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政府的上半年工作總結(市)

時間:2022-04-21 04:02:00

導語:農業局政府的上半年工作總結(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政府的上半年工作總結(市)

半年來,*市農業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標,立足農業、面向農村、服務農民,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實行目標管理。積極開展“兩項活動”,進一步整頓工作作風、規范執法行為、努力改善經濟發展環境,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任務。

一、種植業經濟目標完成情況

1、糧食生產。20*年全市早稻面積13.05萬畝,比同期增加0.63萬畝,增長5.1%。品種以鄂早18、金優402為主。中稻面積23.5萬畝,比同期增加1.5萬畝,增長6.8%。品種以洛優8號、揚兩優6號、豐兩優1號和兩優培九等優質稻為主。

2、棉花生產。棉花種植面積1.69萬畝,比同期增加0.*萬畝,增長5.2%。品種以鄂雜棉10號、13號,鄂抗棉11號、12號等抗蟲棉和雜交抗蟲棉為主。普及了育苗栽培和地膜覆蓋技術,目前棉花長勢良好。

3、蔬菜生產。全市蔬菜瓜果播種面積達12.71萬畝,比同期增加0.29萬畝,增長2.3%。其中蔬菜9.12萬畝,同比增長1.5%;瓜用果3.5萬畝,同比增長4.6%。

4、夏收作物產量。受元月份大雪冰凍天氣影響,全市夏收作物普遍受災。但通過及時有效的抗災,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全市夏收作物產量有增有減。夏收糧食產量8705噸,比同期增長0.5%;油菜籽產量17404噸,減少15.3%;蔬菜產量161204噸,同比下降2%。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以“兩項活動”為契機,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我局積極開展以廉政建設、效能建設、執行力建設及文明執法為主的“兩項活動”,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活動方案,把活動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一是認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理論學習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剖析材料、有學習筆記。黨員干部系統學習了必學課程,每人寫讀書筆記1.5萬字。通過學討論,教育干部職工樹立勤政廉政的意識,培養愛崗敬業精神。二是召開形式多樣的活動。組織干部職工觀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專題片》等系列節目。通過正、反典型,來激勵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了《機關工作管理制度》,出臺了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若干規定。在工作中用制度管人管事。四是健全目標責任考核機制。與各二級單位及14個鄉鎮(辦)農技服務中心簽訂了20*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與機關工作人員簽訂了20*年度崗位目標責任書,做到權利與責任明確、崗位與要求明確。

(二)廣泛開展科技培訓,建立試驗示范樣板。

開春至今,各二級單位、農技專家服務團和公益性農技服務人員抓住生產的關鍵環節,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經常深入到鄉鎮村組進行農業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的培訓。現場為農民群眾指導、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半年來,舉辦市級技術培訓班3期,組織各類技術培訓、科技咨詢、現場技術指導100余場次,發放技術資料和明白紙2萬余份,累計培訓農民2.84萬人次。在大力開展科技培訓的同時,重點做好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開展各類試驗示范20多項。特別是在*鎮九毫村建立了萬畝連片農業科技核心示范園,發展形勢良好。建有安裝了太陽能殺蟲燈的5000畝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范;100畝的中稻免耕直播示范;200畝優質高產新品種示范;5000畝早、中稻直播示范和5000畝病蟲害綜合防治示范。在*鎮石頭口村建立的400畝大西洋2號脫毒馬鈴薯示范點,實行地膜覆蓋保溫栽培,夏收時創下3000斤/畝的高產。萬畝科技示范園輻射帶動了當地5萬畝優質水稻生產,促進了農業新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好評。

(三)加強板塊基地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今年省下達我市優質稻板塊基地面積35萬畝任務。在與省廳簽訂責任狀后,就迅速將種植規劃分解到鄉鎮,各鄉鎮再將種植規劃分解落實到村、到組、到農戶。按照區域布局原則,進一步擴大皤河流域、沿江濱湖、宋家河流域和雙黃灌區四大優質稻優勢板塊,堅持“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集中連片種植。目前已落實早、中、晚優質稻面積42.6萬畝,其中早稻8.5萬畝,中稻22.1萬畝、晚稻12萬畝,占全市水稻種植規劃面積81.9%,比去年增加7.1萬畝。在品種上遴選確定了鄂早18、兩優287、揚兩優6號、珞優8號、豐兩優1號、鄂中5號、T優207、荊楚優148和湘晚秈13號等9個品種為全市優質稻板塊基地定向品種。在技術上對優質稻基地實行水稻輕簡栽培技術、高效模式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農機作業組裝配套輸入。在示范區建設上,全市建立核心示范區10萬畝,重點集中在*、車埠、黃蓋湖、新店、茶庵、中伙鋪、神山、官塘驛等8個鄉鎮,示范區集中連片,一片一品,嚴格按照優質稻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進行生產;示范區優質稻由糧食部門組織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合同,統一收購;并從優質稻板塊基地良種補貼資金中列支20萬元用于核心示范區種子補貼。在訂單落實上,以*米業集團公司為龍頭企業,與村組、農戶簽訂購銷合同,實行優質稻訂單生產、訂單收購,全市落實訂單面積35.8萬畝。

(四)完善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三農服務水平。

1、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一是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在“以錢養事”新機制的基礎上,建立了市、鎮、村、戶四級聯動的技術推廣服務體系。4月份,全市112名具備一定植保知識和病蟲害防治經驗的農民,經過相關的考核、培訓、考試,其中100人正式被聘用為村級植保員,并領取了配備的機動噴霧器、防護服、雨鞋、科技宣傳小喇叭等服務設備。對具有較高種田技能,較大生產規模,示范帶動能力強的100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進行技術培訓,優先對科技示范戶進行新技術指導、推廣服務,充分發揮示范戶在生產中的帶頭作用。二是建立了經營性的農業社會化專業服務體系。在機防專業組織建設上加快發展步伐,初步建成了經營性的農業社會化植保機防服務體系。每個鄉鎮均建有一支20臺以上機動噴霧器的應急機防隊。以公益性農技服務人員為中心,60多個村建有一支擁有5臺以上機動噴霧器的機防隊。全面落實了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機制。三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服務體系。按照“認真組織、加強扶持、辦好試點、規范行為”的要求,指導、組織新華蜂蜜有限公司成立了*市養蜂專業合作社,按要求進行了注冊登記。

2、構建農業網絡服務體系。今年我局整合資源,構建了上下通達的“市、鎮、村、戶”四級連接的農業信息、技術傳播和技術推廣應用平臺。一是建立了農業服務網站。開通了宣傳農業政策、播報農業動態、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三農”的*農業信息網。同時還開通了農業專家網上授課直播、網上視頻咨詢的湖北農業遠程教育網*分站。網站負責全市農業技術信息的采集、整理、分類和,對鎮、村、戶信息站點進行業務指導。二是開通了“12316”三農熱線。熱線共接受農民諮詢100多次,直接提供規范、方便、準確的信息服務。三是承辦了農業科技宣傳專欄。在*電視臺開辦了每周一期的《*農業》專題節目,已錄制、播出節目11期。四是配合科技局開通了農技110,為農戶提供植保、農資、致富短信服務。

(五)規范農業行政執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為了貫徹實施農業行政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在農業行政執法工作中,一是完善農業行政執法制度。建立健全了農資產品質量報告制度、抽檢結果通報制度、經營檔案管理制度、經營承諾和責任追究制度、經營“問題戶”重點監管制度。二是重新登記、審查執法資格。制訂了執法人員行為準則。執法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全面的培訓,業務知識考試、政治素質考核,實行持證上崗。執法過程中,做到統一著裝,佩帶、出示執法證件,使用文明用語,做到秉公執法、文明執法。三是對全市農資經營主體進行了清理整頓。130名農藥經營人員參加上崗培訓,對經營單位的廢棄農藥進行了登記。四是加大了農業行政執法力度。通過“打假保春耕”和“農藥管理年”等活動,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的市場監管。目前肥料抽樣送檢28個,農藥抽樣送檢1*個,種子抽樣送檢38個。辦理種子經營許可證39個,農藥經營許可證65個。對7個不合格肥料的產品、58個農藥產品、2個未經審定的種子產品按規定進行了沒收和處理。

(六)加大項目實施力度,確保項目正常運轉。

1、抓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今年緊緊圍繞水稻、蔬菜、油菜、苧麻、果樹、淡水養殖、畜牧業七大優勢產業,在13個鄉鎮(辦)50個示范村,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在項目實施中一是積極推廣“一年一項新技術、一村一個大課堂、一人一套好教材、一課一張明白紙、一戶一個帶頭人、一家一個錦囊袋、一組一個服務站”的七個一模式;二是成立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技術指導組和專家服務團,指導各專業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進村開展技術培訓,指導“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三是充大力宣傳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特色產業典型村、學以致用的典型大戶、集中連片的典型小區;四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招標確定了*市農廣校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培訓機構,負責全市50個村、2000名農民學員的培訓任務,并簽訂了責任狀。市農廣校負責人與50個示范村的班主任和特聘的35名專、兼職教師簽訂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培訓責任狀。目前,全市50個示范村的班主任、老師共一百余人深入到各鄉鎮示范村組,積極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已開辦270個班,分共培訓12150人次。

2、抓好農村能源建設項目。今年全市農村沼氣建設任務共3000戶,其中2007年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和20*年省級農村沼氣建設項目各1500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一是進行項目宣傳和入戶登記造冊工作。不僅將國家扶持的政策、補助標準、補助內容和形式在電視、報刊進行公示,還印制了1萬份《致項目區農戶的公開信》,在項目村將宣傳單張貼于農戶大門上。現已登記承建農戶2021戶,占任務數的67.4%。二是沼氣池采取機械統一作業,提高了施工效率,減輕了農戶的資金投入。三是探索新的建池工藝和建池材料。兩個試驗池已安裝試壓完畢,成功后可大面積推廣。四是落實物資采購與生產。組織生產沼氣池預制構件1000多套,采購灶具3000套、氣飯煲300臺,零配件600余件。截止6月15日,15個項目村已有11個村開工,新建沼氣池233口。

3、抓好陽光工程項目。20*年省下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5400人。在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陽光辦采取認定培訓基地,創新培訓模式,整合培訓資源和培訓轉移規范管理等措施,到5月底統一培訓農村勞動力1876人,轉移1170人。

4、抓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檢測土壤樣品1200個,大量元素檢測6000項次,中微量元素1040項次;發放施肥通知卡50000份;完成水稻田間試驗5個;檢測油菜植株樣10個,50項次;完成數據庫輸入14000份;邀請全省土肥首席專家在農技培訓班講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技術骨干100多人;住村入戶培訓農民1000人次。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達40萬畝。20*年水稻養分資源綜合管理技術試驗的五個試驗示范已落實到位。

半年來,局黨委不僅立足本職抓好“三農”服務,還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強機關精神文明、基層黨組織建設、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雙扶”等工作,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全面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

三、下半年工作重點

1、抓好農作物田間管理。重點做好水稻、棉花等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對暴發性的病蟲害要采取統防統治。

2、抓好秋播生產規劃。重點是發展油菜,壯大油菜板塊經濟,穩定蔬菜和夏糧面積,優化品種布局、結構和種植模式。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重點以新農培訓為載體,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進一步實施農技人才的繼續教育工程,提高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4、加大技術推廣力度。繼續深入農業科技入戶工程,以科技示范戶能力建設為重點,推廣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

5、抓好農業行政執法工作。繼續做好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規范和整頓執法行為,抓好隊伍建設。集中開展秋季農資打假工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等不法行為。

6、抓好農村能源項目建設。要進一步加大工作督辦力度,落實工作措施,加快建設進度,切實做到保證質量,按時完成項目建設任務。