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產業結構調整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05 04:52:00
導語:農業局產業結構調整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各級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擴大桑園面積,適當擴大木薯種植面積,減少其它作物種植面積”為指導方針,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切實抓好本部門各項職能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上半年情況總結如下:
一、農業生產
(一)糧食。完成糧食播種面積**萬畝,完成全年計劃面積的57%,其中早稻**萬畝,完成計劃任務的102%(各鄉鎮都超額完成任務),早稻中,雜交稻**萬畝,優質稻**萬畝,旱育稀植**萬畝,拋秧**萬畝;種植春玉米**萬畝,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74.3%;大豆**萬畝,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57.5%;雜糧**萬畝,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60%。
(二)桑蠶。全縣新種桑樹面積達**萬畝,完成計劃任務的106.2%,桑園總面積達**萬畝,其中投產面積達**萬畝;統計到第三批,全縣養蠶**萬張,蠶繭總產量**噸,平均價格**元/公斤,產值**億元。
(三)其他作物。種植木薯**萬畝,完成計劃任務的80%;花生2.5萬畝,蔬菜5萬畝,西香瓜0.39萬畝,紅瓜子**萬畝,果樹0.55萬畝,黃紅麻490畝。完成對去年種植的**多畝馬鈴薯進行收獲,其中免耕3500畝,平均畝產達**公斤,畝產值1040元,純利600元,免耕比常規畝增產105公斤,節本增收160元以上。
二、農業經濟管理
(一)農村土地承包管理。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8495本,全縣發放總數已達64924本,占應發的88%,完成得較好的有**、**、**、**、**等鎮(鄉),完成經營權證書發放均占應發的90%以上;接待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群眾來信來訪共50起,調處41起。
(二)引導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組織。今年計劃新成立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處于進村調查、宣傳發動階段。同時,幫助**鎮桑蠶聯合會重新聯系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協會--農戶發展模式。
(三)農村集體財務清理。對全縣**個農村集體組織進行了清理,清理金額達**5萬元,查出違紀(挪用)金額**萬元,已退還21.79萬元。
(四)減負督查。與物價、教育等部門于春季開學時,下到**、**及縣城部分學校,對教育收費情況進行檢查,沒有發現亂收費現象。此外,對村級“一事一議”籌資投勞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了督查,全縣村級“一事一議”共籌資**萬元,以資代勞2.6萬元,主要是農民用于農田水利灌溉和鄉村道路修建,籌資投勞的程序和金額均符合規定,群眾無異議。
(五)龍頭企業申報。組織申報來賓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兩家:一是**米業有限公司;二是**膠合板制造有限公司。目前此項工作已處于申報待批階段。
三、農民科技培訓與農業新技術推廣
(一)農民科技培訓。今年以來,我局結合黨員大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等,以蠶病綜合防治、“三免”、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為重點,大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在我局的組織下,截至6月30日,縣鄉農技部門共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期,培訓農民**萬人次,發放技術光碟380張、技術資料56430份。
(二)農業新技術推廣。在農民科技培訓的大力推動下,農業新技術的得以大面積推廣:推廣水稻拋秧栽培技術**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的93.9%;早育稀植栽培技術**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的62.8%;防寒育秧面積19.68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的80.4%;壯秧劑應用面積13.2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的53.9%;水稻免耕面積8.52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的34.8%;玉米免耕0.5萬畝,占播種面積的8.9%;木薯高產栽培技術推廣面積2.8萬畝,占種植面積的68.3%;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5.7萬畝,其中早稻5萬畝,甘蔗10.7萬畝。
四、農業執法
組織開展了“護農打假保春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農資信用體系建設”,農業科技、農業法律、放心農資“三下鄉”等活動,共出動執法人員**人次,車輛126輛次,檢查企業2家,受理投訴案件5起,立案查處13起,結案**起,案值**萬元,罰沒金額**萬元,農資打假挽回農民經濟損失15萬元,有效地維護了農資市場秩序。
此外,與公安、工商、稅務等部門一起,開展了整頓蠶繭市場執法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人次,出動車輛**輛次,查獲無證收購的鮮繭**公斤。
五、蔬菜質量安全檢測
今年以來共進行6次蔬菜質量安全抽樣檢測,共抽取樣品600個,檢測合格率達90%以上;源頭監控和指導蔬菜基地4個(**,**,**,**各一個),面積3700畝次;檢測監控蔬菜農貿市場7個;協助市蔬菜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在我縣抽取樣品50個作定量分析;向上級業務部門和縣藥品食品安全局提供檢測報表10次12份,保證了我縣蔬菜質量安全。
六、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一)農作物病蟲情報。在搞好田間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病蟲測報,共印發農業病蟲情報**期1000份,按照全區測報質量評定辦法評定,平均測報準確率在98%以上,對稻飛虱、稻縱卷葉螟、桑樹病蟲害、東亞飛蝗、三化螟、稻瘟病、稻紋枯等病蟲害防治起到了較好的指導作用。
(二)黃龍病普查。不定期開展黃龍病普查和柑桔木虱調查工作,重點普查柑桔類種植面積較大的**等四個鄉鎮約330畝,除1個鄉鎮未發現柑桔黃龍病外,其余3個鄉鎮均不同程度發生柑桔黃龍病為害;種苗市場檢查**個市場次,基本上沒有發現有柑類苗木出售,有約200株金桔類苗木出售,沒有有效的植物檢疫證書,已作銷毀處理。
七、項目實施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培訓任務為**人,目前已舉辦培訓班3期,培訓農民105人,其中農用機械維修班2期,培訓農民35人,轉移就業主要從事個體運輸行業;電子技術班1期,培訓農民70人,轉移就業在**縣****電子公司。
(二)**縣優質水稻基地項目。項目建設已全面啟動,部分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已完成。
(三)**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已選取了32個村作為示范村,每村選取**名學員作為重點培訓對象,32個產業村和“農家課堂”均已實行掛牌公示。目前,已進村舉辦培訓班320期,培訓學員1.42萬人次,印發培訓教材2360冊(基本學員人手一冊),各種資料1.84萬份,光碟350張。公務員之家:
(四)**縣蠶種場項目。已建立原蠶基地**畝,完成蠶種場總體設計。但由于廠址一再變動,影響了項目進度。目前,廠址已選定在**小學附近,基本完成了征地工作(已與農戶簽訂協議,還未付款)。
(五)水稻良種補貼項目。2007年,全縣水稻良種推廣補貼項目計劃實施面積**萬畝,其中,早稻**萬畝,中稻**萬畝,晚稻25萬畝,早稻、中稻、晚稻,每畝分別補貼10元、15元、7元。已成立了縣水稻良種補貼領導小組,召開了全縣水稻良種補貼工作會,目前,補貼工作已進入造冊登記階段,各鄉鎮已進入匯總數據階段,**、**等部分鄉鎮已經基本完成數據匯總。
八、綠色通行證辦理
今年以來,共辦理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通行證**張,其中,長期通行證**張,臨時通行證330張。
九、種子管理體制改革
按照國辦發〔2006〕40號、**辦〔2006〕150號和**辦發[2007]37號文件要求,縣政府于今年1月31日成立了縣種子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我局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積極推動我縣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取得以下進展:一是起草了《**縣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工作方案(草案)》;二是完成了對**縣種子公司的清產核資工作;三是召開了領導小組會議,討論改革草案,并就改革方案基本達成共識;四是在匯總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縣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工作方案》。目前,正在爭取將改革方案盡快提交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確定改革方案。
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縣蠶種場建設速度較慢。由于廠址一再改變,蠶種場建設進展緩慢。
(二)蠶種、蠶繭市場較為混亂。許多偽劣蠶種流入我縣,管理難度大,無法控制發種時間和品種,給蠶農造成損失;無證收購現象依然存在,繭販子時常活動。
(三)桑蠶技術人員不足。由于今年新養蠶戶多,飼養技術水平低,急需桑蠶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然而,受編制影響,我局蠶業站只有5名技術人員,使得技術培訓、技術指導跟不上桑蠶產業發展步伐。
(四)經費不足。我局管轄的事務繁雜,其中建樣板、技術培訓、農業執法等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隨著這些工作的開展,我局已明顯感到經費不足,影響到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五)種子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由于近幾個月來,全縣集中精力抓“兩基迎國檢”,無暇顧及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工作,致使改革進展緩慢。
十一、下半年打算
(一)抓好桑蠶生產管理工作。一是抓好**縣蠶種場建設,盡快開始征地,爭取在10月底前建成投產,緩解我縣蠶種供應緊張的局面,此外,抓好**鎮**村原蠶基地建設;二是繼續扶持小蠶共育技術推廣,幫助建設2-3個大型共育室,進一步擴大共育面;三是大力推廣蠶病綜合防治技術;四是加強蠶種和小蠶共育管理;五是加強蠶繭市場執法,在鮮繭上市期間,會同有關部門在通往縣外的各路口,派人全天候守候,另派三組執法人員在縣內巡邏,確保正常的市場秩序。
(二)加強農民科技培訓。依托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陽光工程項目,進一步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大力推廣“三免”、“三避”、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蠶病綜合防治等農業實用技術,提高我縣農民的科技水平。
(三)抓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一是在搞好田間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病蟲測報,定期農作物病蟲情報;二是深入各鄉鎮、村屯舉辦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培訓班、現場指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四)完成種子管理體制改革的后續工作、啟動推廣體系改革。預計七月初將基本完成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下半年將主要做好種子管理隊伍建設,完善種子管理體系。此外,按照上級的部署,啟動推廣體系改革。
(五)抓好2008年項目申報準備工作。加強與農業廳有關處室、站的聯系和溝通,為2008年項目申報做好準備工作。
(六)抓好水稻良種補貼。會同財政局抓好水稻良種補貼,確保補貼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到種糧農戶手上。
(七)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一方面加強對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引導和幫助,使其茁壯成長;另一方面,爭取今年每個鄉鎮都建立1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組織。
(八)抓好招商引資。主要抓好投資**縣蠶種場和投資萬元的**米業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項目,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工作,爭取早日簽約開工建設投產。
(九)抓好秋冬菜生產。計劃種植秋冬菜13萬畝,總產24萬噸以上,其中,秋菜5萬畝,冬菜8萬畝。
(十)抓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建設。目前,已上報有關材料,下一步工作將按照農業廳的部署進行。
(十一)深入開展“五抓三高三滿意”活動。按照《自治區農業廳關于在全區農業系統深入開展“五抓三高三滿意”活動的意見》,制定我縣實施方案,在全縣農業系統深入開展“五抓三高三滿意”活動,不斷提高我縣農業系統干部素質。
- 上一篇:農業產業化及新農村建設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農業局廉政建設上半年工作小結范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