成投資160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600萬元。
3.認真組織固定資產建設項目申報工作
完成了路網改造地方重點項目、路網改造一般項目、縣鄉公路建設項目、通達工程建設項目、通暢工程建設項目、人口較少民族項目、國省道干線項目和水運、站點等項目的上報工作
(1)省網改造項目:20*年路網改造預下達6個項目(134公里、1座橋),省預算內補助資金3860萬元。
(2)油路項目:20*年上報8個項目,281公里。已下達5個項目,155公里,補助資金62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車購稅40萬元、國債6160萬元)。
(3)新增西部通鄉油路項目:20*年上報13個項目,497公里。預下達12個項目,457公里,中央投資車購稅補助資金18280萬元。其中,單獨上報的上允(曼蚌)—大山公路40公里未下達計劃。
(4)人口較少民族項目:20*年上報1個項目,林街—漫灣鎮公路,46公里,計劃未下達。
(5)國省道干線項目:1、省道218線*段(0538線)已下達給省公路局資金5000萬元,已于20*年7月20日開工建設;2、省干線西盟(勐卡鎮)至那妥壩公路已下達20公里1000萬元資金。
(6)國邊防公路項目:孟連至南段公路78公里,1627萬元資金已下達,由省公路局實施,已開工。
(7)口岸公路:那瀾至思茅港公路10公里,已下達補助資金374萬元。
(8)通達工程:20*年上報123個項目,1274公里,新通建制村132個,補助資金12740萬元,已全部預下達。20*年上半年追加20*年通達計劃376公里,現已全部下達。
(9)農村客運站點項目:20*年上報20個,已預下達15個,補助資金300萬元。
國家對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尚未完全正式下達。
4.水運規劃建設扎實有效
針對我市水資源十分豐富,瀾滄江、紅河、怒江三大水系縱貫全市,瀾滄江上已建成150萬千瓦的漫灣電站和135萬千瓦的大朝山電站、裝機585萬千瓦的糯扎渡電站正在建設,總裝機220萬千瓦的12個中型水電站預計2010年前建成投產,電站庫區形成后,我市境內庫區水路總里程610公里,通過庫區水運,可通大理、版納、紅河、臨滄四個州市,在全省范圍內具有其它州市無法比擬的水運優勢,是我市構建大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運發展將成為全市運輸業發展的一大亮點,我局超前謀劃全市水運發展規劃建設。前已完成崖羊山電站、龍馬電站、居甫渡電站、戈蘭灘電站、土卡河電站、土卡河碼頭、泗南江電站、威遠江電站7庫1河水運建設項目《建議書》評審工作,現進行修改上報審批階段。同時,完成思茅港碼頭改造1600萬元,完成土卡河、白云、南北3渡口改造總投資75萬元。
(二)統籌兼顧,強化管理,協調推進,努力提高公路管養效率和水平
20*年上半年,市交通局認真貫徹全省交通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的觀念,大膽創新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積極推進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鞏固公路“三亂”治理成果,遏制超限超載,強化路產路權管理,公路管養效率和水平不斷提高。
1.公路養護工作取得實效
堅持管養并重。省管公路進一步推行市場化養護改革,境內24條省管公路2313公里,著力抓好大修油路、水毀搶修、水毀修復、綠化工作。地方公路進一步探索管養機制,重點抓好日常養護、水毀搶修、水毀修復保通工作,納入全市管理養護公路里程16318公里,其中省道21公里,縣道4305公里,鄉道9752公里,村道2241公里,好路率中,一般縣道達55%、重點縣道達60%、鄉道達40%、村道達30%。
2.繼續鞏固公路“三亂”治理成果
我局對全市公路上設立各類站點進行檢查、抽查。檢查交通部門設收費站5個、超限運輸檢測站4個,所有站點均為省政府批準設置,站點設立規范,公示內容齊全,執法規范,無搭車檢查和收費現象,治理公路“三亂”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3.超限超載治理工作邁入長效機制
按照市政府治超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對治超工作的組織協調。深入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大力規范運輸秩序。經省政府批準設置4個治超檢測站,213線*同心檢測站、323線景谷檢測站、江城大過嶺檢測站和思茅老街子檢測站治超工作平穩開展,治超工作步入長效機制階段。
4.加強路政管理,維護路產路權
全市各級路政管理部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標語等各種宣傳手段和各種會議、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公路交通的有關法律、法規宣傳,進一步清理整頓“以路為市”、非法占用路產、路權的不法行為等工作。共發生路政案件250起,其中省管公路178起,查處178起,查處率100%;地方公路72起,查處68起,查處率94.4%。辦理路政行政許可審批321件;檢測超限運輸車輛324112輛,其中處理超限運輸車輛84433輛,收取超限賠補費309萬元。
(三)加強管理,嚴格監督,規范市場,交通行業管理穩中有進
在交通行業管理上,堅持依法行政,嚴格監管,持續促進全市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促進交通行業發展穩中有進。
1.加強道路客貨運輸管理,促進道路運輸業持續發展。
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結構調整,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圓滿完成20*年春運旅客運輸工作。春運期間共出動客運車輛65811車次,包車1421車次,共運送旅客1195824萬人,客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18%。上半年,完成客運總量638萬人(含旅游客運量80.8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3%,完成貨運量632萬噸,同比增長12.5%。
充分開辟農村客運市場,進一步滿足農民出行和農村集散物資運輸更新營運客車48輛,實現村村通車率42%。嚴格審核和認定客運線路和班次,共審核認定了市際69條,98個單開班、80個對開班、284輛客車,縣際57條、217個單開班、81個對開班、317輛客車。圓滿完成換發新版市際客運“標志牌”和《許可證明》305個,共發放綠色通道冷卻證1414張。
群策群力積極推進市場秩序規范管理。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使思茅城區掛靠經營的101輛公共車簽訂了相關管理協議,納入了正規的經營管理軌道;在多個相關部門的共同配合下,引導企業采取多種經營方式推進依維柯“得意系列”客運車輛全部(共14輛)平穩退出市場。
2.深入開展水路運輸管理工作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突出重點,堅持長效管理與專項整治相結合,抓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通過加強對重點水域、重點船舶、重點時段進行有效監控,嚴防死守,維護好水上交通航行秩序。在“春運”、“五一”、“六月安全月”、“汛期”結合渡口渡船專項整治、水運行業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專項治理整頓活動開展安全大檢查,查隱患糾違章,落實整改。全市海事部門上半年開展安全大檢查中,共出動檢查人員230人次,車輛85輛次,船(艇)33艘次,檢查船舶512艘次,共發現隱患43項,除3項正在落實整改,其余已按規范及安全要求整改完畢。
3.積極推進公路規劃勘察設計工作
加強設計質量管理,注重創新,認真抓好公路規劃設計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一是抓好重點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抓好瀾惠公路的后期技術服務,確保工程質量;抓好瀾西三級公路、思瀾公路三期工程的開工前技術準備工作;完成省道218線(0538線)*段瀝青路面改造工程四個合同段施工圖設計;抓緊瀾滄至勐阿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用新的思維和理念抓好景寧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設計工作。二是完成了農村公路及其他項目勘察設計相關工作:完成兩山經濟帶976公里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包裝”;完成全市農村公路油路796公里設計18個項目;完成農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8個項目;完成思茅農場二隊至萬掌山茶廠及木乃河至龍塘兩條旅游公路7.2公里勘察設計;完成思茅機場環線公路全長3公里路面大中修勘察設計;完成孟連縣城東風橋等獨立橋梁3座共141.64米勘察設計。
4.加強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檢查
上半年我市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工作,認真履行質量監督職能,狠抓參建單位的質量管理行為、施工現場質量控制、關鍵工程工藝和工序的檢查,完成了各項監督任務。對20個竣工項目進行驗收,涉及9條瀝青路,3條彈石路,7條路基改造和1座橋建設。完成18個項目法人資格審查。
5.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認真抓好行業生產安全管理。重點是抓好元旦、春節、五一及雨季的行業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檢查、早落實,明確各級各部門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綜合大檢查。1—6月份全市行業共發生事故13起,死亡4人,受傷1人,經濟損失59.6萬元,同比事故起數下降23.1%、死亡下降33.33%、受傷持平,經濟損失下降71.2%。未發生3人以上死亡重特大事故,通過安全隱患排查,使水路、公路建設、公路養護安全生產工作保持了良好態勢。
6.繼續加強交通戰備工作
深入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堅持以軍事斗爭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交通保障需求為牽引,強化服務、應急、應戰一體化建設,緊緊抓住國家加強國防公路建設的機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做好協調工作。一是抓好國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爭取到孟連—南段78公里四級油路鋪裝項目,已開工建設。二是搞好江城—農富口岸的油路鋪裝,對二官寨-七號界碑、農富口岸-三號界碑公路改造驗收。三是積極申報雪林邊防油路改造項目。四是調整完善了交通戰備應急預案,和交通戰備運輸保障隊伍。
(四)轉變職能,改進作風,依法行政,為交通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教育活動,扎實推進“四項制度”建設,轉變職能、改進作風、依法行政,樹立形象,為交通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一是抓學習搞活動定方案,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教育活動開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把“解放思想大討論”教育活動開展出水平、出成效,努力提高交通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理論思維能力和解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做到學習與提高相結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二是結合“四項制度”建設抓好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結合各自實際,在上級的基本制度指導下,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四項制度”,并通過嚴格執行,進一步規范了機關和下屬單位的工作作風和窗口行業形象。繼續抓好開展交通行業創建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窗口、文明運輸線活動,開展學先進、趕先進活動,推進交通系統文明行業建設。三是結合奧運會安保工作認真抓了交通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和群眾上訪及群體性上訪的相關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及采取的措施
困繞我市公路建設強勢推進,主要存在建設資金需求、技術管理需求、施工能力需求三大矛盾。建設資金需求矛盾內因來自于公路建設規模空前增大,外因來自于物價上漲過快,通貨膨脹,國家銀根緊縮,政策區域性傾斜較大等;技術管理需求矛盾來自于當前公路建設等級普遍提高、設計理念較新等因素;施工能力需求矛盾來自于當前工程量猛增,施工隊伍能力參差不齊等因素。針對全市公路建設存在的主要矛盾,我們將建立健全保障支撐體系。
㈠建立目標責任機制。今年,全市農村公路建設任務更加繁重,已下達與省政府簽訂的通暢工程計劃612公里、已預下達和變更油路項目253公里,合計865公里。通達工程1640公里。在市縣兩級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基礎上,市局同局屬各科室、事業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任務。同時推行項目前期工作、招投標工作、質量監督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全市重點基礎建設項目和橫跨州市的公路項目由市交通局負責;各縣(區)內的農村公路項目由各縣(區)交通局負責。
㈡建立上下聯動機制。為確保農村公路建設高質量、高速度推進,兩級交通局加強上下聯動,整合資源,履行職能。市局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監督檢查和指導,對建設任務重的縣,市局處級領導實行掛鉤包干,開發公司派總工、總監協助,負責掛鉤縣農村公路建設監督檢查和指導協調工作,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重點工程領導小組和局科室職能合二為一,做好對農村公路建設指導和服務工作。要求各縣交通局要做好農村公路建設的反饋工作,該上報的要及時上報,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㈢建立完善投融資機制。完善投融資機制,市交通局負責項目的統籌規劃和主渠道資金爭取,在爭取國家補助的同時,積極開展銀行對公路建設的貸款支持,今后根據需要和可能,進一步爭取銀行對交通建設的支持額度。同時要求各縣(區)交通局要千方百計地開展融資工作,擔負起縣級政府配套資金落實工作,確保配套資金及時到位。
㈣建立人才招聘機制。交通加快發展面臨的一個迫切任務是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缺乏。解決這個問題,最實用的辦法,就是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才,以市開發投資公司為平臺,高薪聘請總工、總監,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以適應全市公路建設需要。要求各縣交通局也要爭取縣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采取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和在全縣范圍內整合人才資源,切實做到設計、測設、招投標、施工程序、工程監管、竣工驗收“五規范”。
㈤建立考核獎懲機制。為確保全市農村公路建設按計劃推進,市交通局今年計劃對局機關和各縣(區)交通局進行年終考核。按照目標責任完成情況給予獎懲,對完成任務好的給予獎勵,對完成不了任務的進行懲處。對按時完成今年目標責任的縣(區),市交通局給予年終獎勵,對于不能按時完成今年建設任務計劃的縣(區),市局在明年安排計劃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